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大陆诗人
或许一上来谈论马尔克斯作品,就年龄来说,是否稍显稚嫩,又或者让人觉得自大,有装模作样之嫌?用时下已经不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不喜勿喷,欢迎交流。


马尔克斯的书一共看过三本:《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过程都一样,第一遍粗度,第二遍慢读。第一遍接触的时候,恰逢高考结束,语文老师说我们这年龄没人能读懂他的书,偏不信邪,于是买书来看,用了两周时间粗粗完成,记住了一些《百年孤独》里面惊艳的句子,第一次知道魔幻现实主义文体如何,第二次再读大学生活眼看就要结束,这两本书在书架上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翻开再看,那被人称为惊艳的开头“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句话让我感到了时间的苍凉,上校的童年,现在,以及多年之后的未来,感觉到自己未老先衰青春不再。在无数次起义中,上校渐渐迷失了自己,赫利内勒多给他发来电报说马孔多在下雨。上校便放弃了未竟的事业,回家反复熔炼自己的金鱼,直至死去,乡愁存在每一个人心中,正如让我永远不能忘怀的来自电影《天堂电影院》中的一组镜头,服役归来的多多失去了伊莲娜,心灰意冷,老弗雷多也让他出去体验比电影还要苦的生活,他坐上火车,头伸出窗外,火车缓缓开动驶离家乡,除了伊莲娜,母亲妹妹还有姗姗来迟的老神父,都来送别。回到奥雷里亚诺上校,不知他拉起队伍离开家乡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当他得知马孔多在下雨,坚强如上校如多多,如你我,总会想起初次离开的场景,我们以为离开了家乡,当我们带上行李,已经把家乡提在手上。这片大陆上文明入驻不久,野蛮的力量尚未被驯服,这个家族百年的孤独就像一个失语者久久的梦呓,在一场暴风雨后,无迹可寻。
再说《霍乱时期的爱情》开头先来一句“爱情和霍乱一样。迅速扩散,持久蔓延;不能治愈,只能自愈”爱情是什么,真如苦杏仁味儿一样让人难以捉摸么?十几岁的我还不懂,说这句话并不意味着二十几岁的我就懂了,只说书里的两段爱情,常人之爱和非常之爱。两段边缘型爱情故事之间穿插夹杂了无数的露水相逢。有人说这里面有爱情所有的模样,我读了两遍,口头上赞许医生的爱,内心却依然为弗洛伦蒂诺深深动容,半个多世纪的坚持,等一个年少时的恋人,他有那么多的露水情人,然而在得知它跨越半个世纪的柔情后,就不再希望他在霍乱中死去,借用我朋友自创的句子来结尾:回忆是深情索吻的漂亮模样,却在遗忘之炉的焚火中,像燃过的玫瑰烬骸,轻轻一吹,便消散在记忆中无尽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