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文_对外汉语|| 中文基本语法项目40项(上)
收藏起来吧。外汉人必备。证书面试、志愿者面试必备。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 学习 汉语
定语、状语、补语
我的朋友学习汉语 他认真地学习汉语 他学得很好
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怎么去?
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
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
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区别:A还是B ?// A或者B
4.定语:1.的+ 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领属关系)
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
3.动词…的+名词:这是我买的书。/ 看电影的人很多
5.状语: 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们很认真地学习。
5.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
6.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7.动态助词“了”:动词+了(“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
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 (过去:动作已经完成)
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 (将来:动作1完成后会出现动作2)
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
8.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9.语气助词“了”(二):名词/ 形容词/ 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变化):
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10.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1.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11.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语气助词“了”(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
1.现在,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一年。(还要继续)
2.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 (不再继续)
12.动态助词“着”:动词+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1.外边下着雨,刮着风。 (动作的持续)
2.教室里的窗开着,门关着。 (状态的持续)
13.动态助词“过”:动词+过(表示过去的经历):
1.我去过日本,没有去过美国。
2.正反问:你去过北京没有?
14.表示动作的进行:“在、正、呢、在---呢、正(在)---呢、---着---呢”:
他在看书(呢)。/ 他正看书呢。/ 他看书呢。/ 外边(在/正)下着雨(呢)。
15.连动句(有两个以上的动词):
昨天他去书店买了一本书。(“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
16.兼语句:第一个动词是表示要求、命令的“请、让、叫”等:
A请/ 让/ 叫B+ 动词
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
17.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去”:
1.宾语是处所词语:动词+ 处所词语+ 来/ 去(“来、去”在最后)。
明天他回北京来。// 刚才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有两种形式:
* 表示完成:动词+ 来/ 去+ 事物词语。
昨天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 表示要求:动词+ 事物词语+ 来/ 去。
客人已经来了,你快倒茶来!
18.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上、下、进、出、回、过、起+ 来/去
1.宾语是处所词语,“来、去”也在最后。
他走回家去了。// 他站起身来
2.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一般有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了)一本书。// 他拿出(了)一本书来。
3.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了)。
4.表示要求:你拿出书来!
动词:懂、见、完、到、开、上、给、在、成
19.结果补语: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20.可能补语(表示能力或可能):动词+ 得/不+ 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
1.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 // 这个字我总是写不对
2.可能:他们明天回得来,我们明天回不来。
禁止:你病了,不能出去。/ 我知道这件事,但是不能说出来。
比较<
没办法:外边在下雨,我没有伞,出不去。/ 我知道,但是说不出来。
跟着易中文,探索跟对外汉语有关的一切。
小白老师入门外汉请点击:易中文小白入门 · 课程介绍
考证笔试/面试 请点击: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