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小众拍照取景地(持续更新)
除了植在物园、红砖厂、TIT创意园那些热门的取景打卡必去的地点以外,这里提供几个不为人知没啥名气但是拍照又hin别致独特的地方给大家选择,保证不踩雷!(新手上路请多指教)
1.大吉沙
取景特色:旧汽船、环岛小路、野花、芦苇

这是位于黄浦区的一个原生态岛屿。与快节奏的广州截然不同,这里静悄悄的,具有一种悠闲天真的乡村田园气质。岛上的居民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平时呢,就靠汽船往返与城市与岛屿之间。
你会发现自己闯入了一个孤独、安稳,带着自我秘密的花园。
也许你会惊讶:哎,这不就是是枝裕合镜头里的临海古街镰仓吗?

可以看出来,在大吉沙这里可以拍出很日系的片子,你们去的话一定能拍出更美的片(捂脸)。 颜色嘛,主要是青、绿、蓝几种色调。可以根据这个试一下清新的穿搭。

岛上有大片的芦苇(不知道是不是叫芦苇?楼主北方人,见过的芦苇好像都在水里)这里的是长在沙石地面上的 ,可以走进去。



江面上不断有机船驶过,鸣笛声沉重悠远。黄昏时刻,铺洒在江面上的灿灿金黄照耀沉没水中的水松,光泽迷人。仿若无人之境。


整个岛走走停停大概是一个下午吧。最后晚六点左右到达登岛的地方等船,看到时刻表说七点半才是下一班。所以干脆去了岛上一家农家乐吃饭。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吃!(要穿一段窄窄的乡间小路走过去,那家是在水上建的,有小花圃,里面栽满了月季)
最后七点半乘船离开,远远眺望对岸的城市,明亮如炬的灯火,还有挥舞机械手臂的提手,不管去哪儿,最终都要回到这些强硬或柔情,鸡毛或蒜皮里。

最后奉上交通指引: 1.乘坐地铁13号线岛裕丰围站,步行五分钟到达乌涌码头,搭乘公船过江。 2.乘坐B20路公交到达乌冲站,地图导航步行十分钟到达乌涌码头,搭乘公船。 注:公船好像15还是半小时一班记不清了,码头那里有张贴的。船费2元。
2.紫泥堂
取景特色:旧糖厂,废墟,烟囱,漫威展馆(好像收费),咖啡馆
这个地方在番禺沙湾附近,之前是一个糖厂工业区,现在改造为一个特色文化产业园。 具有独特的后工业气质,废墟与现代产业相结合,在颓废迷茫与艺术再生之间搭配出一种迷人的混合感。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感觉。老旧的事物身上,往往散发出一种陈年的亲切感,包容着每一个人的进和出。格非说,以前是时间化的社会,我们在固定不变的地点里,经由着时间的匆匆流逝,时间给我们意义;而今天,我们可以随时经历无数个空间——这碎片化的空间,让我们无法确立自身存在的意义,找不到恒定不变的价值。
我觉得这些旧事物身上正包含了那种持久的稳固感。



锈迹斑斑的厂区,已经被细弱的爬藤轻柔缠绕和包裹。紫泥堂一部分是还没完工改造的厂区,一部分已经改造成新工作室的模样。


一边是钢铁与废墟,另一边是ins风格的休闲花园和咖啡馆。日暮苍山远,阳光暖暖撒进无人的角落,一副温柔的模样。


3.暨大附近铁路
取景特色:铁轨,石子,铁丝网
先说地点…比较难找,在华南师范南侧门和暨大北门中间的位置(中山大道西),主要是靠暨大这边的路,东南方向的高架下面。emm……画了个图,但是现在发现我只画出来一条高架……右下角铁路上面还有一条高架不知道该咋画(羞愧)如果不理解的话留言给我吧。

好吧我知道石围塘和红砖厂都有铁路和火车头,不过我觉得人好多啊!!暨大附近这个铁路又是一个无人区,轨道上面好多落叶。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地方实属偶然,那时候刚来广州,给一个老师去华南师范学报送文件,天啊笨的要死明明侧门就在对面,可我死活找不着过马路的通道!!!又急又气!在高架下面直接走偏一路错错错走到了华景新城(手动再见)。这个铁路挺不显眼的,我看了一眼就把它忘了。
有一次突然想起来,”哎呀那个地方挺文艺的,不如去拍一下“,抱着这样的想法就去了。


这样想起来,稍微有点感慨。经常会有想法冒出来,天气不错的时候会想”嗯,阳光多好,可惜太忙不能出去拍一下“,紫荆花大朵大朵盛开的时候,也会想到”如果有一个穿白毛衣的姑娘站在那里,手里拿一本《多崎作巡礼之年》,背后的粉红色就像云朵一样,该有多好看”。
这种想法经常出现,但是真正去做,好像也就那一两次。


可能我就是一个没有执行力的人吧。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还要偷懒,这也是那么久了还没有提高的原因(羞愧)。


对了,铁轨两边的石子很干净,颜色也美,灰黄蓝,可以利用一下。



先写到这里啦,后面有发现了再继续更。赏一个耳光给执行力不够的自己,希望自己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