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仁两堡和捷克一瞥(下)
在去捷克之前对捷克的印象一直都是来自于各路人们褒扬其离东德近且物价便宜,去了随便逛随便买随便吃,长得还比德国漂亮。于是怀着低消费的期待也没有做任何功课就屁颠屁颠儿地去了。
然后去了之后呢……嗯……一言难尽。基本从捷克回来的第一时间都在跟人吐槽这个后社会主义国家,reminds me bits of my own country as well。

1. Krumlov
貌似在国内超火的,简称CK小镇,广告说什么最美小镇之类的。
当时因为是从萨尔茨堡直接出发去CK,没有其他直达的公共交通方式,只好在CKShuttle上定了那种几人拼车的shuttle。这个shuttle的服务是可以选择直达酒店接送的。可惜当天早上司机GPS搞错了我们的地址,结果整整迟到了一小时。上车的时候发现前面已经坐了一对来自美国的退休夫妇,看起来已经和司机小哥聊得挺熟了。司机小哥是个22岁的捷克青年,一路上都在听他跟美国夫妇的自述自己怎么想办法利用各种机会学英语(还是很厉害的基本没有口音)、自己出来赚钱等等。同时也因为司机小哥的积极social成功让美国夫妇答应帮他给公司写邮件说这次迟到是意外他们很满意他的服务,还说到了CK还要请他吃中饭——会social真是好啊。从萨尔茨堡开车到CK大约三小时左右,在奥地利境内的路程都是一路高速,所以开得比较快;但是过了Linz之后就变成了山路,到捷克境内连高速也没了。
沿途的风景真是漂亮,可以看到路边的村庄里的房子都是各种马卡龙色,窗外都装饰有各种鲜花。而且正好是油菜花开的时候,一大片一大片的花田就在蓝天底下,只有飘过的云会投下斑驳的阴影。中间还有一些牧场,牛和马懒懒散散地待在那儿。
一路上也都在听司机小哥跟美国夫妇介绍他所知道的捷克的情况。说捷克人真是恨死俄罗斯人了,有什么体育比赛只要能赢俄国人那基本都是大家集体上街庆祝的。还说CK到布拉格中间还有个小镇是百威啤酒的起源,这时美国夫妇不知怎么说起百威好像有人说是美国先起源的(这一段快睡过去了所以没太听清楚😂),小哥表示这边的啤酒可是15世纪就有了,美国大叔表示是啊15世纪美国的啤酒那只能是印第安人酿的了😂还说起捷克本国人真的很团结,他当时只身一人去布拉格闯荡,有什么困难跟neighborhood的人讲一声简直就是一呼百应。但是捷克人对游客就没那么友好了,因为捷克人实在是太穷了,确实想从外国人身上捞油水。另外觉得捷克青年都不太上进,上大学就是为了认识更多的人可以周末一起party喝酒;女孩上大学只想找个好男人嫁了所以一停不停在到处找男友。 当时也就随便听听,但是有些情况在之后两天的游览中确实也得到了证实和加深了印象。
到Krumlov之后,看了一眼觉得好像也并没有人们说的那么美啊,可能是比较习惯了欧洲大体的建筑样式没有了那种初来乍到的新鲜和shock感,觉得也就是正常欧洲小镇的模样(还没来的路上看到的农村好看)。各种小巷里都是类似于欧洲版乌镇的咖啡店饭店酒吧和手工艺品店,地面倒都是拼接的石块路,对拖行李箱以及细高跟非常不友好。
因为之前没有做过任何background research,所以吃完午饭后随便逛着却突然发现了Egon Schiele Art Centrum倒是感到无比惊喜。

但是可惜这个艺术中心并不展Schiele的画,只是陈列他当时在Krumlov居住留下的相关影响资料,以及也承办一些展。由于还急着去看城堡,所以就没有去逛,直接在外面的纪念品商店里买了一套Schiele画Krumlov的明信片和一本小笔记本。就,确实还挺便宜的,两样东西加起来8欧不到😂
Krumlov Castle
小镇的市中心在伏尔加河的一边,城堡区在河的另一边,过了河上山就可以到城堡区。之所以说是城堡区,是因为可以游览的景点不止一个城堡。除了被冠名为“Krumlov Castle”的城堡本堡之外还有Castle museum和Tower还有garden。由于去的时候并没太搞清楚状况,我们就去了一下museum和Tower(这两个售票处是在一起的),Garden免费进。

Museum就是在售票处再往里走的楼上一层,看起来地方不大但是展品非常丰富。其中主要还是19世纪中叶城堡主人的政治工作、居家生活相关的展品。一共分了大概12还是13个展厅,从政治工作场景开始过渡到生活再过渡到宗教再是军事收藏再是城堡历史。可惜这个博物馆有一点不好的就是每个展厅里的展厅都密集地陈列在玻璃柜里,说明只能从旁边的袋子里拿出展品说明卡然后自己找序号对照着阅读。

