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12毛草田之夏(原创短篇)
(温馨提示:本文只能够从左至右,自上而下阅读)

他回来了,我热情地迎上前去,他却只是敷衍地回应了一声,便将皮包搁到桌上,坐在书桌前,打开了电脑。
我乖乖地坐在他身边。上午系里要开会,下午又集体阅卷,考试这段时间,应该是很累的罢。他目无斜视地盯着屏幕,十指灵活地敲打键盘,时不时又摆动右手,操弄鼠标。我看着那条不停扭动的细线,满是好奇与期待。
然而他却无动于衷。窗口上开始播放视频,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小哥在野外潺潺溪流旁烤鱼——他近来很迷恋这类亲近自然的烹饪节目,尤其在吃饭的时候,仿佛他咽进肚里的每一口食物都是经由美食主播点“食”成金的野味。若说吃鱼,我当然是不挑的,但他没做给我吃过,可能是怕我不习惯辣椒、或者被刺噎着罢,我这么揣摩。
十分钟后,他站起身去厨房做晚饭。我没跟着去,只是翻弄着桌沿上的钥匙,任其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百无聊奈的时候,我便会难以自控地做这些毫无意义的事。
晚餐时我们相对无言。他继续看着视频,偶尔手机响起短促的声音,他便凑过头去看看,然后飞快地点击几下,又继续机械地往嘴里刨着米饭,有那么一两次,他点击鼠标,让屏幕上的画面停滞,然后将手机拿到近前。我抬起头,看着他专注阅读后又迅速用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点弄。我很好奇是什么信息能让他偶尔嘴角上扬,但我从不会凑过去看,这是我顽固的自尊在作祟。和他相伴快十年了,我无可挽留地老去,而他正当年富力强;很多时候,我真心希望时光流转,回到最初。那时,我们会长久地相拥,我满足地偎依在他怀里,享受他指尖划过的轻触;那时,他那双结实的大手时常温柔地抬起我的下颚,我们目光相遇,彼此凝视,说不尽的温存与欢喜。是什么偷走了曾几何时的默契呢?我一面专注地盯着空气中跳跃的尘埃,一面质问着自己。
他洗碗的时候,我在屋里漫无目的地踱来踱去,许是为了消食罢,时常晚上多吃一些,我便会浑身难受。夜幕降临时,他备完课,开始集中精神做翻译。我时而会高声打断他,希望他能够跟我说说话,或者哪怕是转过头来瞧上我一眼,却都是徒劳。为了让我消停下来,他取出一本书,摊开在我面前——书籍的魔法真是妙不可言,我终于不再焦躁,默默地沉潜其间。与此同时,我不禁想到,很多时候,他会误解与漠视我,也许正是由于我们仿佛说着不同的语言,却没有谁来“翻译”;所以他觉得我为了吸引他注意而无理取闹,我也觉得他心在别处、过于沉默了。
我知道再过一会儿,他便会去楼下操场锻炼,这是他保持健康与好身材的方式。不过他从不带我去,也许是不想让别人看到我和他在一起,因为夜间的操场也是学生三五成群,或漫步、或打球的地方, 他也许认为如果带着我去做夜游操场这么浪漫的事 ,会很尴尬。
