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 一块八毛买一杯咖啡

有时候我想,是不是某个城市所呈现出的状态就是跟它的经济状况有关,像我们常说朝鲜就像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是因为当下的经济能力决定了城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虽然文化背景下的城市风貌,人类种族,语言都有所不同,然而身处其中去生活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东西异样地熟悉。
突尼斯经济不发达,很多地方都还很朴素,漫步在突尼斯的几日,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时间旅行,很多场景和经历,都让我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家乡。
1

因为我天生的懒惰+男友对休闲度假的狂热喜爱,行程安排之初,就确定了这将是一个每天只做一件事情,只去一个地方,或者什么也不做,哪儿也不去的懒散之旅。
入住Lilia的房子之后,更加确信了这一点,甚至于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询问了一下家附近的菜市场在哪里。
旅行中做饭这件事情,是下厨爱好者,我本人,每每在旅行中最喜欢的部分。

特别是在Lilia的厨房里看到长得歪歪扭扭的深绿色辣椒,纯正鲜红的番茄,和个子小小,红到发紫的草莓,我几乎就能确认,这里的食材,一定是有机无公害无催熟的美味。不像德国超市里长的整整齐齐的胡萝卜,一模一样的番茄和甜椒,美则美已,吃起来总感觉像是注过水,滋味都打了20%的折扣。
靠近我们民宿的地方,就有个很大的露天市场,傍晚的黄昏里,正是市场最鲜活忙碌的时候,人们你挤着我我挤着你,熙熙攘攘,脚下生烟。

摊在地上大把的洋蓟,大蒜叶,和辣椒,一卡车一卡车的洋葱和土豆,带着干泥土的气息,放开车斗随你挑,红的绿的黄的香料,看一眼都尝得到的辛辣味。串了成百上千只的干辣椒串儿和干大蒜气势磅礴,肉铺里大方地摆出来的羊头,羊蹄,塑料盆里泡着的羊肠子。
青紫色的银鱼躺在塑料布上,在红色的黄色的灯光下闪着奇怪的色泽,熟的过了头的草莓在夕阳下软趴趴,每一个都声嘶力竭:“快买我回家吧!”

深褐色的,挂在枝条上的沙枣,一个个流出糖蜜来,吸引了飞虫围着嗡嗡转。
也有卖各种日用品的摊位,破旧的二手鞋子堆成一个小山,找了左脚,根本没有头绪去哪儿找右脚。
卖闹钟的摊子,一只闹钟永不疲倦地发出“滴滴滴滴,滴滴滴滴”的响声,好像我初中时代的噩梦。

塑料梳,一小包一小包的黑色头绳,印着艳丽老花的梳妆镜,飘在菜场入口处的红红绿绿的丝巾。
有卡车的,堆在卡车上,有商铺的,大门敞开着,满满当当的家把式毫无遮拦对你敞开,没有卡车和铺子的,随意地上放个筐,放个小桌,甚至铺一块塑料布,就此开张。
这里真像十几年前的我的家乡,像那种每逢三六九一次的大集,人声鼎沸,鸡鸭鱼肉,内衣毛巾,蟑螂老鼠药,现做炸面食,无所不有,异常热闹。

也很像再小一点儿的时候,我家附近的菜场一条街,每逢下午下班时刻,阿姨们骑着自行车路过这里为晚饭准备食材,有早已熟识的摊贩连连招呼。
也有乡下阿婆自己担着两个筐,腼腆地坐在路边,一看就是很偶尔才来一次,被问到的时候,总是讲:“我自己种的,吃不完,就来卖一下。”筐子里的可能是一把小葱,十几个长的歪歪扭扭的辣椒,三四个茄子。

我妈妈总会买那个阿婆的东西,因为她讲,她的菜是旱地里长出来的,最有滋味
突尼斯这里的蔬菜何尝不是一样,土扑扑的样子,歪歪扭扭各具特色的长相,因为没有膨大剂而显得发育不良的个头,因为没有催熟剂而格外深沉的颜色,在夏日傍晚里热烈的夕阳里闪着光。

