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小卖部的故事
查看话题 >神秘小屋
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和高端游戏机的时代,神秘小屋或许是一代南村小朋友的回忆了。
神秘小屋起初也不是个屋子,而是一对外地老夫妻在南村34号楼下用三轮车支起的移动小摊,小摊上摆着各色玩具文具卡片之类,总结一句:什么流行卖什么。最初还买一些染成红色绿色的无花果丝儿,酸甜口,后来他们认为这玩意儿可能对孩子身体不好便停止了销售。5角一包,这味道依旧停留在很多小朋友的记忆之中。
南村(现为南丹小区)位于徐家汇地区虹桥路和宜山路路口的西南角,东北角是北村(现已拆迁),西北角靠近包括宜山北路部分沿路居民楼(现已拆迁)及大德里(四合院式居民小区,现存)。除南村有神秘小屋等摊位外,其余附近小区有卖烟酒零食的小店,但无南村内与神秘小屋旗鼓相当受小朋友们欢迎的摊贩。所以可以说,南村的小摊集团承载了整个南北村及周边甚至南至柿子湾小区,整个徐家汇地区孩子们的童年回忆。
神秘小屋坐落于南村34号一楼,起初夫妻在门口摆摊,一到下课时间,附近中小学下课时间孩子们蜂拥而至,门庭若市,颇有一番近几年网红店的味道。大家主动排好队依次选购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笑嘻嘻离开。后来因为上海的夏天常常出现强对流天气,夫妻俩合计着把摊收进家里,将后门的天井搭起来,便成了一间小屋子,隔着一堵墙是小区的泵房,常年嗡嗡作响,神秘小屋的称号就是在那时在小朋友之间口口流传出来的。
至于神秘小屋里面的商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男孩们的喜欢的迷你赛车,BB弹枪,火力少年王悠悠球,战斗王陀螺等。女孩们喜欢的芭比娃娃模型,假水晶戒指项链,五颜六色的头绳橡皮筋。包括平时学习用的练习簿,各类笔,橡皮,修正液,尺子。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甚至有一段时间,神秘小屋得知附近孩子考试需要用到2B铅笔,专门削了一批,笔尖粗细刚好覆盖识别区。可以说,神秘小屋是南村小店中最有人情味的一家了。
神秘小屋的男主人是安徽人,女主人是苏北人,育有一大一小两个女儿。两个女儿很争气,读书非常优秀,老夫妻俩辛苦了半辈子,终于养出了两条凤凰。记忆当中,大女儿很早就离家读大学了,小女儿在家,长我好几岁,平时极其文静,有生意时帮忙照顾生意介绍新品,没有生意时便坐在店门口的书桌前戴着副金丝边眼镜安安静静学习,本子上写着我看不懂的外语(后了解下来为希伯来文)。老夫妻很和气,你去神秘小屋无论买不买都会邀你进去,顺便问问最近流行什么,不出一周,当季最流行的玩具便会被摆上最显眼的柜子上。记得那时候网球王子刚刚在上海电视台播放,三天后,网球王子的周边产品就开始在店内售卖了,老板娘学着孩子们的语气说:网王的笔记本和挂件在墙上,下周会进一些青学汗衫,你们要龙马的还是国光的?孩子们自然是激动万分,于是小女儿拿起了本子记下孩子们的尺码。下一周,第一批穿上青学汗衫的孩子便成为了大家万众瞩目的焦点。
我们家属于苏北原生家庭,千禧年前南村大多数住的都是苏北人,所以苏北话便成了小区内的通用方言,老板娘和我们家关系不错,所以神秘小屋也是我有事没事去光顾的地方。幼儿园时,我妈骑车接我放学回家偶尔会买串棉花糖给我吃,路过神秘小屋,老板和老爸娘趁着小学还没放学的空闲时间偶尔会逗逗我。老板俯下身子,弯着腰笑眯眯的和我说:你看,你把你的棉花糖给我吃一口,我就送你希望号(铁胆火车侠)。我冥思苦想了半天,禁不住诱惑,把吃了半串的棉花糖举起来给他说:呐!你只能吃一小块!老板装模作样隔着空气舔了一下,说:你看,你不能嫌我脏,我吃完了你也要吃一口。我一听,怎么都吃不下了,又想要希望号,一着急,哇得哭了出来。老夫妻俩和我妈笑开了花,老板从架子上取下希望号,说:男孩子不可以哭,这个送你!我拿起玩具就往小书包里一放:说话算数!于是大家又乐呵了起来。后来希望号坏了,我妈又陆续给我买了希望之光号和狙击手号,凭着这些当年最流行的的玩具,我也成了幼儿园一霸,中午玩玩具的时间,我便拿出来给小朋友:都给你们玩!