不过白天时,我们曾一起出现在校园里。可在他身边的我,总觉得十分隔阂。身处在公众面前却难以亲近的隔阂感,是我萦绕不去的心结。此外,迎面而来的人们总会向我投来惊讶的目光,一定是我的长相过于惊世骇俗——我很胆怯地佝偻着身子,那些来来往往的、年轻而白皙的女学生们,她们面容娇好、正当年华,而我呢——我不禁想起很久很久以前,只要一出现在人们面前,小孩儿们总是嬉笑着管我叫“花脸猫”……为何没有白皙的脸庞,就会被人如此戏谑?我感到其实是人都一样,都喜欢光滑白嫩的肌肤,他肯定也是如此——所以现在,他都不愿再亲抚我的脸颊了。
45分钟已过,电脑上自动设置的闹钟响了起来,这是他为自己设置的;每隔一节课的时间,便会短暂休息下——-就连夜里在家,他也保持着与白天一致的作息,这便是“职业惯性”。我从文字堆里清醒过来,看到他关闭电脑屏幕,换上速干衣,戴上手表,将手机揣进裤兜,到客厅拿起篮球预备出门。我兴奋地跟着他来到门口,他却告诉我说“一会儿就回来”,便头也不回地闭门而去。
只身在黯淡的屋里,实在是既孤独又乏味,我只好来到窗边,以便眺望操场。终于,我看到他的身影出现在了跑道旁边的篮球场,正一个人操练着球技,后来,有几个学生模样的男生加入其中,他们相继尝试着花式投篮。我远远地欣赏他英姿勃发的样子,既满足又失落。回忆倾袭而来,我想起多少年前与他初遇时自己的惊慌失措,他的温柔耐心;我想起他总会送给我精美的小礼物,或者闪亮夺目、或者造型奇特、或者会发出奇妙的声响,那时他多么不遗余力地争取我的注意……而现在只剩下我感叹时间之殇——这时,我突然注意到,他将球固定在左胯部,迈步走向篮球场的一侧。可偏巧那里灯光暗淡,他的身影没于黑暗之中,叫我看不真切。隐隐的,我知道那里有谁在等着他,想到这里,我便感到一阵心悸。
又过了许久,他一身汗味地回来了。我警觉到,他还带有别的气息——那便是吸引他离开篮球场、在暗处停留了好久的原因。他难道以为我毫无察觉吗?我暗自生气,但又不好发作,因为他回来后便径直去洗澡了。听着厕所里传出的淅淅沥沥的水声,我按耐住自己想要进去的冲动,静静地守在门边——我知道他是心虚,一旦洗过澡,他便去掉了她的痕迹;然而,这也还是欲盖弥彰,因为他的速干衣上,残留着她醒目的毛发。
我正暗自酝酿着等会儿如何发作,他已开门走了出来。每次出浴,他都小心翼翼地用浴巾裹着下身、或者已然穿上短裤,仿佛我们相识快十年了,他仍旧会在我面前倍感害羞。我沉醉于他笔挺的身姿,心中愤懑不知何时又烟消云散。他再次唤醒电脑屏幕,开始查看新闻与篮球网站——政治与体育,男性永恒热衷的两个话题,我虽然不能理解,但我总会依着他的喜好,不会强制他观看我感兴趣的东西。洗发水的气味会长久地留存于他的头发上,我凑上去闻了闻,随后感到满足,就仿佛那就是他的体味一般。手机又发出短促的声响,他装作漫无目的地拿了过来,但那副无法掩饰的笑意却没有逃过我的视线——到底是谁,发了些什么?他如此认真地,目光由上至下游移了三四遍,那种依依不舍的眷恋感,好生叫我妒忌!
