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卡指南】Jean-Georges:魔都“Fine Dining”的启蒙者
在上海,如果要追溯起“米其林”或者“Fine Dining”的概念,外滩三号的Jean-Georges餐厅的启蒙者地位一直难以撼动。2004年,当外滩三号Jean-Georges餐厅开业时,《欲望都市》里凯莉的感叹在各大媒体版面广为流传:“全世界最有权势的女人,就是纽约Jean-Georges餐厅里冷若冰霜的女领位员。”

两年前,Jean-Georges餐厅迎来了首次室内改造翻新,设计工作由如恩设计的两位创始人郭锡恩(Lyndon Neri)和胡如珊(Rossana Hu)亲自完成。餐厅以白色为基调,镶着黄铜镜面的墙壁将空间无限扩展,黄铜铸成的线条勾画出简单利落的风格。开放式厨房是Jean-GeorgesVongerichten的招牌标志,如今的餐厅依旧保持传统,开放式厨房与吧台相对而立,成为客人落座前一道必经的风景线。三间包房,既有极具现代感的长桌,也有华丽的圆桌,据说刚一开业就被Angelababy包了长桌房。

作为一家老牌西餐厅,很难改变人们的固有印象。但现在的Jean-Georges餐厅就像是返老还童一般,敞亮、通透、轻盈,还带着天生的小傲娇,瞬间又回到了时尚潮流的浪尖上。它始终是明星们最爱、最安心的餐厅之一,贝嫂来上海会在ins上PO出跟这里行政主厨Paul Eschbach的合照,隔天小贝又来打卡……

当然,这也有赖于Jean-Georges Vongerichten本身的号召力。作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厨师之一,29岁时,其在曼哈顿的Jean-Georges餐厅被《纽约时报》评为四星餐厅,之后该餐厅被评为米其林星级餐厅,拿奖拿到手软,写书上电视,更是创建了自己的餐饮帝国。

毫无疑问,Jean-Georges是餐饮业中的大明星,聪明、勤奋、触类旁通、善于营销,并且有观众缘。每年,他都会来上海看顾自己这家餐厅两三次,接受媒体采访,为自己餐厅打一打call,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60多岁的Jean-Georges看起来至少比实际年龄年轻20岁,碧蓝的眼睛依然轻灵好看,说话语速轻快,俏皮话不断,身形敏捷。他的ABC素食餐厅在美国风头正劲,“实际上,肉的种类很少,但植物的种类却不胜枚举。你可以玩的花样,比想象中更多。”这种能力或许是潜藏在他好玩爱动的天性里,“我每次只是想把我喜欢吃的做出来而已。”

作为法餐,Jean-Georges也会使用鹅肝、鸭胸肉、芦笋等常见食材,但他就是有办法,为自己的菜式注入与别不同的生命力,让你在惊讶中产生记忆点,却不会以剑走偏锋为乐趣,他曾经说过:取悦食者,是我成功的秘密。

事实也是如此,鸡蛋鱼子酱是Jean-Georges的成名作,黑卡君则更喜欢另一个版本:用两片烤面包夹着温泉蛋黄,上面铺上一勺鲟鱼子酱,两口吃掉,心花怒放。

传统的法式煎鹅肝都比较油腻,有些餐厅会用苹果或者烤面包来平衡口感,Jean-Georges餐厅则选用新鲜的荔枝,搅拌成泥配在旁边,清甜爽口。用分子料理手法制作的油浸黑橄榄粉末和新鲜香葱末,再配上荔枝果肉和酒渍车厘子果肉。分开来吃,各有各的不是,但把它们集中在一起,每样一点搭配起来吃,就像是并不完美的五官凑成了一张魅力十足的脸,反而令人念念不忘了。

大明虾是这里的常见食材,会根据季节的不同改变料理方式。厨师曾经用磨碎的热情果制成酱汁,为煎得喷香的大明虾调味,牛油果则是最抢眼的配菜。现在的香煎大明虾仍然搭配迷人的春季芽苗菜,酱汁则是用豆脂和混入了罂粟籽的酸奶制成,豆脂从大豆中提炼,是炙手可热的素食制品,有黄油之香浓,却无黄油之负担。酱汁酸味浓郁,罂粟籽口感独特,消解了盘煎的油腻。

北京鸭胸配法国杏仁糖及芳津杏仁酒汁是新菜,算是中西结合得很妙的一道菜。五分熟的北京鸭胸似乎还浸润着血水,鸭皮上覆着一层杏仁糖和杏仁片,吃起来香甜可口,配上杏仁酒汁,剥离了鸭肉本身令人不快的气息,剩下肉的温润和香气。

在甜品中,黑卡君早已从熔岩蛋糕移情别恋,椰浆冰糕现在是最爱。是用椰奶制作的冰糕球,敲开就是各式各样的水果丁,垫底的是椰奶芒果雪葩,虽然奶味香浓,但整个嘴巴都轻盈得要飘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餐前面包质量上乘,黑卡君尤爱塞满蔓越莓和核桃仁的黑麦面包,香香甜甜,外酥内软,常吃得忘记主菜。独立的吧台也提供红白葡萄酒、香槟和啤酒,还有风味独特的鸡尾酒、无酒精饮料和特色蔬菜汁,酒水单很简单,但对选择困难症患者应该是福音。



Jean-Georges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3号外滩三号4楼(近广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