个人印象最深的展厅还是客厅中的摆件、洗漱相关以及兵器收藏。前两个展厅博物馆说明了是充分体现当时捷克布尔乔亚家族的样貌。客厅中的摆件不仅体现了当时女主人要如何向客人展现一家人整体的阶级形象和品味,于是收集摆放的物件很有讲究;同时还会展现出一家人的独特纪念,比如小孩子的头发呀、好看的适合全家人玩的益智玩具呀。



虽然二十世纪初,但是洗澡还是挺困难的;但在其他清洁卫生用品上还是做足了功夫。



兵器展是原先主人的私家收藏,从打猎的来福枪开始到收集的各国短兵器,再到军用兵器还有运动用的击剑等等。可以说是非常酷炫的一个展厅了。




出了博物馆,隔壁就是塔楼的入口。塔楼也没啥,主要就是不停爬楼梯然后爬到顶楼拍风景照或者自拍。


从博物馆出来还得再往城堡区的另一个方向走到底才是花园,中间会路过观景角度很好的走廊,是一个不用爬塔楼也可以从高处拍小镇风景的地方。城堡花园比较大,靠马路的两边是两人高的树做的屏障, 中间一面是带雕塑和喷泉的草坪,另一面是一人高的类似于像迷宫那样的树丛。



Museum of Torture
碰到这个博物馆实在是意外,博物馆就在镇中心的广场上,并不是很显眼,只不过在Google 地图上这一行字显得还是挺显眼的。趁着还没到饭店且博物馆还差半小时关门赶紧冲了进去。

博物馆并不是很大,里面布置还是挺阴森的,光线非常昏暗。好在对每一个torture的工具都有相对详细的英语介绍。一开始还是觉得很猎奇的,但是去了布拉格之后发现老城区相隔不到两公里的几遍就出现了两家号称的Museum of Torture,不由得怀疑捷克人民是不是特别好这口。至于看到的关于torture的具体内容,考虑单列一篇文章详细介绍。
博物馆出来后又随便在附近的小手工店里逛了下,看到一个窗口里面的杯子特别可爱,忍不住进去买了一个。付钱的时候店主表示这些东西可真的都是handmade,才不是什么stupid made in China。然后又问了我们一句你们是哪里来的,我说China,感觉店主尴尬的笑容凝固在了空气中。

镇里比较decent的馆子都在广场附近了,虽然捷克司机小哥表示这边的饭馆都是他根本吃不起的。朋友看中了攻略上的推荐说这家还算做着比较正宗的捷克菜于是就去了。饭馆在小巷的末端,居高临下。刚走到门口的时候发现外面的桌子上已经有人在吃着猪肘,看起来十分诱人,于是想都没想就和朋友点了个猪肘。


端上来的那一刻才意识到艾玛这不就是家里常见的蹄髈么。心里不由得有种在家二十年各种酒席宴会上出现的红烧蹄髈我一筷子都没碰过结果千里迢迢跑到捷克来就吃这个的哭笑不得感。猪肘皮上涂了蜂蜜和酱料,皮比较脆也没蒸出来的那么油,但是里面的肉并没有那么入味。配酸菜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真的需要解腻。而蘸的大蒜和黄芥末酱我也不是很喜欢。而且这真的特么就是一整个猪肘啊,我跟我朋友两个哈比女生纵使再能吃,吃到还剩三分之一的时候也已经生无可恋了。而且由于我这人猪肉不太耐受,回酒店之后真的吐了……

