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こう、満開の場所へ。我们一路北上,追逐着樱花浪漫

序言
从一开始就没有邀你来看东京或者京都的樱花,
很想让你看到樱花纷飞的样子,
很想让你明白那份别处没有的美好,
但又不想你只能看到拥挤的人群,
唯独感受不到那份浪漫的情愫,
于是,邀你一路北上,追逐着樱花浪漫的光阴。
行 程 安 排
4/21 东京都 -浅草寺-天空树
4/22 神奈川县-镰仓-横滨
4/23 东京都 - 东京塔-台场
4/24 秋田县-角馆
4/25 秋田县-田泽湖
4/26 青森县-弘前
4/27 北海道-函馆
4/28 青森县-浅虫水族馆
4/29 东京都-银座购物
4/30 东京都-池袋购物
第一话 雨中角馆,樱花沾伞
24日清晨,因为买了很早的车票,我们早早就得起来,赶去上野赶去角馆的新干线。虽然23日已经把行程改的十分悠闲的东京漫游了,但是我们也意识到只要外出,就没有回家早的,也没有少走路的。带着倦意地我们坐上了去角馆的新干线,这趟车是由红和绿两趟车连结而成,红的是去秋田,绿的是去青森,一起行驶到岩手县的盛冈时车身会分离,一边向左,一边继续向上。
最先要去的是角馆,去年独自一人去了,一直说“那里有日本最美的垂樱”,所以今年又拉着EVEN去了。我们进站吃随便买了一些早点吃了,一上路便睡着了。新干线路过宫城,福岛,岩手,睁眼见到窗外粉色一路闪过,不觉得兴奋地睁开眼就盯着外头看,年年看樱花的,比人家第一次来看还要兴奋的样子。以至于后来后悔没有在盛冈住宿,可以看看岩手县的樱花。

在盛冈列车分为两辆,红色的列车一路拉着我们向着秋田前行,经过了田泽湖附近时,还能看到外面山路上积着雪,就这个气温,田泽湖的樱花是怎么也不会开的了,倒是外面透着一阵阵凉意。
我们似从春天穿回了冬天。
到了角馆,外面下着大雨,虽然我们都备了伞,可是雨还是令人觉得不能尽兴。直接拉着行李箱去了观光案内所,把行李寄存一下,一件一天500日币,到下午5点为止。除了人工的寄存,也有寄存箱,这是上次来时我就知道的,这次没有定角馆的住宿,先把行李存了,离开的时候取了就好。

寄好行李,打起伞走进大雨中,那雨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
很多旅人也和我们一样,打着伞向着武家旧宅的街道走去。
行了几步看到正在开的垂樱,又好像穿过了冬天来到了春天。
雨落在伞上,花落在屋檐上。
尽管天意总是未尽人意,但是这份未尽的美也让人想要驻足一时。





从雨中路过了武家旧宅的街道,在桧木内川的堤上走着。
雨时大时小,看到中学生模样的男生们在雨中奔跑玩乐着,没有雨衣也没有打伞,全身都打得湿透,短发也都贴着脸,却还是笑着奔跑着。
真正的青春或许就是这样,不论风雨春秋,尽情的欢乐足亦。





街宅那边的垂樱虽然没有去年开得好,堤上的染井吉野却要比去年来时开得更多。倒也不是走得累了,只是雨里再走也走不了多远,便决定找家店吃饭。
角馆的乌冬面甚是有名,随便拉开了一家挂着经营的牌子。
是普通人家自己经营的馆子,客人们都坐在和室厅里,落地窗可以看见外面的小院,雨珠也打了不少在玻璃窗上。
没有思索太多便点了乌冬,哪料到乌冬面尽然已经没有了,只好换成了荞麦面,天布罗的荞麦面和樱花季独有的樱花荞麦面,在外头大雨淅沥毫无暖意的日子,最后还点了两个当地大豆做的冰激凌。