南村还有另外几家小店(摊),能够与神秘小屋在业务上抗衡的只有独眼龙了,独眼龙是比神秘小屋更老的一对夫妻,带着不务正业的儿子也摆小摊,只是独眼龙家的规模和产品质量远不及神秘小屋,更多的是卖一些三无食品和辣条云云,价格相对神秘小屋低廉,生意也不错。余下就剩下瘸子家的摊了,瘸子摊主的女儿,常常开着残疾车到处又玩,摊主是比独眼龙更年长的老夫妻,由于身体原因,在我有童年记忆后的不久,小摊便扑街歇菜了。后来商品甩卖的时候我跑去瘸子家买了花了10块钱买下了两把黄河(远低于市场价),凭这对双枪又成了小区枪战一霸,这个放到下次再讲吧!
神秘小屋最有特色的商品估计就是大礼包了,所谓的大礼包大概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福袋,老板买了各色花花绿绿的卡通袋子,把各类好玩的玩具和卡片装里面,当然这也要看运气。运气好的,袋子里装了价值2元的神奇宝贝卡片,拆开卡片竟是一张正版超梦(哪怕放在现在,收藏价值也不小)。运气一般的,装了些二战兵人和子弹铅笔芯。而运气差的,里面竟然装着女孩子用的发夹和头绳。不过大包3元小包2元,低廉的价格也成了孩子们童年时接近赌博的乐趣。只是每次装福袋的时候,老板总是躲在内室里,不让我们看,现在想想,确实非常有意思。
神秘小屋全年午休,夏天会卖一拍就凉的冰袋,冬天会卖一拍就烫的暖袋,上课偶尔会买一袋暖暖。而到了过年,还买各类小鞭炮,烟花。我自小怕响,所以只敢买些小摔炮自己玩。而小区里人高马大的小朋友常常以此欺负我,把擦炮丢在我脚下,吓得我哭着乱跳,这时候我便跑去神秘小屋,老板一把护着我,朝着那帮恶霸说:你们以后别来我这里买了!小朋友吐着鬼脸一窝蜂就散了,老板说:你看,我这有新的摔炮,摔出来的光的红色的,你看!随后从盒子中随手拿出一支丢出了窗外。我记得那天从神秘小屋前门出去的时候还挂着黏糊糊的泪痕,手上攥着一盒印着黑猫警长的摔炮。
每周六是神秘小屋进货的日子,老板骑摩托车去城隍庙进货,回来的时候摩托车前后都是黑色的蛇皮袋,里面装着周边孩子们的梦想。夏天时,老板一大包一大包佝偻把袋子背进屋,袋大,门小,只得拆开袋子把里面的商品拿出一部分才能进屋。老板一袋一袋背,老板娘一袋一袋在里面接,小女儿则把商品分门别类摆上,一家人忙乎着却不乱。有一年夏天上海特别热,老板便买了台空调,自己慢慢琢磨着把空调给装了起来。神秘小屋的门内多了层塑料帘子,门仅在每天晚上打样的时候才关上。老板遇见我去买子弹铅笔芯,得意的说:你看,我们家这台空调是我自己装的。我:墙上这洞找物业打的么?老板:嘿!我自己凿的!这才想起小时候我家窗户上那排栏杆也是我妈请老板帮忙装的,怕我哪天爬窗户跌落下去。
神秘小屋不仅经营小生意,空闲下来的时候,还会帮孩子们修修坏掉的玩具,记得那年我的胜利冲锋车轱辘弄坏了,准备用零花钱再去买一台,老板得知,便喊我把车子拿去修,他端起车子看了看,拿出老虎钳截下一段不用的铁丝,几下就让车子跑起来了。临走之前叮嘱:零花钱要用在有用的地方,车子能跑就行,可别浪费钱!
