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中》《罗生门》,和《英雄》
前几天读了龙之介的《罗生门》,又看了一遍所谓致敬电影《罗生门》的《英雄》(张艺谋的电影),再看了一遍《罗生门》(黑泽明的电影)。
- 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其实并不是改编自龙之介的短篇《罗生门》,而是大体改编自短篇《竹林中》,以及一部分改编短篇小说《罗生门》。
- 龙之介的短篇《竹林中》,关于杀人事件,有七个不同的叙述;而电影《罗生门》中处理成了四个。
- 而龙之介的小说《罗生门》,仆役抢夺的是一位老妇的衣服,诱因是老妇也在拔死人的头发;在电影《罗生门》中,处理成了抢夺包裹一个弃婴的衣物,诱因是他认为弃婴的父母“为了自己的欢愉而随意扔下孩子”。共同本质都是,他们认为,为了自己的利益/生存,去损害他人,这是合理的。
- “罗生门”便可以指“各说各话,真相不明”。比如,“贾静雯婚变陷入罗生门”“赵本山遭遇罗生门”。我记得语言学里有一个专门的定义,指特定某一事物语言在社会中可以指代这一类事物和现象,比如用“深喉”“水门”之类的,具体term我忘记了,谁知道告诉我。
- 读了很多评论,说看完黑泽明的《罗生门》之后非常震撼,虽然很好,我倒是觉得没有那么震撼,有可能是先读了《竹林中》。
- 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集《罗生门》有几个短篇很不错。最喜欢的是《竹林中》,《毛利先生》和《蜜桔》也很喜欢,其余的怪力乱神的故事也有百鬼夜行的感觉了,另外,惊诧于龙之介居然有很多故事是以中国为灵感。
- 想起当年很多的媒体说张艺谋的《英雄》是致敬《罗生门》,纯属瞎扯淡。《英雄》只是有三段不同的叙述而已,借了《罗生门》的外壳,但是两者讨论的东西完全不一样。《英雄》中,最后一个故事直接揭露了真相,层层递进,讨论的主题从情到义到国;而《罗生门》的四段叙述呈平行结构,意在呈现不同真相/谎言不同的维度,讨论的是人性。
- 《英雄》被低估了。现在再看,叙述和内容都算优质的。业内好友A提及,当年被媒体一致恶评,是有强势媒体提前放出影评说这部片是牺牲利益集团(刺杀集团)给专制统治(秦王)洗白,一旦这个屎盆子扣上了,口碑就烂掉了;另一业内好友B提及,《英雄》是在北美市场上迄今最成功的中国电影之一。
-
乐乐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14 17:15:28
谋谋谋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这周最开心的事,就是去看了Kylie Minogue (2人喜欢)
- 肌肉男大约翰 (6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