近年来,我深深感到现代通讯的发达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对私人生活也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人们还有多少时间静下心来和身边伴侣去体验生活、去彼此互动?他每隔五秒钟便会去乜一眼手机屏幕,短促的铃声间隔越来越近,就连睡前躺在床上,他也还用手指滑动着朋友圈,翻看那些妙龄少女的照片……我无比怀念智能时代还未到来的岁月,那时的手机功能单纯,曾经的我能偎依在他胸前,共赏他喜欢的美剧或者科幻电影,绝无人前来打扰;如今的我俩,再也无法温和地享受每个良夜。
早已入夏,但校园因为海拔较高,夜里还算清爽。我刻意紧贴在他身旁,不过一会儿,他对我说“热”,随后挪到一边。我自觉无趣,吃力地翻了个身子,下了床。我经常失眠,他沉睡之时,我时而清醒地望着虚空,胡思乱想;抑或,会下床去厕所,或者别的地方待会儿。我感到自己在这里的时间不会太长,隐隐地觉得,也许不得不离开了。
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眼前勾勒出硕大的一个金色方框。外面鸟声啁啾,又是一个美好的日子罢。我很喜欢在他枕边,久久地盯着他左耳耳廓上的两颗痣,还有一夜间便在下颚隐现的星点胡渣。我常年在他起床之前近距离地观摩他,欣赏那熟睡时胸腔起伏的律动、两侧修长的鬓角,长着宽大指甲的脚趾和手指上的稀疏毛发……直至他有所察觉,一边迷蒙着双眼,一边叫我“别闹”,然后自顾自地背过身去,让我没法再细看他的容颜。我时常会宿命论地想,看一眼少一眼,谁知道下一刻,躺在他身边的还是不是我呢?但他永远不会知道我的感受,他不知道这么些年来我长久地、不置一词地注视他,是因为酒罢曲终、各自天涯的预感。
不闹就不闹,我不服气,下了床,去各屋里忙活了。厅里有一个大柜子,我注意到,昨晚他拿速干衣时,忘记把柜门关严了。一年前的某天,他也是这样没有把柜门关严,我气他冷落自己,趁着他洗澡,躲进了柜子里,想让他尝尝担心我的滋味。他出来后遍寻不着,差点以为我跳楼了。后来,我自己暴露了目标,他发现我后,竟然也缩进柜子里,掩上柜门,在里面呆了一会儿——我不知道他当时是否明白我受冷落的心境,也许,他钻进去只是为了何好玩。每次冷战后,我们莫名其妙地又会打闹在一起,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或者说,是他拒绝去回溯曾经的不悦,所以,我也许永远无法知道,那天夜里他钻进这个柜子,在里面的那段时间,心里到底都想了些什么。
会是叫我离开么?
早起时的他,忽而发现我浑身无力地摊睡着,觉察出我该是病了。他想带我去医院,我忍痛跟他僵持了很久,最终,只好随他处置。此时的我虽然叫苦连连,可他好不容易关心起我的安危,又让我在难受之余,感到些许欣慰与幸福。还未准备就绪,门外突然传来呼唤声,他打开大门,震惊地发现她就站在门外。我霎时便感应到,正是她昨晚与他在篮球场边幽会,正是她在他的速干衣上留下来些许毛发,正是她让他不再注意到我的存在。我气不打一处来,他则尴尬地对她介绍了我,正当她欲上前跟我问候时,我使出全身力气抓伤了她,疼得她嗷嗷直叫。“滚!”他看到她身上渗出血来,便气急败坏地要赶我走。我深知此地已无法再留,便从敞开的大门落荒而出。外面人来人往,我一路沮丧地左躲右避,毫无目标地逃离,终于,不知道过了多久,眼前出现了一大片毛草田。烈日之下,空气蒸腾,眼前的草田显得亦虚亦实,这片阴翳将是我最末的归属。
“喵——”我回望自己一路奔来的方向,无力而气馁地叫道。
再也回不去了,几天之后,我的身体,便能与草田融为一体。不知道他骑车路过这里时,会不会偶尔想起我来。
