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坚持每天看书?
查看话题 >smart读书小技巧,anti-看书如抽丝
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包括我。
每年读书日、双十一、年中大促、开学促销,都会就着活动把平日里收录的书单买回来,国内的书实在太便宜了(日常添加购物车,活动时对比下价格,划算的就支付了)。但买回来不一定能读完,比起读书,有太多更有吸引力的娱乐项目了,不如来一局王者荣耀,不如刷会儿段子视频,不如追一集美剧,总是比读书要快活的。
“逼着自己读书不如不读;目标太功利了不如不读;追求读书的量还不如不读。”这类借口信手拈来。反正说服自己不读最完美了。
我做销售的,smart目标管理是必须掌握的。
慢慢我把它从销售拓展到读书上了:要读一本书,我就设置每日读书量。

像最近读A game of Thrones,两三个小时能看50页,我就以50页作为目标。
午休喝东西,读几页;跑客户的路上,读几页;睡觉前再固定读一个小时。保证每天必须读完50页,如果太忙,头天做工作计划的时候就不安排第二天读书。
如果不这样分割管理,这本书要读一个月;经过我的50页目标管理,半个月能读完一本,到七月我就把这套书撸完了。
上班族别跟学生比读书效率,我念大学那会儿一年读一百多本书呢。
高中的英语课堂为了混时间,一天两节课,一周能读完一套《盗墓笔记》的说。实在没书看了,同桌那本日常瞧不起的《花火》杂志都能看两遍,凉生,我们可以可以不忧伤~
上班族,下班了去趟健身房,回来晾个衣服拖个地,豆瓣看个豆邮、知乎回个私信,就八九点了。
b站、YouTube的订阅有更新,追一集美剧,睡觉时间就到了。
这还是没应酬、不需要接工作电话、不用加班的前提下呢。
工薪族想兼具休闲与读书,就要量化管理时间。
经常有人问我时间规划,我的答案是:不看娱乐节目,不装新闻App。
但省下时间如何安排呢?
如果想读书的话,就把目标订清楚一点儿。想看《红楼梦》,一天保证读三章,一个多月也能看一遍了。学英语的同志们,书虫1-6,设置一个让自己舒服的目标,然后坚持阅读,半年撸完;Harry Potter,一天多少页清晰的量化,把娱乐留在后面,读完就快活的去浪,但在读完之前,稍微督促下自己。
改变,就在零碎之间。
当自己适应了慢慢克制,把漫无目的的时间、精力调整到目标上去,抓住了turningpoint,往后的日子里,这种踏实的感觉能转移到其它方面,这就是自我塑造性格了。
至于读什么,我总觉得无论读什么,都比不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