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
学生时代,宿舍哥们玩游戏,嘈的睡不着,就开始看电影,豆瓣top250的电影几乎看个遍。开始比较震撼的是 看完《美国往事》和《教父后》,原来电影还能拍得那样真实有意思。在所有电影用一直认为《阿甘正传》是心中的第一位《肖申克的救赎》是别人口中的第一位。原因跟自己的经历有关,从小就是别人口中的笨小孩,自己也感觉自己很笨,一道数学题爸爸给我讲了半天,结果邻居家的小孩听懂了,我还没有懂。就这样的笨人,后台成为不多几个考试高中的人,在高中的时候,用一些比较笨的方法,在学习成绩上超过了那些聪明的同学。所以看到《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他是多么的亲切和熟悉,后来的一段时间一直认为,专注的做一件事,即使不成功,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差。对于《肖申克的救赎》,因为阅历和认知的限制,感觉安迪这个人设离我太远,安迪是个银行家,我是个脑子不好使的一般人,有一种自卑印在脑海深处。整个电影的故事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很牛逼的人,虽然一时的被诬陷谋杀,进来监狱判了无期,但是牛人到底是牛人,在一次外派劳动时,通过给警备长做账,为大家赢得了啤酒,得到警长的认可,得到警长的关照,开始一路升级之路,最后因为从一个狱友口中的得到自己妻子被杀害的真实的情况,对典狱长的所作所为了如执掌,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通过自己多年来一直挖掘的通道,拿着典狱长的钱,逃出了监狱。整个主题好像时牛人即使一时受到挫折,最终还是会突破重围,回到正常的生活当中。实现财务自由。所以这是牛人的故事,跟我没有关系,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安迪的一般狱友。
工作这两年,内心的状态其实和瑞德的心理差不多,刚开始感到不适应,慢慢的开始习惯公司的节奏。由于毕业后做的不是自己上学所学的专业,开始真的是压力山大。有时候,有些事情和理想,有一点点的希望,不做会很遗憾,努力去实现,但是希望渺茫,希望是很珍贵的东西。在现实面前,个体像似监狱里的囚犯,为了生活,有些事情好像只能想一想,特别是有了房贷和家庭之后,工作都不敢换,每一个月都要有稳定的收入。个人的发展,职业兴趣都像是牢房外的自由,可望而不可及。但活着又缺不了希望,众生皆苦,没有希望,在慢慢人生长路上如何坚持。安迪坚持十多年,每日挖墙,不是对生的希望和对自由的渴望,那能坚持下来。现在发现《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都是讲一件事情,是讲你在当下做什么,阿甘因为执著和专一,就像那句 just do it. 安迪 在别人都看不到希望时,依然相信 i can do it somtimes. 在很多时候,给人希望或让人看到希望,时非常的重要。没有希望的指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琐碎,慢慢禁锢一个人的想象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