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不同的定义,不同的故事

“知识如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对历史了解越深,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我们得知识也就过时得越快。”
一、不确定性
当前的世界,处于一个快速向前的时代,无论是新行业、新产业、新思想、新技术等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一次的突破,都好像是一个意外,如果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库,那就很难跟上时代浪潮。
“我们每个人都出生在某个特定的历史现实中,受特定的规范和价值观约束,并认为这一切纯属自然,不可避免,无法改变,但我们忘记了世界是由一连串的意外时间所创造的,历史不仅重塑了我们的科技,政治和社会,也塑造了我们的思想,恐惧和梦想。”
当我们选择相信时,我们也就不再试着去挣脱并想象其他的可能性。
从神话到宗教再到现代科学,人类探索外部世界的过程,不断刷新过往的认知,今天我们深信不疑的科学,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一种“神话”。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就是有一群人不再相信当前的故事。
进化论认为,所有本能、冲动、情感的进化都只有一个目的:生存和繁衍。
其他动物和人类一样。
猪,同样拥有智慧,拥有情感,也拥有社交技巧;为了生存,它同样需要熟悉周边环境,留意陷阱,躲避天敌,与同类沟通合作。又有谁会想到,猪也可以打游戏(研究发现,只要通过训练,猪可以通过鼻子控制一只特殊的游戏手柄,但是能不能通过打游戏产生情感波动,这一点到值得研究),只是我们很少去在意。
如今,虽然人类限制了猪的活动,解决了生存和繁衍压力,但是猪的情感需求再难以解决了,因为没有谁会在意猪的情感需求。
可有谁能够证明,猪也有情感需求?
因为从进化角度出发,情感不是人类独有的特质,而是所有哺乳动物都拥有这种特质,生命科学家已证实,情感是对所有哺乳动物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的生物算法(进行计算,解决问题,作出决定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
二、一切都是故事
人文主义:为无意义的世界创造意义,从自己的内在体验出发,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
1.人文主义政治——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2.人文主义经济——顾客永远是对的
3.人文主义教育——为自己想
4.社会主义——主张建立强有力的集体制度,注重的是政党的决定,而不是个人的感觉。
塑造历史,影响历史走向的往往只是一小部分向前看的创造者。天主教兴起于原始部落解体,封建等级建立的交替之际。洪秀全借助基督教,自称为耶稣的弟弟,带领人民逃出苦难是上帝交给他的使命,当数百万劳苦大众原本相信的支撑全都破灭时,洪秀全的上帝使命成了他们可以相信的新故事。
“想要让人相信某些假想实体,就要让他们牺牲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牺牲令人越痛苦,他们就会相信牺牲奉献的对象确实存在。”
用这个逻辑来解释洪秀全带领人民起义,看似非常合理,但真的是这样?
“虽然当前的婚姻非常不幸,从事的工作也没有前途,但我们仍不愿舍弃,因为一旦舍弃,那这些年的时间不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吗?即使迫不得已承认错误,但仍要为错误赋予一种意义,让错误成为一种有价值的牺牲。”
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不断连接交叉,调整,编排成一个完成的故事,并不断延伸故事内容,所有的故事情节设定了我们要做的事,每个情节也都被赋予了意义。
“每个人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类别:有些人活在悲剧中;有些人上演者永不完结的宗教戏剧;有些人的日子过得像部动作片;也有不少人过着喜剧人生,但到头来,一切都是故事。”
三、未来属于超人类
没有清晰的边界,没有自我中心,生物都是算法的聚合体。想要深入了解自己,可能不是想内心探求,而是通过生物算法,来确定你身体的各项数据,通过数据库的对比,精确你的状态,根据算法,制定和你匹配的所有计划。
“原始时期,男人为了将自己的基因最大化传播,倾向于追求更多不同的女人,为其生育后代。”
现如今,可以通过体外受精等技术手段,来完成优良胚胎的筛选和优良基因的植入,这枚胚胎可以继承多亲的优良基因,可以说是一个超人类。
科技会让人类再升级,成为超人类,而超人类将成为普罗大众心中的神,这群超人类几乎无所不能,他们所建立的社会系统准则就好比远古时期的神明律令一样,普罗大众将会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