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你应该为自己而活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人爱你的话,那么请你自己爱自己,对自己好一些,让自己快乐一些,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为自己而活才是对的事情!
偶然间,认识了一位阿姨,阿姨是这样评价自己:“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人,我最自豪的是我自己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我的三个儿子个个都是顶呱呱。”
我说:“阿姨,那你真是一位成功的女性。”
阿姨摆摆手,苦笑道:“人生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我的儿子各个优秀,但是我和我的丈夫的关系一点都不融洽,我们结婚近三十年,我就挨了近三十年的打,我将所有期望都寄托在儿子们的身上,他们成才我就满足了。”
听完阿姨说的话,我不由的沉默了。
家暴,这个词,一开始我能想到的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电视剧,这部堪称让全国人民产生心灵阴影的剧,直到我做婚恋这一行才发现,这种事情并不是只出现在影视作品里,而是真真实实存在在当今社会的。
发生家暴后,大多数的女性心理是:
1、因为孩子忍气吞声,就像那个阿姨所说的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然后自己默默忍受。
2、替对方找理由,什么男方压力太大,什么男方喝多了,什么我惹男方生气了等之类的理由。
3、觉得男方只是一时的冲动,下次他会改的,然后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里。
我们来简单分析下,家暴的核心其实是控制,也就是说家暴的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施暴方为了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方式。
所以,家暴的实施者脑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们很清楚的知道,他们打的就是他们的妻子,而不是其他人,他们之所以会动手打对方是因为你违背了他的意思,而他采取暴力的方式来让你妥协。
有人问过我,家暴和文化程度有没有关系?
人们之所以认为家暴和文化程度有关可能是因为一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会想办法去隐瞒家暴,二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打起老婆更加有恃无恐。
我来说说我的看法,首先我认为家暴与暴力关系中双方的受教育程度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家暴是否发生其实不会受文化程度影响。因为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安嘉和,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受人尊重的的医生,但是他却有两面性,在社会上他是一位成功的医生,而在家里他却是一位令妻子害怕的丈夫,其实也就是说家暴与文化程度无必然关系,而是与男权思想有关。其次家暴与受害人的受教育程度有关系,意思是家暴发生后,受害人的自救能力与受文化程度有关。因为文化程度低的女性在遭受家暴后会一味的去忍受,而不是去想着怎么去解决或者用更合理的方法去自救,所以导致在无法忍受的时候选择以暴制暴。
家暴不只是身体上的伤害,更多的是心灵的伤害,我见过许多遭受过家暴的女性,她们表现出来的小心翼翼,让你莫名不敢和她大声说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是一个90后的姑娘,她来找我时,情绪几近崩溃,嘴角带着明显的淤青,一只眼眶青紫,右胳膊骨折打着石膏,只要我提起她丈夫的名字时,她就会瑟瑟发抖,她告诉我在婚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已经遭受了5次家暴,即使她不断的服软,不断的求饶,她的丈夫也并没有手下留情,她说,她以为她嫁给的是爱情,没想到却是苦难的开始!这个姑娘身上的这些所能看见的皮肉伤可以慢慢愈合,但是心里的伤却需要很长时间来抚平。
女人这一辈子,未出嫁时,是最幸福的,我们都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明珠,父母的用心呵护,换来我们的健康成长,结婚当天,我们都是最美丽的,穿着洁白的婚纱,带着期盼的心情,走向了我们以为的幸福彼岸,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彼岸等待我们的是良人?还是其他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
那么我想说的是,谁的人生不是人生呢?就这么一次的人生,就这么短暂的时光,为什么要用自己的一生去成全其他人的一生,而这个人还是给你带来无数伤痛与阴影的人。婚后,他第一次动手打你,你以为一时的退让就可以换来长久的安宁,这样想的你错了;你以为你服软了他便会怜惜你,这样想的你错了;你以为他只是压力太大,这样想的你还是错了。
如果,带着期望迎来了失望,那么,就是绝望。
我真诚的希望每个姑娘带着爱和希望走完自己的一生,所以,请擦亮自己的眼睛,找到真正的良人,不妥协,不退让,学会用合理的方式方法保护自己,自信且骄傲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