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司法考试的头号玩家
2017年参加司考,非法本,394分,A证。
国家司法考试是初任法官、检察官、律师的敲门砖,是中国最难的考试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考”,难在其内容浩瀚,极低通过率和复杂的题型。尽管其深度和广度都不及高考,但“体感”难度却远超积累十二年的高考。
在职备考是意志和体力的极限挑战。午休、健身、看剧、吃喝、打游戏甚至我最喜欢的拍视频都给司考让路,早上早起1小时,晚上晚睡1小时,最少每天只睡6小时,课件录音早上用来提神,中午用来下饭,晚上用来催眠。周末早8点到晚12点连轴转,闭关修炼成了孤家寡人,懒觉也得说拜拜,头疼难忍就上风油精,疲惫不堪就喝浓咖啡,工作太忙就减少睡眠,全程复习时间大概1500个小时,一年下来不仅瘦了、近视也重了。备考经历用洗礼和涅槃并不夸张,跟我现在备考的托福比起来,就是蹦极和碰碰车的区别。2018年起,司考改革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覆盖人群扩大,总体难度下降。
以下是根据本人经验总结的备考建议,有意参加法考的朋友可以参考。
尽管难度下降,但仍是一块硬骨头。凡是考试,必有规律,所以无论是法本还是非法本,备考过程必须跟老师。老师的作用不是帮你复习,不是押题,而是梳理知识,总结重点,提炼精华,理出重中之重、每年必考。
导学阶段(上一年年底):这是大多数教辅机构安排的入门阶段课程,老师会粗略带过每个学科的知识框架和重点,有时间的可以听。
系统精讲阶段(1月到5月):司考时间是每年9月底,鉴于整个备考至少需要1000小时,所以必须在每年1月前进入全速备考状态。我选择了瑞达法考,它汇聚了当前司考界名师,刑法刘凤科、民法钟秀勇、三国法杨帆等。瑞达系统精讲课程大约在1月开始上传,这个阶段时间较长,老师会掰开揉碎讲每个知识点和案例,但有些老师语速过慢,可以考虑适当快放。刑法课程约70课时,民法(含知识产权)约120课时,其他课程约40-50课时。该阶段是备考最核心的环节,务必弄懂所有知识点,并在5月底前完成。考虑到学科特点,建议按照瑞达上传视频的顺序学习,总体上是刑法(考试分值约81分)、民法(92分)、刑诉法(77分)、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57分)、民诉法(71分)、商经法(87分)、三国法(35分)、理论法(96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是我国三大实体法,理论性、逻辑性很强,安排在前期学习便于在积累中消化和吸收。刑诉、民诉和行政诉讼法是三大程序法,知识点琐碎,需要大量的记忆,是传统的“背多分”科目,其中刑诉是司考第二难学科,务必高度重视。商经法、三国法理论较少,考察内容较浅,不必深入。理论法并非真正法理学,而是一门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法制史、法律职业道德等内容的大杂烩,考察内容流于表面,主要在司考卷一考察,是司考界性价比最高的学科。时间紧张的同学可把理论法学习放到7、8月。网上有人争论是听免费课程还是付费课程,我认为免费课程足以,一是免费课程内容非常详尽,无死角全覆盖。二是老师备课内容基本一致,不会为私塾课程专门备课。三是老师不会在私塾课程押题。备考的同学只要买跟免费视频配套的教材就可以,我为司考总投入不到1000元。去年临考前一周我花了99元买了《考前聚焦2小时》课程,各科老师都卯足劲儿给考生最后一次喂料,物超所值。关于是否要看看三大本教材(司考大纲)?坚决不要。
