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清单,为你还原一个你不知道,但是真实的李白
引言 说起“诗仙”李白,总少不了天才的标签。除了飘逸潇洒之外,李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他的仕途一直不顺? 「得到」作者熊逸,用一篇清单,为你还原一个你不知道,但是真实的李白。  1.李白身上最大的标签就是浪漫、豪气。这种性格怎么形成的呢?多半因为他富二代的身份。殷实的家境,使他过惯了挥霍的日子,时常仗义疏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的诗句,贫寒出身的诗人,再天才也很难写出。 2.李白放荡不羁的性格形成的第二个原因是,成长环境远离儒家文化圈。李白到底出生于哪里?说不清楚,中国四川、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各种记载都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白的父祖辈好几代都定居于西域。直到5岁左右,才迁居到当时文化不甚发达的巴蜀地区。 3.李白为什么自号“青莲居士”?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青莲花是西域的优钵罗花,芳香洁净、一尘不染。这既是李白人格追求上的标榜,也暗示他来自西域。 4.除了是个天才诗人,李白的情商比较低,常常说错话、做错事,甚至在政治中站错队。杜甫担心李白的安危,就曾写过诗“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李白首先是诗人,其次才是社会人。 5.跟诗人相比,李白更渴望做个纵横家。他自认只要明主给机会,他就能“折冲于尊俎之上,却敌于谈笑之间”。这种观念,就是当时的“非主流”,这也是为什么李白的诗能写得那么豪迈、有想象力的原因之一。 6.现在我们看李白,是个大诗人。但李白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一半是姜太公和管仲,一半是鲁仲连,既是帝王师,又是侠客。他并非真想出将入相,只是想要那份浪漫的尊崇感:要皇帝来请他,但又不用处理日常工作。在所有人都无能为力时,他来从容点破、一锤定音,然后飘然远去。“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7.虽然极力追求浪漫,但李白也是有政治追求的。初入官场时,他曾给旧相识写过一首诗,说了一连串丧气话,表达自己想要做官掌权、施展拳脚。所以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永王派人三顾茅庐,他也就兴冲冲地出山去了。 8.李白胸怀抱负,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去做官呢?答案是:没面子。唐朝的科举离标准化还很远,考试一半靠临场发挥,一半靠考前自我推销。李白的偶像姜太公、管仲、鲁仲连,都是被君王邀请才委以重任的,要他通过走门路来考科举,太丢脸了。 9.“李白斗酒诗百篇”,说出了李白写诗最核心的特点——信手拈来,毫不着力,只靠才华自然流露,不用技巧小心雕琢。为什么李白能做到呢?因为李白的诗多为古体诗,对格律要求不严。这和杜甫的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0.李白的诗,狂放自由,优点很大,但缺点也很明显——时常会有一些过于自然流露、不拘小节的写法,太不考究。你越能理解李白的缺点,就越能欣赏他的优点。天才的诗很难去学,所以爱李白的人多,学李白的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