再次感叹豆瓣不能为文章加音乐。我为本文选择的配乐: Cécile Corbel - The Neglected Garden

这是一篇我初试“叙述诡计”的短作。
周五下班后(神奇的5.11),走在路上猛然想到的,因为我发觉自己在喜欢的人身边的一举一动,真的很像是一只猫(特别是不睡懒觉、早上六点半必闹着叫对方起来玩这点……我现在的猫盖子和粽子,也是每日清晨都不遗余力地将此落实在了我的身上)。原本计划是周五晚上重拾画笔,画最近热追的国漫《非人哉》的同人,但既然灵感涌现,我决定趁热打铁。《毛草田》这个名字是洗澡的时候想到的,原本我想把这个故事叫做“离”——但是太枯燥了,于是便突发奇想,把“猫”字一分为三,成为了“毛草田”(我知道那是反犬旁,但是也挺像“毛”字的,不是么?),所以,这也算是个“剧透”的标题罢。叫“猫之夏”,一是因为现在已是夏季,二是因为我家里二十年前所养的那只老花猫,就是在我研一的夏季去世的。所以这个题目权当纪念罢,给所有逝去的,不管是一个生命,还是一段感情。
全文配上两幅一男一女的插图,此为误导读者的辅助“叙述诡计”。
作为一个热衷于侦探推理小说却又胆小到至今不敢关灯睡觉的女人,我肯定没法去写什么血腥诡异的杀人惨案(当然要让我写,我也没这个脑力),所以只好尝试这种最基础的“物种误导”——这还得益于最近看的几本小说。首先是早坂吝的《彩虹牙刷》(我可不单是为了工口的内容才去看的——万分正义脸), 六个故事完结之后,作者在最后一章解析女主角上木らいち真实身份时的脑洞大开,叫我印象深刻,于是学过来分析自己写的这个短篇原创。
再者就是绫辻行人,我上个月才读完了他“馆系列”中的七部,虽然良莠不齐,但“叙述诡计”是他在每本书中屡试不爽的伎俩。绫辻行人不愧为中规中矩的“本格推理”作家,对于“暴风雪山庄”模式有着雷打不动的偏爱,但读多了实在是审美疲劳——杏仁大叔对于哥特山庄、富翁遗孀、地底宝藏、密道逃荒的迷之推崇,如果在我接下来打算阅读的《替身》或者《咚咚吊桥坠落》中再次出现,我绝对在豆瓣上直接一星了罢。在我看来,《黑猫馆》、《迷宫馆》和《钟表馆》已经是“馆系列”的三股清流,零食先生的其他作品均只能够像看待国产惊悚片一样去吐槽。不过总体看来,运用“叙述诡计”最奇异(虽然说不上多巧妙)是前两者,以及《十角馆》:“黑猫馆”混淆了相隔万里的两个世界,“迷宫馆”隐藏了凶手的真实性别,而“十角馆”则用化名的方式,让读者找不到凶手痕迹。
当然,零食杏仁的这类伎俩,跟东野圭吾在《恶意》中的技法相比,又是相形见绌了。长话短说,以下是短篇的自我解读:
0.全文从头至尾只用到“彼此”,而没有“两人”,毕竟“我”是一只猫。
1.“我迎上前去,他却只是敷衍地回应了一声”
(说“回应”而不说“回答”,是因为"我"发出的是"喵喵"叫,而非问候语。不过平时我上班前、下班后,都是会很认真地跟盖子、粽子打招呼的。他俩经常也自顾自地睡在柜子上,或者沙发上,有时候也会在听见我开门的声音时,早早地候在门旁)
2.“我看着那条不停扭动的细线,满是好奇与期待”
(期待他能用那个晃动的绳子逗“我”玩,好奇,则是猫的本性)
3.“若说吃鱼,我当然是不挑的,但他没做给我吃过”
(因为“我”和盖子、粽子一样,都只有吃猫粮的份)
4.“我没跟着去,只是翻弄着桌沿上的钥匙,任其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
(养猫人都知道桌边不要放贵重易碎的东西,不然离开不到一分钟绝对已成地上四分五裂的冤魂)
5.“和他相伴快十年了,我无可挽留地老去,而他正当年富力强”
(家猫的寿命,十岁以上已是高龄,三十出头的人类男性,自然还处于风华正茂的阶段)
6.“我们会长久地相拥,我满足地偎依在他怀里,享受他指尖划过的轻触”
(试问哪只猫不愿意被喜欢的人理毛?)
