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多云,多浮云
中午时分从理工跋涉而回,收拾一夜未归的观感后,坐定下来。
来华科将近一年了,适应的过程仍在延续。这半年,对于校园生活和身边各色人群的适应,有过阵痛,痛定思变,我以前只是在脑海当中闪现的想法被自己拿出来用以斧正自己的处事与心态。
此刻回想起来,最初的我深切地反省过自己对他人的观感,以为认识一个人就必须得深刻,得透彻,这无疑是可笑和不现实的,这并非是出于“水至清则无鱼”之类的廉价功利性的名言警句,你要那么多鱼那么多徒有什么意义;话说“一切焦虑、痛苦皆源自肉体”,按照王朔在《无知者无畏》中的说法---“盖出于秦始皇式的‘不朽’渴望”,这是一个极度形而上学的思想,严重迎合了思想惰性和自我意淫的倾向;我想这便是应有的动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动机。
于是,我试图开始麻痹自己。翻看10年1月的日志,我当时觉得对于一件事,不应该从其对自己造成的影响着眼,应该追溯其因果;好心办坏事,眼见的并非就是事实,这些都是常识;同时又考虑到事事追求因果对自己的消耗,难免得不偿失,折中方式就是先行假设所有人都是出于善意而处事;后来跟同学酗酒叙旧,谈起这事,认为这无非是轻松一点生活的手段,微醺时刻谈到《致女儿书》,认识到你对他人的理解,善意的理解,也仅仅是主动为他人找借口,丝毫不能洗刷他人的清白,不禁唏嘘:这种装孙子一般的做人格调,很贱。
话说到这里,感慨一下,对于生活,你一旦认真,便注定是输家;输家并不可悲,赢家也没什么可喜,人都是一次性的,输家赢家都是浮云,都是浮云。
写着写着发现自己跑题了...本意是想从到华科来之后的身边人群说起的,相处只有一年时间,身上的棱角都没有相互契合,了解难免也流于表面,但也能反映一部分事实。
昨天吃晚饭的时候,越吃越冷,发现天色渐沉,打个电话叫人帮忙收下在窗外晒着的衣物,实在是不好意思打扰人家的游戏,衣服可能还没有干,但是不想被雨淋湿,“干嘛?”“今天回不回?”“什么时候回?”意料中的例行盘问...今天回来人家依旧在游戏,没有发现取下来的衣服,抬头看见都连衣架一起堆在床上,这都是还没有干的衣服啊...
这种叙事写了就想删,单独的一件事情没有太大意义,也不是我写这些出来的本意,直接点出自己的本意或许更加清晰明了。这里没有论点必须要论据支撑的逻辑要求,对于这些概念化的逻辑和形式摆摆手轻易就没影儿了。
直接说的话,我身边的一票人有些许共同点,成绩不差,意味着智商或者是勤奋的拼命劲儿至少有一样比较突出,造就了这样一个不真实的局面,每个人都很幼稚,要么是用自己从一些小说或者成功学书籍中得到的肤浅逻辑扮老到,扮善良,扮世故,扮机巧,扮玲珑、扮孙子...不一而足。“自以为是”就像是一个幽灵在每一个人头顶上游荡,每个房间里面摆满标着“小心轻放”的玻璃杯具,只是没有打碎。
我在看烂片的时候,只要做好了心理准备,加上演员们要是演的入戏,就至少不会难受。问题是动不动明朝的官服蟒袍下面给你露出一双回力球鞋,还不自知,依然自顾自演,这就不能怨观众的洞察力了,这太尴尬了。
对于现在的情景,有时候一不小心认真了就会很纠结很痛苦,但是一想到以后工作和生活中这些人事物都不过是小打小闹,甚至会变得和柴米油盐一样正常,至少在表面上,我瞬间就淡定了---见多不怪,都是浮云。
来华科将近一年了,适应的过程仍在延续。这半年,对于校园生活和身边各色人群的适应,有过阵痛,痛定思变,我以前只是在脑海当中闪现的想法被自己拿出来用以斧正自己的处事与心态。
此刻回想起来,最初的我深切地反省过自己对他人的观感,以为认识一个人就必须得深刻,得透彻,这无疑是可笑和不现实的,这并非是出于“水至清则无鱼”之类的廉价功利性的名言警句,你要那么多鱼那么多徒有什么意义;话说“一切焦虑、痛苦皆源自肉体”,按照王朔在《无知者无畏》中的说法---“盖出于秦始皇式的‘不朽’渴望”,这是一个极度形而上学的思想,严重迎合了思想惰性和自我意淫的倾向;我想这便是应有的动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动机。
于是,我试图开始麻痹自己。翻看10年1月的日志,我当时觉得对于一件事,不应该从其对自己造成的影响着眼,应该追溯其因果;好心办坏事,眼见的并非就是事实,这些都是常识;同时又考虑到事事追求因果对自己的消耗,难免得不偿失,折中方式就是先行假设所有人都是出于善意而处事;后来跟同学酗酒叙旧,谈起这事,认为这无非是轻松一点生活的手段,微醺时刻谈到《致女儿书》,认识到你对他人的理解,善意的理解,也仅仅是主动为他人找借口,丝毫不能洗刷他人的清白,不禁唏嘘:这种装孙子一般的做人格调,很贱。
话说到这里,感慨一下,对于生活,你一旦认真,便注定是输家;输家并不可悲,赢家也没什么可喜,人都是一次性的,输家赢家都是浮云,都是浮云。
写着写着发现自己跑题了...本意是想从到华科来之后的身边人群说起的,相处只有一年时间,身上的棱角都没有相互契合,了解难免也流于表面,但也能反映一部分事实。
昨天吃晚饭的时候,越吃越冷,发现天色渐沉,打个电话叫人帮忙收下在窗外晒着的衣物,实在是不好意思打扰人家的游戏,衣服可能还没有干,但是不想被雨淋湿,“干嘛?”“今天回不回?”“什么时候回?”意料中的例行盘问...今天回来人家依旧在游戏,没有发现取下来的衣服,抬头看见都连衣架一起堆在床上,这都是还没有干的衣服啊...
这种叙事写了就想删,单独的一件事情没有太大意义,也不是我写这些出来的本意,直接点出自己的本意或许更加清晰明了。这里没有论点必须要论据支撑的逻辑要求,对于这些概念化的逻辑和形式摆摆手轻易就没影儿了。
直接说的话,我身边的一票人有些许共同点,成绩不差,意味着智商或者是勤奋的拼命劲儿至少有一样比较突出,造就了这样一个不真实的局面,每个人都很幼稚,要么是用自己从一些小说或者成功学书籍中得到的肤浅逻辑扮老到,扮善良,扮世故,扮机巧,扮玲珑、扮孙子...不一而足。“自以为是”就像是一个幽灵在每一个人头顶上游荡,每个房间里面摆满标着“小心轻放”的玻璃杯具,只是没有打碎。
我在看烂片的时候,只要做好了心理准备,加上演员们要是演的入戏,就至少不会难受。问题是动不动明朝的官服蟒袍下面给你露出一双回力球鞋,还不自知,依然自顾自演,这就不能怨观众的洞察力了,这太尴尬了。
对于现在的情景,有时候一不小心认真了就会很纠结很痛苦,但是一想到以后工作和生活中这些人事物都不过是小打小闹,甚至会变得和柴米油盐一样正常,至少在表面上,我瞬间就淡定了---见多不怪,都是浮云。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