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三十讲第六讲
警惕集体人格的误导
本讲有几个关键词:角色 教育 集体人格
简单来说,人经教育(目标、恐惧边界、清晰标的、红利和路径依赖、重复等特定动作)习得角色。人习得角色是便于被管理。教育告诉你什么是好孩子、好父亲、好妻子。教育是理想化的社会期望,与人的本性有较大差距,教育就是反人性的,填平差距的过程。
梁宁提出:人在高压下才会扮演或履行角色。她举了个例子。母亲作为一个角色,下班后很疲惫,如何才会使用一些亲子产品。
所以产品(对个人)设计不要有角色化预期,要抛开角色去了解真实的人。
而产品的对象是集体,就应该充分研究集体人格,集体人格是角色的聚合。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