7.“他那双结实的大手时常温柔地抬起我的下颚”
(传说中能让猫最为舒适的姿势,即挠猫下巴)
8.“我一面专注地盯着空气中跳跃的尘埃”
(为何猫咪总是看着一个地方一动不动地出神?自然是因为在认真地细数着空气中的小精灵啊!)
9.“他洗碗的时候,我在屋里漫无目的地踱来踱去”
(猫的游荡本能)
10.“夜幕降临时,他备完课,开始集中精神做翻译。我时而会高声打断他,希望他能够跟我说说话”
(我在做翻译的时候,最难办的就是盖子总想挡在我和电脑之间,如果我让他到一旁去呆着,他便会一直哀嚎;我的解决方式是要么把他抱在腿上打字,要么抱着他在屋里转一圈)
11.“他取出一本书,摊开在我面前——书籍的魔法真是妙不可言,我终于不再焦躁,默默地沉潜其间”
(养猫的人都知道,桌上只要是摊开的书本、笔记本,哪怕是一张纸,都是吸猫神器——他们会自动上去“母鸡瘫”,安静很久很久)
12.“他会误解与漠视我,也许正是由于我们仿佛说着不同的语言,却没有谁来“翻译”
(请大神告诉我,每天早起盖子都要在屋里的各个角落大声对我发出召唤,但是我去问他怎么了时,他还是一直哇哇叫,到底想跟我说什么呢?)
13.“他也许认为如果带着我去夜游操场,会很尴尬罢”
(带着猫箱的猫大黑天地去走操场,实在是很怪异呢)
11.“然而在他身边的我,总觉得十分隔阂”
(因为有带猫出门的航空箱隔着啊……)
12.“另一个原因是迎面而来的人们总是向我投来惊讶的目光”
(我以前在成都工作时,周末会偶尔用航空箱带着盖子去社区里游逛,每次都吸引很多人的目光;我本意是好的,因为盖子跟我一样性格比较胆小,我希望他能够锻炼下胆量,当然,永远只是我的美好愿望罢了)
13.“我很胆怯地佝偻着身子”
(俗称“驼背猫”——坐下来时,没有哪只猫的背是直的)
14.“小孩儿们总是嬉笑着管我叫“花脸猫”
(因为“我”是一只三花猫,而三花猫基本上都是母猫)
15.“我从文字堆里清醒过来,看到他关闭电脑屏幕、戴上手表、将手机揣进裤兜,正准备出门。”
(长时间没人搭理的话,猫一般会抑制不住地原地睡着,但一旦听到任何声响,又会马上醒过来)
16.只身在黯淡的屋里,实在是既孤独又乏味,我只好来到窗边,以便眺望操场。
(屋里没人了,所以便关掉了灯)
17.“我想起多少年前与他初遇时自己的惊慌失措,他的温柔耐心”
(作为这辈子多次半路捡猫回家的人,我深知征服一只带回家养的流浪猫,只需要三天日夜、美味猫粮和十足耐心)
18.“我想起他总会送给我精美的小礼物,或者闪亮夺目、或者造型奇特、或者会发出奇妙的声响”
(其实家猫最喜欢的玩具,还是与他们在一起的你的所有易碎、贵重,以及深藏在柜子深处的物品)
19.“又过了许久,他一身汗味地回来了。我警觉到,他还带有别的气息”
(每次我在外面摸过别的猫咪,回家时会首先让盖子和粽子细致地嗅嗅,猫说不定能够从气味判断出对方的花色、体型和性别)
20.“听着厕所里传出的淅淅沥沥的水声,我按耐住自己想要进去的冲动,静静地等在门边”
(猫虽然怕水,但是迷之喜欢看人蹲厕和洗澡,我研三时带着小黄住在单人寝室——每次上厕所、洗澡都对外面喵喵叫的小黄很过意不去;现在我出浴时,时常也会发现盖子和粽子蹲在洗衣机上,朝着投来无比好奇的目光)
21.“然而,这也还是欲盖弥彰,因为他的速干衣上,残留着她醒目的毛发”
(这只他“外遇”的猫,应该是只花色斑驳的麻猫罢)
