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永远眷顾快乐的人

我们总认为情绪是个人的、私人的,几乎“不关别人什么事”,但刚果北部的姆班吉拉人(Mbendjele)不这么看,他们认为情绪是共有的,没谁得只靠自己控制,而且森林神明会眷顾好情绪的人们。
文 | Camille Oloa-Biloa 图 | Camille Oloa-Biloa、资料图 编辑整理 | 他者others
非洲中部、刚果北部,看似是一片险恶的雨林地带,但当我们透过表象,不难发现这里有不少部落族群正是在森林庇护下过着狩猎采集、自给自足的祥和生活,千百年来,他们与“险恶森林”和谐共处着。
近年来,刚果的森林环境被采矿业破坏不少,要在中非与狩猎采集部族一同工作生活变得越来越难。有许多地方很难抵达,几乎无法研究,或是因为那里局势太过危险,也可能是因为与部族共存共生的森林已经不复存在。如今仍生活在森林中、如愿过着传统生活的部族已很少,姆班吉拉人正是其中之一。
其实多年以来,对这片地区原住民的研究并不少,但他们情绪、情感的分享一事却鲜少被学者注意。实际上,他们在日常生活里、共同的活动中都会分享情绪、情感,这也是生存的关键之一,是身份证明的一部分。
姆班吉拉人每天都会谈论他们的情绪,所以引起了我的注意和兴趣。他们会讨论情绪、展现情绪、表达情绪。

在欧洲的哲学观点中,心灵和身体是分开的,情绪也就因此被归为前者,认为它是非理性的力量。直到1970年代,人类学家才试图解释社会、文化对情绪的影响。即便如此,许多人类学家、学者依然小心翼翼地避免研究情绪、情感这类话题,但我认为这一领域完全是可以被研究的,而且可以不完全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我在姆班吉拉人的一个名叫Bonguinda的村中与他们一同生活了15个月,研究情绪在姆人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观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表达情绪的方式,还有在像他们这样的狩猎采集式平等社会中,是如何分享、共享情绪的。我也关注他们眼中的消极情绪以及如何疗愈,又是如何教导下一代积极情绪的重要性的。
情绪共享
姆人是狩猎采集社会,和其他这样的部族一样,“共享”在他们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分享猎物、拥有物等是生活常态,因此就有不少学者认为他们的社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社会。事实上,除了物质上的分享,姆人也分享他们的情绪、情感,或是通过言语或肢体,像是仪式、舞蹈、游戏等,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像共享经济作物一样处理。
不论如何,想了解他们处理情绪的方式,就先得懂得他们的表达方式。通常,我们不知道其他人到底是怎样的感觉,首要因素很可能是因为不明白他/她说某些话、做某些事的用意。
学习姆人语言的过程并不容易,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相通的词,也没有字典可以参照。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很容易变得偏执,总认为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对双方来说都是。我自己在与他们生活时的情绪变化也很自然就成了我研究的一部分。

“尽管情绪本身是个人的私密体验,但他们会和其他人交流,也会在部族之间分享。” 加拿大人类学家John Leavitt认为。我在与姆人一同工作生活的日子里,不仅学习了他们的语言,也学习了他们的肢体语言,包括舞蹈、织布、煮饭、背东西、行走等,我完全参与到姆人的日常活动中,以提高自己肌肉的敏感度和肌肉本身的记忆,试图更贴近他们的文化。我能感受到收集一整天山芋,或连续唱诵8小时后带来的精疲力尽感;把新鲜捕到的鱼背回营地后背部酸疼;在漫长仪式后喉咙发毛的倦怠感等等。我也正是通过与他们一起参与各项日常活动,来解读、解释他们的个人情绪和共有情绪。
对生活在Bonguinda的姆人来说,感觉和情绪都非常重要。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他们非常关注彼此的心情。每个人的情绪编织成一张大网,穿梭在整个村落中,个人情绪变为族群的,私人的和公共的界限也变得模糊。
姆人其实鲜有隐私可言,尤其是在他们的森林营地,所有人几乎都处于同居状态,大家分享一切。这里的屋子没有墙、没有门,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共知。如果有孩子晚上生病了,所有人都会醒来,躺在床上给孩子的父母提建议。唯一可能有些隐私的地方是在森林深处,那里是男女交欢之地,也是一个藏东西的好地方。在营地中,所有人都赤诚相见,长处、短处都一目了然。大家也都一起干活,一个人独自感受到的情绪也就被大家共同了解、感受到了。
可以说,在这里,每个人都不是孤岛。
渔猎之旅的收获
与姆人一起生活的经历也是一场颇为个人化的旅途。尽管我对非洲森林生活有些经验,也不觉得非常艰苦,但没想到与姆人一起生活的代价是完全没有隐私可言。他们和许多狩猎采集部族一样,是非常紧密的群落,根本不像我们这样认为个人空间、独处是必须的。对他们来说,如果你一个人单独坐着,一定是因为你情绪低落或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我完全没有机会独处,不然他们会非常担心我,总来关心我好不好。对工业社会的人来说,这是一道难题——一直与别人呆在一起。
2013年11月,我在姆人村落中已经生活了半年,与Nyemu一家同住。他们家包括孩子在内有大约30人,有一次,我们在雨季一同踏上渔猎之旅。
Nyemu在一条宽且深的溪流边找到绝佳地点,建水坝捕鱼。建他们的传统水坝是个不小的工程,每个男人都要做一个,他们得花上几天时间才能完成。女人也很辛苦,她们要用干燥的泥土制成土块,用它阻挡水流。做准备工作的日子里,人们总会歌唱,也鼓励别人一起合唱。他们告诉我,歌唱有助于捕到更多的鱼,歌声越大捕到的鱼越多。大家在营地休息时,女人们会聚到一起唱歌,收集土块时也会唱,这些歌曲都是特定的,专为渔猎丰收而作。