另外还点了个洋葱芝士汤,装在了挖空的面包里。不过这个菜还真不是我第一次吃,当年在三番的码头上也吃过一次,不过那个时候里面可是海鲜奶油浓汤(我果然还是喜欢吃海鲜呜呜呜)。
可能就是猪肉不太合我口味,这家店其他都还是不错的,而且很便宜,这样一道大菜加一汤还有免费的无限面包一顿20欧不到,真的推荐给爱吃肉能吃肉的筒子们。而且这家店还是非常热闹的,建议在晚上六点半前去或者提前定位,否则可能就根本没位子。
2. Prague
第二天一早又是坐大巴来到了布拉格。布拉格,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lol
布拉格主要供游客游玩的地方有两块,分别是沃尔塔瓦河一边的老城区和另一边的皇宫区。老城区不需要门票,主要景点有老城广场(此处自动播放一下琳琳的《布拉格广场》)、鲁道夫音乐厅、克莱门汀教堂、(情趣用品博物馆)、犹太人区等等。皇宫区在山上,可以坐22路电车上山。皇宫区的景点们是可以买套票的。山下还有个卡夫卡纪念馆和列侬涂鸦墙。反正供游客游览的地方人当然都很多,不仅与许多中国人团,还有各种韩国日本欧洲旅行团。
布拉格本来在我心中应该是个很棒的城市,有多少东西可以挖掘呀。我喜欢的第谷和开普勒,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布拉格之春和捷克新浪潮。结果一来这儿基本全都破灭了= =还是回去听两遍德九更能感受心目中应该有的波西米亚风情……
首先是捷克克朗和交通。其实全程用欧元支付买东西也毫无问题,但是如果直接用欧元的话店家都会把汇率压得非常低。比如上公共厕所,10克朗一次或者0.5欧元一次。所以建议如果要去无论如何大概换个四五十欧元会比较好。至于交通,捷克公交也是采用买票打卡有人查票的制度。但是很恶心人的是,查票大概都是在游客集中的几个站(老城区、皇宫区、火车站、汽车站)查,而且就盯着游客模样和有色人种查。我和朋友一个上午被查了三次,有次碰到前面有两白人被查到了,然后工作人员查完了我们看到我们有票竟然跟我们说了一句“you are lucky” 真是exo me哦。
其次是景点。单看门票的票价很便宜,但是恶心的是比如一个皇宫,单看建筑是一张票,进去皇宫里就只有看个框架,所有的藏品和陈设都被放在了另一个地方,要去看得另外买票。那条著名的中世纪小巷——黄金巷,曾经是炼金术士、astronomers聚集的场所,现在要买票进去结果发现里面一半以上都是店铺,于是就变成了我得买票进去购物?还有老城区的教堂和小音乐厅们每天都有音乐表演,看起来好像很高级很丰富,但是仔细一看节目单,六十分钟的时长要演奏将近十首曲目,这特么就是流行曲目大串烧啊,纯粹坑想要来感受的游客的。这样看下来就觉得好好的文化遗产积淀都被糟蹋了,文物等等也并没有被好好地管理保存。还有就不说老城广场前面极高的偷抢率了。(另外对于我自己来说,广场上那些所谓的行为艺术表演一点也不感冒,可能只是觉得刻奇而已)。还有比较讽刺的是,museum of communism下面是各种大牌店,对面就是一家Hilton。
再次是服务业。布拉格人会英语的概率甚至可能都还没有Krumlov高,遇到什么事想要交流沟通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很容易被怠慢,去饭店坐下之后十分钟还不给菜单。去街边买个小吃店主还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其实回来之后跟男票吐槽说布拉格怎么这样,感觉捷克人就是瞅着游客死命宰,态度也非常粗鲁。甚至感觉不少游客去了布拉格之后都变得很粗鲁,什么直接把你从旁边挤掉因为自己要自拍、让你帮他们拍照还嫌你拍得不好不拍好不让走。男票说台湾对大陆游客不也是这个节奏么23333包括对于布拉格作为旅游城市的改造,非常像国内一些二三线城市为了改造成游客希望的样子而设置,卖的东西也都是量产当地特色(只不过在国内纪念品都是来自义乌)。有些小手工艺店一开始看还觉得exotic很好很新奇,看多了就真的是欧洲版古镇老街了。以及也并没有觉得布拉格真的有多漂亮,单就城市美感程度来说的话,觉得城市并没有被很好地规划和保护好。反而比较脏乱差是真的……
不过撇开这些,还是推荐一家在皇宫区修道院对面的Brewery兼饭店,叫Klášterní pivovar Strahov,服务员小哥貌美且态度好,各种啤酒做的菜甚至还有啤酒味冰淇淋,量大。而且他家有IPA!能喝到不是工业啤酒的craft beer真是太感动了。

可能我对煮熟后的牛肉不太有分辨力觉得吃起来都差不多,倒是酱还是挺下饭的。以及旁边的捷克馒头很好吃,不是白面,感觉是土豆加面粉混合物,比较松软的同时又很有弹性。以及这一盆真的有我一点五个脸那么大。

推荐这道前菜,茄子和西葫芦烤得有点硬但还没有到脆的程度,裹上蓝纹奶酪绵软悠长,蔬菜的清香融去了奶酪味的冲劲,赞的不得了。

啤酒味冰淇淋更多还是个噱头啦,作为冰淇淋来讲只有苦味还没有啤酒其他深层次的回味。另外捷克传统甜点还有蜂蜜蛋糕、苹果派这些,但无奈实在是吃不下了。

这是另一家的烤鸭。上头撒了caraway,觉得调香这一点比北京烤鸭好,而且也没有北京烤鸭那么油,配酸菜吃真的很可口。只不过半只鸭子根本吃不完,打包回家又吃了两顿= =
还有一种大街小巷都能买到的捷克特产甜点Trdelník,是把面团裹在一个圆棍上烤,然后在外面撒上糖和坚果碎片,里面可以再蘸巧克力或者塞冰淇淋或者奶油。这个还是挺贵的,里头不加料一般得70克朗,加了冰淇淋就得120克朗以上了。口感还可以,如果习惯吃欧包法棍那种比较偏硬的面包的话,但是外头撒一层糖还是太罪恶了。

另外这次确实比较遗憾因为时间关系布拉格的一个博物馆都没去,不知道或许去逛馆体验会不会好一点。以及St. Vitus大教堂真的还是挺好看的,彩绘玻璃特别华丽,而这些彩绘玻璃大多是十九世纪往后的作品。另外语言不通两眼抓瞎的感觉真是挺不好的。
这一趟出门一共就五天,行程还是挺匆忙的,而且之前忙着准备考试也没时间好好去了解和设计路线。但这么玩下来一路也有不少惊喜,春天的欧洲其实怎么看都还是令人心情愉悦的。遗憾的就是捷克最后竟给了我这样的印象;可能以后会考虑再去一次布拉格逛博物馆,然后就不会再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