有一天放学,我看见神秘小屋门口来了辆警车,脸上满是抓痕的老板和头上起了个大包的独眼龙儿子被警察拷进了警车,不远处是独眼龙家被打翻的三轮车。之后一周,独眼龙和神秘小屋两家都没开业,小朋友们放学只得翻过天桥去对面的乐山新村小店买东西。后来得知是独眼龙家卖小零食,孩子们随手丢下的垃圾袋被风到了神秘小屋门口,老板娘一边清理一边埋怨独眼龙家卖的零食是三无产品孩子吃了不好,被独眼龙听见了,他家儿子气不过便朝着老板娘骂,于是两家人从口角演变成斗殴。再后来,独眼龙把摊位摆去了更远处,两家人井水不犯河水。偶尔也会听见独眼龙老太说神秘小屋家东西不好,也不曾听见神秘小屋家说过其他家的不是。
等到我上了高中,智能手机开始兴起,小朋友们手里的零花钱也多了,更多的时候大家愿意在家里玩电脑和游戏机,买游戏点卡和游戏光盘,那些子弹枪陀螺迷你赛车也渐渐淡出了生活,女孩子们不再去买头绳发卡小挂件,而是把钱花在了拍大头贴和化妆品上。前几年过年,小我十几岁的侄子来我家拜年,斜在我的电脑椅上玩手机游戏,我问他:咋不去楼下放鞭炮玩。答曰:谁还玩这小儿科的东西呀?我一时说不出话。南村小摊没落的前兆开始了,之后偶有几次路过神秘小屋,看见老板在门口自己种的枇杷树前一个人抽烟,便上前打招呼。老板看着树上未成熟的果子说:科技发达了,生意不好做咯!
几年以后,我读完大学,小区搞大整治,拆光了所有违建,神秘小屋前的小花园被改造成了老人健身区,摆上了新式的器材。神秘小屋家的天井幸免没被拆除,但门被封了。大概是老板和物业搞好了关系,天井变成自家的小屋。神秘小屋自此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营业。独眼龙家的三轮车也被倒着摆在了他家楼门口,老太每天接送孙女上下学,天气好的时候便和小区其他老太太坐在阳光之家扯皮。瘸子家老头老太也很少出门,掐指一算,得有耄耋之年了吧。
前些天,下班回家上楼时听见家里有笑呵呵的声音,走上楼梯,看见门口站着个微微驼背的秃顶男人,我一看,这不是神秘小屋老板么!门没关,我问:你咋不进去坐坐呢?老板脸一板,装作生气的样子说:你看,人长那么大,大伯都不叫了,你又没请我进去。我才意识到自己没喊人,于是赶紧道歉请他去我屋里坐坐,老板摇了摇头:身上都是灰,进去不好。我看见地上摆了鸡蛋和活鸡,都是放在藤条编的篮子里的。老板娘坐在我家椅子上和我妈唠嗑,看见我说:哟!这么大了,小时候可记得你总是哭呐!我见老板不肯进屋,便拿出烟和老板在楼道里一人点了一根。老板深吸一口,看着楼道里的声控灯说:这辈子总算是可以享清福了。
等他们走了,我妈和我说他们一家把小区的房子卖了,老夫妻用这些年攒下的钱在浦江镇买了套大房子,今天送了些鸡蛋和鸡跟我们道别。两个女儿很有出息,都考上了上海的一流大学,大女儿嫁了人。
从此,南村再无神秘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