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大老板那样的人
我的(前)大老板是一个具个性的人。
直到今天,我都这么觉得。
原因就是。。。他又在family 度假的时候见缝插针干活,干他认为不重要的活(帮我们的文章写rebuttal)。在乡下度假木有网络,他打电话给我让我帮忙下paper。
我被大老板震惊了。。。
其实不是第一次震惊了,之前就被他惊人的工作强度震撼过好几次。
他可以从早连轴转到晚,运动晚餐后,继续工作到10点。睡觉质量巨高,据说每天睡8~9个小时。
这种工作强度,只是震惊我的一个点之一。
另一个点是他“跨领域”的工作能力。大老板放豪言说,余下的科研生命全部奉献给cancer research,我们的paper他只是打一打酱油、帮一帮忙。话虽如此,manuscript还是他来写(呵呵,我的前小老板,通讯作者,和前小小老板,一作,就是这么不会写的人),rebuttal也是他执刀。
大老板速度太快了!!!只要他move到这个事情上,一般一天有初稿,一周可以投回去。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完全不同的语境,大老板玩的一手好文章。我真的是对他驾驭文字的能力五体投地。
他可以迅速的做出argument,连带格式,所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一步到位。需要什么新的input,他会当下打电话跟你沟通,或者在manuscript中留下gap,为后面新的input留位置。
大老板做这些事情的速度,好像是一个不带感情色彩的学术机器人(完全没有贬义),利刀斩乱麻,一件事情完成,还有后续的事情等着他。
-------
来到米国差一个星期两个月,看到更多的科研人,也慢慢体会出不同PI run lab和做课题的不同。不得不说,在创新和独立性上,我的前大老板的确是独树一帜。从不循规蹈矩,总想独辟蹊径,他做的东西也许不是最popular的,却是最有趣,有些时候甚至是最精巧的,通过他,我似乎窥伺到了什么是科学的美。我想,大老板的这个风格为他在学术界的地位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是为什么他在这个圈子里木有CNS的文章,却享有极高的reputation,拿到大老板的推荐信,基本不愁找下家。
现老板是一个精明的犹太人,对实验室基本是“无为而治”的思路:我负责拿钱,我带人进入实验室,你们大家来共同创造这个实验室。目前观察他的研究风格,比较接近“跟风式”的研究。我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有人开疆拓土,有人深耕细作。犹太老板并不会像“匠人”一样深耕,他更像是希望吃到第一批肉的人,站在风口跟着飞一飞,然后迅速寻找下一个风口。他有他的野心,但是他更看重自己实际可以做出什么东西。
我想,经历不同风格的老板,我会学到更多。
比如,现在我就急切的希望从各个层面提升自己的英语表达沟通能力:邮件往来,sell idea,描述 idea,向别人推销自己,让自己做课题的热情感染到观众(if there is any观众)。
由于前老板在paper上各种亲力亲为,跟着他基本不太可能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前大老板也许认为,做科研的talent是天生的吧,you either have it or not。这也是为什么他把我前小老板和前小小老板”惯坏“了的原因。他什么都做,其余人自然乐的清闲,每天只需要push push别人。
现老板则是各种给你平台、给你资源,但是如何利用平台、调用资源就是你自己能力的问题了。现老板相信方法论,会在实验室聊天平台中发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主动用twitter,对学术资源很敏锐。
现老板更像是一个连接者,调配资源,而前大老板更像是闪闪发光的hub,一个海上霸主,什么东西都要围着他转。
----------
期待自己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可以越来越接近大老板。
在不同的语境中自由穿梭,字里行间就可以透露出一个人的杀伐决断。
从腠理到肌肤:
撰写学术论文、工作沟通邮件、日常学术吹水、生活英语表达。
minimalist,不买主义(我为环保做一件小事),时间比钱价值高,be more organized (知乎上之前有一个关于高效率生活的回答,大意就是,在不需要的事情上减少花费的时间,具体到我身上,大概就是少刷社交网络,少网购少比价(干过比价30min只为便宜2刀的事情),当即就干不刷帖子混时间。虽然我刚才为了找这个答案,又刷了10min知乎的样子。。。
live a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