唯一不同寻常的是,这里的人几乎不怎么叫卖,大家也不太高声说话,文文静静的,所有摊主都似那个妈妈口中文静害羞的阿婆,蹲坐在自己的蔬菜瓜果背后,来了客人也只是点头示意,只有那个闹钟停不下的嘈杂仿佛可以传千里。
每当要结账的时候,我得跟摊主手舞足蹈地比划才搞得懂是多少钱,翻出书包口袋里一大把硬币。低着头挨个翻看到底是几文,大叔看着我这个手忙脚乱的样子,一边笑一边耐心地等。
后来干脆不管啦,手掌向上摊开一把钱:你自己取好了!
他们取好了,也会摊在手心里指着告诉我,这个是一块钱,这个是三毛钱。等我点点头说好,才会把钱拿走。

想到Lilia跟我们说,你随便去买好啦,这附近的邻居不要太诚实,他们对游客很善良。
选了些辣椒番茄洋葱,还有手掌大的无籽茭瓜,割了一块牛肉,还挑了一盒鲜艳的草莓。手里沉甸甸的重量提醒着我今天可以吃个丰盛的晚餐。
一边走一边算计,蔬菜花了一块三,草莓花了六块钱。
离开市场之前驻足在沙枣摊子前面考虑良久,那一大把一大把被扎起来的沙枣挂在半空中好像门帘,犹豫着可不可以买一小根,不会讲英文的摊主站起来用手比划着跟我们说,你尝一尝吧。
剥开一颗放进嘴里,瞬间嘴里溢满了成熟瓜果经过晾晒之后,时间沉淀的甜。
选了一根带走,一路走一路把沙枣核吐到旁边泥地上,像个吃着糖葫芦走在放学路上的小学生。
2
在这个不允许喝酒的国家里,作为替代,街上会有很多咖啡吧,老城麦地那里的咖啡馆都是比较洋气的,有很多年轻人。男孩女孩儿都坐在突尼斯花毯装饰的露台上,小饮一杯咖啡或茶。

走到麦地那的边缘,老城区里最道地的老式住宅区,这里的咖啡吧是另外一种光景。
我戏称之为“男人咖啡馆”,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经我观察,只有男人才会坐在那边喝咖啡,大白天的任意什么时刻,路过的时候观望一下,从未见有女性出入。

这里应该是男人们交友和休闲的场所,端一杯粗糙的本地咖啡,跟邻居们攀谈一番近况,而这样的社交,在本地文化里,应该是不会有女性参加的。
一杯意式浓缩只要2块钱人民币不到,装在小小的瓷杯里,在烟熏火燎黑洞洞的房间,作为这里的唯一一个正在点单的,穿着“暴露”的年轻女性,接受着小白帽大胡子的叔叔们,对我投来隐蔽安静的目光。
在上海,去过很多很好的咖啡馆,那些精美的,散发着镜面光泽的咖啡机保养得当,每做一杯咖啡,主人都要细心地拿软布擦拭滴落的水渍。空气中温柔的咖啡香让人精神舒缓,柔和的贵气。

这里不是,这里的咖啡是粗糙的,工业风的。硕大的咖啡机像个怪物盘踞在柜台里面,咖啡机边缘磕出来的咖啡碎片粉末散落一地,废弃的咖啡渣冒着蒸汽被随便甩在一个大桶里,并无烘豆机的这里,空气中也弥漫着火烧咖啡豆一样的刷啦啦的烟。

突尼斯叔伯们也隐藏在这烟里,分不清是烘烤咖啡豆烟尘还是他们嘴里吐出的水烟,他们坐在那背后,默不作声,你若是望过去,他们也不会避开望着你的眼神。
我联想到很多欠发达地区会从发达地区进口报废汽车的事情,说不定这里的咖啡机也是这样进口而来。可能是法国哪个老咖啡馆淘汰了的机器,辗转卖到这里,又兢兢业业工作十几个春秋。

突尼斯饮料店里卖草莓奶昔的小哥,给我多加了糖,递给我的时候说,给你的,是双倍甜。他应该是很得意这一举动,却根本想不到地球这一端的时髦女孩们,点饮料都要三分或无糖。
“最甜的女孩要喝最甜的果汁”,也不忍心拒绝,摆出笑脸接过来,毕竟这一杯糖,其实是小哥的美意。

