一样的景点套路,不一样的旅行心情
1.在路上 2018年4月30号七点整,二哥一家来接我、三姐、三哥、恒恒一起出发去锦里沟。五一小长假不可免俗跟随大众来了趟旅游。所谓在旅游,很多时候都是被游旅。“中国式旅游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区拍个照,回家”说得不是没有道理。要是碰到个叽叽歪歪的导游或者单位旅游有个事逼的领导,没错这两者我都碰到过,车上觉睡不成不说,往往在车上要唱个歌表演个节目,才能掩饰车上尴尬沉默的气氛,事实上总有点强颜欢笑的味道。 跟亲人大熟人出去游玩有点好处就是,叙不完的旧,聊不完的天。刚一上车,车上就分为三个战场;首先司机和副驾,两个男人,男人的世界我不懂,也不听不清到底在讲什么,只有一种感觉就是在争论而且声音不小;其次,后座三个女人,三个女人一台戏,家长里短,三天三夜也聊不完;最后后备箱还有两个调皮蛋,前蹦后跳。 2.在景区 “风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年仅三岁的小侄子看到“瀑布”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用来形容锦里沟“瀑布”大材小用,我们看到的“瀑布”远没有这句诗来的大气磅礴。小山小景,小沟小溪,风景并不令人感到惊艳,以至于三姐一路都在说哪里有表演,现在去赶不赶的到,若是风景足够震撼人心,自然没必要拿拙劣的表演和蹩脚的少数民族风情来粉饰太平。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流水账有流水账的乐趣。如果把“旅游”二字改成“踏青”来看,锦里沟的风景别有一番味道。单是山上流下泉水,在炎热的天气里带来的阵阵清凉,也能洗洗人内心的烦躁。所谓美景美景,大概也不过如此。 3.回家 返程遇上了大难题,五一出来游玩人太多,造成锦里沟下山的路拥堵,出不去。 下午五点的时候,我们几个人铺个垫子在草地上,躺会,吃点水果瓜子,舒缓下走一天路的疲倦,倒也怡然自得。等到六点,肚子饿的咕咕叫,路却没有一点疏通的感觉。 无奈之下,只有找个景区餐馆胡乱对付下。夸张的是,因为交通拥堵,太多人被困景区,点菜后等了很久菜都没上,才一会工夫,很多青菜就没了,米饭也是重新蒸。我走到餐馆门口的路上,看到路上很多滞留游客和家里打着电话,这种感觉就像小时候炎热夏天停电,家里太热,湾上人都在外面拿着蒲扇赶着蚊子,聊着天,等着来电的感觉。 吃过饭,即便路况没有好转,我们还是准备开车一点点“挪”出去。一个小时挪了十米,此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性子急的司机已经跑出车来指挥和骂人。 等到快十点的时候,有景区工作人员让我们走另外一条小路,我们和另外十来辆车走了另外一条小路。小路婉转曲折,若不是前后车子“护驾”,走在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路上,让人迷茫恐惧。、 当然深夜开车在这样的小路上,也是有种新鲜感,二哥开车,三哥坐在副驾上,两人就路况展开讨论,仿佛二人深夜看球赛在对一场精彩球赛解说。本来十分困意的我听到他们精彩对话也就一直听下去一点困意都没了。 23.30我们到家,回到家看到家里亮着暖灯,知道家人在等着我,温馨,出门是新鲜感,回家就是日复一日的温暖。 写于20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