22.“每次出浴,他都小心翼翼地用浴巾裹着下身、或者已然穿上短裤,仿佛我们相识快十年了,他仍旧会在我面前倍感害羞”
(有句老话“男不养猫,女不养狗”,颇有道理)
23.“曾经的我能偎依在他胸前,共赏他喜欢的美剧或者科幻电影”
(其实不管你看什么,只要能够一动不动地任猫伏在你的胸前,或者蜷缩在你的大腿上,那就是你们彼此最幸福的时刻——请享受这份幸福前提前释放膀胱积攒的压力)
24.“我刻意紧贴在他身旁,不过一会儿,他对我说“热”,随后挪到一边”
(其实吧,夏天时猫咪更喜欢直接睡在地板上,如果也睡床上凉席,他们也怕热,不会和人靠得太近)
25.“我经常失眠,他沉睡之时,我时而清醒地望着虚空,胡思乱想;抑或,会下床去厕所,或者别的地方待会儿。”
(夜里失眠,是因为猫是夜行动物嘛。又及,还有谁能阻止猫咪夜里满屋游荡?)
26.“我常年在他起床之前近距离地观摩他,欣赏那熟睡时胸腔起伏的律动、两侧修长的鬓角,长着宽大指甲的脚趾和手指上的稀疏毛发……”
(养猫人都知道凌晨四五点你偶尔清醒时,你的猫会诡异地在身边屏息凝气,一动不动地注视着你……仿佛在思索你是否已经死过去了)
27.“不闹就不闹,我不服气,下了床,去各屋里忙活了”
(无非就是无意间倒腾出各种声响,让你起来上厕所时发现原来他们的猫粮碗里已经空空如也,而猫砂盆里则便满为患)
28.“一年前的某天,他也是这样没有把柜门关严,我气他冷落自己,趁着他洗澡,躲进了柜子里”
(之所以写是“他没把门关严”,是因为猫自己没法开门)
29.“他想带我去医院,我忍痛跟他僵持了很久,最终,只好随他处置”
(“我”痛苦难耐,是因为大限将至了,而非要用航空箱带着久居家中的猫出门,真是需要一件斗智斗勇的事)
30.“还未准备就绪,门外突然传来呼唤声,他打开大门,震惊地发现她就站在门外”
(既然她没有“敲门”,而是“呼唤”,那她到底是一个妙龄少女呢,还是一只麻猫?如果怀疑一只路猫怎么会自己找到三楼去,我研三时,在二楼单人间养小黄时,也许是听到这屋里传来了同类的声音,院子里另一只白猫可总是隔三差五地来我寝室蹭饭、和我的小黄斗殴的)
31.“正当她欲上前跟我问候时,我使出全身力气抓伤了她,疼得她嗷嗷直叫”
(是小姑娘发现自己仰慕的对象家里居然有另一个女人时的尴尬呢,还是小姑娘发现他家里养了一只猫的兴奋,抑或,是小麻猫发现三花猫存在时的好奇?)
32.“再也回不去了,几天之后,我的身体,便能与这片草田融为一体”
(上年纪的猫,在将死之前,会独自离开,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孤独地死去——而家猫如果出不了门,一般会选择床底、墙角、柜子深处这类日常难为人发现的地方。所以,善待与他们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关注好猫的一举一动吧)
总言之,这是我初试“叙述诡计”的短篇,主角“我”是一只猫——抑或不是,这里面的每一个“我”,皆为本人。
——HeatherHX
2018年5月12日于家中
p.s.:谢谢暖男盖子今早六点半又匍匐在我身边,叫我起床。请粽子大姐以后不要在我上班时擅自打开我的柜子,然后钻进去出不来了好么,不然我经常回家后,误以为粽子以身试法,借由地球引力用垂直下落方式测量我家海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