却意外地好喝,它让我想起小学的时候门口小卖部卖的一种叫“草莓酱”的自制雪糕,旱地小草莓打碎之后的鲜,加很多白砂糖的甜,咬一口,带着草莓籽沙粒般的口感,很朴素,细微的味道要细细地用牙齿和舌头抿开慢慢品尝。虽然甜的过分,却让人忍不住觉得喜欢,幸福感应该就是夏日炎炎里喝一杯满糖的饮料,唇齿黏腻。
在这里闲逛,我常常都会觉得自己回到了零几年那个时候的我的老家。楼下卖凉皮的,卖发面饼,葱油饼,焖子和炸鸡架的,跟卖菜的摊子们挤在一起,路上随处可见的大葱叶子和洋葱皮,未经打扫的样子,浓浓的烟火气。
买上一个大葱卷饼,刷一层厚厚的甜咸酱,再拎一兜塑料袋散啤,一路吃吃喝喝回家去。

最后两天从哈马马特回突尼斯城,换了一间靠近机场的民宿,出门在附近市场探索的时候,也发现了像样的当地小吃摊。同样烟熏火燎的炉子,做饼的女人双手翻飞,旋出一片一片大饼,热气腾腾的饼皮子摊上Mechouia,碾碎的白煮蛋和辣椒酱,再根据个人喜好加入其它配料,就是突尼斯版本的大葱卷饼了。

一手拎着法棍鸡蛋西红柿,一手握着卷饼一口一口地吃。走到半路吃完了,犹豫再三,折返回去再买一份。
“今晚不吃饭啦!”

这样的话,我曾也常对我妈说,一放学,学校门口卖的小吃吃一路,到家已经饱了肚子。
这里的一切都很像回忆中的家乡,半面胶东小城和半面滨海渔村的结合,虽然这里的人长的不一样,语言也不一样,然而那感觉和气氛是一样的。
突尼斯叔伯们坐在咖啡厅里望着我的目光,跟当年坐在村头放下扁担在休息,看着我的阿伯是一样的。


小卖部里的玻璃展示柜,隐藏在山一样高且丰富货品背后的店主,插满了花花绿绿棒棒糖,和奇怪的几毛钱一包的小零食,跟我小学时最喜欢去的学校商店是一样的。
湛蓝的天,炙热的阳光,每逢傍晚就吹起的凉风和稀稀拉拉收掉摊子的作息,跟我那八点公交就停运的家乡也是一样的。
不由自主地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晚上八点钟吃好饭收拾好便躺进被子里舒展脚底板的样子,跟那个写完作业就乖乖去睡觉的小学生我,也是一样的。
这里就是国内十几年前的小县城,这一趟行程,不仅仅是空间地点的变化,也仿佛真是时间旅行,像一种魔幻的力量在作用,总觉得自己在这里,变得又天真了一些。
夏日午睡起来,而我依然是小孩。
拿着爷爷给我的两块钱去小卖部买糖。
(未完待续)
突尼斯系列一:落地突尼斯,接待我的女房东
突尼斯系列三:学做突尼斯美食Mechouia

-
喜欢我的你的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7-30 12:36:09
-
气过我隆冬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22 18:49:06
-
YFF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21 18:11:26
-
苏卡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21 14:56:15
-
噜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13 19:37:51
-
Desperad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12 16:45:30
-
三餐有汤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11 10:03:18
-
摘星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10 16:02:05
-
Molly_ho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09 14:46:23
-
同温层轰炸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09 13:25:09
-
菠萝快车手 转发了这篇日记
越南街头一杯咖啡加一杯冰茶只要四块五人民币,当地人塑料凳一坐就是一个下午。那时候我就意识到,国内要花四十五块买的惬意悠哉,这里满地都是。
2018-06-09 13:05:14 -
多吃深绿色蔬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09 09:59:49
-
喵喵咪嘢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06 10:47:41
-
N.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05 10:58:54
-
刚被叫去走戏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04 19:47:07
-
没有过不去的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04 15:13:25
-
悦己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04 14:49:25
-
荀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02 17:52:30
-
moooo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07:54:13
-
孔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29 14:12:13
-
周枳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27 23:11:46
-
金团团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27 11: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