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史》中的傩舞图片
傩舞,是在宗教、祭祀、民俗、戏曲等礼仪活动中的表演形式,它起源于古代的巫术信仰,一般分宫傩、乡人傩两种。周代傩纳入国家礼制,汉唐时宫廷大傩仪式隆重,并传入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北宋末期宫廷傩礼采用新制,傩向娱乐化方向发展。元蒙因信仰不同,傩礼受到排斥。明代恢复过宫傩,清代宫廷不再举行。而乡人傩一直在民间延续,并与宗教、文艺、民俗等结合,衍变为多种形态的傩舞、傩戏,至今仍在我国广大农村流行,其中以南方较多。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
其中“乡人傩”的表演有以下几个特征:
1、在农村的季节祭祀时,不搭舞台,在地上演出来达到驱邪逐疫的目的。
2、表演者戴武将面具来威吓鬼魂。
3、表演者舞动大刀、长剑、短剑等武器显示武艺。
4、其音乐只限于铜锣和大鼓伴奏的音乐。
5、表演故事情节时,演唱者要使用七言句连成的诗赞体的词曲。
6、由原来的歌唱者只唱歌,表演者只演戏的分演形式变为演戏者也加入到歌唱者的形式。如扮演关羽的演员在歌唱自身时不唱“我……”、即演唱不使用不自然的自称形式,而是讲述者在词曲中直接使用“关云长……”来开始演唱。这种第三人称叙述可以说是叙事诗和舞曲结合的一种过渡性的戏剧形式。(田仲一成)
田仲一成的《中国戏剧史》中的田野考察图片,为我们了解这一古老的艺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来自 豆瓣App
-
豆友cW601jR2Rg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1 20:42:41
-
YOS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23 00:46:3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06 17:11:06
-
Nef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20 11:22:23
-
一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9 12:33:11
-
還在長大的Nick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5 05:32:11
-
浦口区小废柴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2 23:54:54
-
寂静的鲸与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0 21:26:43
-
澍阿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26 03:01:52
-
芦田稻草人yz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19 21:58:15
-
乐乐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5 23:28:16
-
很多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21 13:26:11
-
无翼蝙蝠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16 08:25:49
-
清涟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15 12: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