男人们高效地建造水坝阻挡溪流,一切就绪后,Nyemu和他的妻子或一个女儿每天早晨和傍晚去水坝陷阱打捞被困住的鱼。他们把捕到的鱼用火烟熏,以便保存,因此大家每天还要不断收集柴禾。营地里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井井有条。
一切进展顺利,但我却意志消沉。我已经田野考察了一整年,其中6个月在刚果,再过8个月考察就要结束了。我觉得很孤独,跟姆人学语言的进展在我看来还是太慢,讲起话来结结巴巴,也无法顺利听懂他们在讲些什么。圣诞将近,这是我第二个不在家过的圣诞。我哥哥喜得闺女,我却离他们如此遥远。这一切都让我觉得悲伤压抑。我变得越来越忧郁,有两天时间,我没和任何人说话。
在这两天里,水坝陷阱中捕到的鱼突然变得极少,大家也都紧张了起来。他们已经意识到我有些不对头,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人们不知如何是好,只是观察着我,迫切地想知道我到底怎么了。两天后,Nyemu向我走来,温和地对我说我不该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如果有什么问题,我应该告诉他。“你看,”他说,“你的悲伤影响到我们所有人的一切了,没办法捕到鱼。你得赶快好起来,这样我们就能吃很多鱼啦。”我意识到自己让所有人感到烦恼,就尽自己所能把消极情绪抛诸脑后,努力回到营地生活中。第二天,我去收集柴禾、和孩子们玩耍、同女人们一块儿炊煮。渐渐习惯了这种“假装没事”后,也让我觉得悲伤真的变少了,心情好了起来。再之后一天,我和Nyemu一起去水坝查看捕鱼情况——那里满是被困的鱼,然后就到处都是鱼:锅里煮着、火堆上熏着、在碗里静待着。“你看,”Nyemu微笑着对我说,“我们现在有鱼吃了!”

这件小事让我意识到个体情绪对整个部族来说多么重要。如果有一个人觉得悲伤,就会影响所有人的幸福。在他们看来,我们有两天没捕到鱼显然是我的原因,他们认为情绪就是共有的,并非私人的。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即便感觉本身是非常私人的经验,但对这个经验的诠释与理解还是建立在狩猎采集的共享文化基础上。
传播快乐情绪的仪式
姆人每天都持续不断地彼此鼓励、给予彼此积极情绪,他们相信森林中的神明也会给予一个快乐的营地更多果实、收成,大家也就会更快乐。
除了言语消解情绪外,也有其他方式。他们宣扬积极情绪或排解消极情绪的方式包括来一场mosɑ̃mbo,有点像公共演讲。营地中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演说,讲讲自己的事,或是对部族的担心。通常人们会在大会上指责一些不良行为,像是吝啬或是与别人怄气、打架等。他们也会在这个场合讲些励志、好玩的事,鼓励孩子们游戏、欢笑,或鼓动大家一起来一场森林神明仪式(mokondi massana)。
在森林神明仪式的表演中,人们或是互相触碰,或是躺在彼此的身上休息,有极好的展现情绪的氛围。表演中,女人们肩并肩、腿并腿挨着坐,朝对方高声唱歌,向她传递音乐与快乐的情绪。英国人类学家Jerome Lewis说森林神明仪式“让人感到非常愉悦”。
一些专门研究狩猎采集式平等社会的民族志学家认为,那些“渴望分享的人总会与想要收获分享的人呆在一起”。尽管他们指的是食物等物质方面,但姆人的行为也展现在非物质方面。

他们分享一切是由同居共处造成的,不论是食物还是积极情绪。控制情绪是大家共有的责任,就像劳动一样。人们也不会指望有谁能独自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会让当事人与身边人共享。
姆人有不同的仪式赋予表演者和观众不同的情绪体验:有给予人自信、力量以及成就感的;也有仪式是滑稽的,让人觉得轻松、有趣、好笑;还有仪式让人先是觉得害怕,仿佛危险永远在身边,最后是大圆满的结局,洋溢着快乐之情。这些仪式的作用就是要带出人们的积极情绪——喜乐与大美。
即便是参加葬礼,人们也会做令人愉快的表演,当地语称Edjɛŋgi。女人们成群结队与朋友呆在一起,她们打扮得漂漂亮亮,边说笑边谈论着能与那么多人一同演出是多么美好。男人们也聚在一起,在前往仪式的路上呼朋唤友。所有人都兴致高昂,脸上是明亮的笑容。
满怀好心情会让演出更加成功。在演出中,人们感到彻底的满足、神圣,仿佛时间消失了。演出者和观众也彼此给予对方快乐的情绪,所有人都完全沉浸其中,悲伤与消极之情无处可寻。
至于神明呢,永远眷顾快乐的人。

喀麦隆裔法国人类学家、民族音乐学家,2013年时与刚果姆班吉拉人一同生活了15个月的时间,也深入研究了他们的音乐、仪式等。最近,她带领BBC纪录片团队前往拍摄,也与老朋友们重聚了一番。
📡 关注我们全新的公众号 不放过人文类非虚构好书
【非虚构non-fiction】
一起来摸象,每个部位都是一次真实
长 按 二 维 码 扫 描 关 注


欢迎个人转载。公号转载授权、合作、投稿、调戏请给后台留言,或发送邮件:info@theothers.xyz 若非授权转载(你为什么要走这种歪路)一律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