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话@《道德经》
第16章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自我解读 “虚空”,“宁静”,守住这样的状态,就近于“道”了…… 在“虚静”中观察与思考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可以从纷繁万象中敏锐的感受到各种运作的规律,在不断的确认中,感受到这样的道理是相对稳定的,具有真理性的。即便如此,也没有绝对的道理,只是接近而已。而不断接近的过程,就是所谓的学习、修行与省悟。。。所以每个人都需要终生持续不断的学习。不学习的人,就很难了解和运用规律,会任性妄为,就会增多苦恼与麻烦,做事也会处处碰壁,挫折频频…… 所以,做一件事,要顺利的话,必然要不断的感受与学习这其中的规律,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经验,让我们从容、包容,因此会海纳百川、收放自如,对事对人也会客观公正,遵循共识的规则,于是,能自然地影响周围的人,他们也乐意跟着你做事(不靠权力和名利欲,而靠个人影响力),当一个团队在这样的氛围中做事,就接近于自然界的协作状态了,所以会生生不息,平平稳稳,顺利长久。。。这就是老子传授的做事之道。 这一切的源头,就在于守住“虚静”的道心。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