真题演练阶段(6月到8月):司考难点在于其并非法条的死记硬背,而是结合案例进行考察,所以必须在输入知识的同时学会输出所学,培养得分能力。瑞达会遴选近5-10年真题精华编纂成册,做好这套练习题足以,但不要满足于答对和背答案,而是要吃透每道题上下左右关联的所有知识点。1遍做对不代表掌握,可能仅仅因为刚刚学过这个知识点,也可能是在混沌中蒙对了,所以真题至少做2遍,时间充裕的刷3-4遍。不要搞题海战术,更不要盲目做模拟题,质量不高的模拟题会误导考生。对错题请高度重视。
冲刺迎考阶段(9月)。所谓冲刺,并不用加码,但也不能像高考那样搞调整心态旅游放松,司考和高考的考试风格还是有所不同的,司考要在短时间记住海量知识,因此最后一个月甚至最后一天都至关重要。鉴于此,冲刺阶段的原则就是保持节奏、快速回顾、查漏补缺、该放就放。瑞达为该阶段准备了精粹课程(大概8月份开始上传课程),梳理了绝对干货,是精讲教材厚度的1/10。一般而言,在对知识比较熟悉的前提下,阅读速度远超听力速度,所以没时间的考生就不要听课程了,快速浏览精粹教材2遍以上。不同于系统精讲,这个阶段请果断放弃低频考点,什么是低频考点,老师只讲了1遍的就是低频考点,10年真题只出现了1道题的就是低频考点,教材里边只标记1颗星一笔带过的,既没有黑体也没有下划线的就是低频考点。譬如法制史,老师根本不讲,可以不用复习。
主观题(150分)第一道题是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部分需要背一些有关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容,其他6道题并不需要刻意划出大量时间专门复习,只要整个备考期间基础扎实,适当了解一下主观题答题套路即可。
两天考试,四张卷子,累计12个半小时,每场考试都是拖着脖子完成的,卷四结束铃声响起那一刻令我永生难忘,我骑着小黄车在街上狂笑了很久,静止了一年的时间突然流动了起来。那天晚上,我去看了我偶像诺兰执导的敦克尔刻。人生最快乐的时刻不过如此吧。
几个备考原则
(一)决心之上,并无难事。下了决心就要摒弃一切令你快乐的事情,没有这个决心,还天天吃香喝辣朋友聚会网吧吃鸡是绝对考不过的。
(二)司考辅导机构和备考资料多如牛毛,但原则是一门课只跟一个老师,不要朝三暮四,别想着兼听则明,浪费时间而且容易混乱。买教学视频的配套教材,不要网上东拼西凑各种备考材料,资料在于整齐便捷而不在多。
(三)保持自己的复习节奏。每个人学习方式不同,吸收速度亦不同,有些人的进度可能稍慢于辅导机构或其他考生,但不要为赶进度而夹生饭。我就放弃了瑞达安排的模拟题和精粹课程。
(四)做题和学习同等重要。司考考察的并不是法条,而是法律背后的逻辑和如何实际应用,所以听课要听原理,学原理要会做题。
(五)闲散时间充分利用。做饭、吃饭、睡前、坐车、运动的时候不要让自己休息,听1.5倍至2倍左右的课程录音,或者下载1个(忌多)APP适当做一些练习。
(六)确保复习时间。不要相信网上流传的“三个月、非法本、零基础过司考”。司考不是奥数考试,除非你有过目1年不忘的神力,否则必须经历1000小时以上的磨练。每天至少4小时完整复习时间,每次不少于1小时,过于零碎的时间也会影响效果。同时,司考战线以1年为限,过长战线会造成复习后边忘了前边。
(七)坚持不懈和自信。我8月份做题的时候依然是错题率50%以上,在极度焦虑中坚持复习。但司考的特点就在于不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只需要短期爆发即可,所以越是焦虑越要坚持,把错题学懂弄通,进步很快。备考过程中,不断有人放弃,据统计和我亲身观察,卷一考完后考场只剩下三分之二的考生了,排除那些抱着试试看心态的考生,真正的竞争对手也是有限的。能坚持下来就已经胜利一半了。
(八)学会取舍,得分为先。司考的战术是先学刑法、民法,但不要在这两门学科上纠缠过久,这两门学科是法律的支柱,知识体系庞杂深奥,越到后期性价比越低,所以进入8月份保温即可,不要试图再弄懂一些高深的理论,而是要把精力放到性价比更高的诉讼法和理论法上。
最后,祝福每个努力的人都能有所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