秋田除了乌冬面,更是少不了秋田犬的登场。
主人只是立个牌子让大家随意照相,看着它萌萌的样子,肯定不少人都产生了要养一只的想法。

旅行或许就是一件顺着天意而行的事,不管看多少攻略,做多少计划,还有天意在那里。不能控制的天气,不能预料的事情总是会发生。

第二话 田泽湖畔,唯温泉暖
除了雨,电车的时候也让我们早早回到车站取了行李,等着去田泽湖的新干线。在这样的天气里,旅馆或许是我们唯一的救赎了。
榻榻米,温泉,晚餐,田泽湖的气温还低得吓人,除了旅馆门前的樱花树有那么星星点点的花蕾以外,整个湖岸都是静悄悄的,没有一点春色。这个日本第一深的湖的春天,来得有点晚。









两个人在屋里,看着电视等着晚餐。
晚饭是单间的,我们两个人围着沙坑,还是觉得特别的冷。
吃过一半后才觉得有些暖。
饭饱之后,睡觉之前的最大乐趣当然是温泉了。
不把已经冻成冰的手和脚都泡得暖暖的要怎么样才能入睡。
房间里开着暖气,还要再加个小的电暖器,才觉得屋里有些暖意。

第二天一早大雨还在下着,到了8点多钟终于停了。
天并没有放晴,依然阴着,我们走出旅馆,在湖边深呼吸。
还带着寒意的田泽湖,没有一点声音。
不知这雨还会不会下,我们还是决定出门走走。


田泽湖有个关于一位女子的传说,这位女子叫辰子,她的像就立在湖边。
传说云,辰子姑娘想要长生不老,永葆青春,就日夜祈求菩萨,有一日得到了天启,喝下某处山泉便可如偿所愿。于是,辰子瞒着家人溜出了门,找到了那所山泉,喝下了一口,突然觉得干渴至极,以至于将泉水都喝干了。辰子虽然如愿不老不死,却化身成为了龙神,沉于田泽湖底。又传男鹿半岛的八郎湖的湖主八郎太郎是辰子的恋人,每年冬天来与辰子相会,故此田泽湖的冬天便住着两位龙神,也因此田泽湖成了冬日里不会结冰的湖。


田泽湖的观光巴士会在辰子像的这个车站停留20分钟,让游客可以下来拍照。我们却直接付钱下车了,司机问我们怎么回去,我说:到时候再想办法。
等游客们来了又去了,我们拍了会照,就在湖边的小店里吃东西。
EVEN点了乌冬面,我点了关东煮,老板娘的饭团做的很好吃。
看了一下时间,接下来的一趟车要等2个小时以后,我们还有余时,就说去附近的公园逛逛。一边走着,一边大雨倾盆而来,我们打着伞,看到路边的冰雪还未化去,傻傻地往山上公园走去。
一路向上的大坡道,雨实在太大,只好躲在小木屋檐下避了会雨。
山上只有鸟的叫声,感觉不到人烟。
走了不到半山,雨也丝毫不见小,决定放弃下山离去,
下山之时却遇一辆出租车拉着客人上山,
我们还没有走到出口,他们也从山上下来了。
大雨并没有坏了兴致,倒像是一场奇遇记。
在山下的物产店买点吃食,也顺便避了会雨。
走回巴士站的路上雨小了,路边溪滩上开了许多白色的像马蹄莲一样的花。
没有拍照,只是把记忆留在彼此的脑中和眼中,
这奇妙的一路,坐上回去的巴士时终于结束了。
回到旅馆直接约了第三天早晨的出租车,
我们还有樱花烂漫的春光要去看。
第三章 弘前城外,落樱如雪

以前听一位年轻时喜欢的前辈,她说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总是下了班就带上行李,坐上卧铺列车,等天亮了就能看到列车外的美丽风景。问她见过最美的樱花是哪里的?她说弘前城。东北的樱花开的快,散的也快,第一天满开,第二天便已经是一池红粉落樱了。尽管看过了东京的花开花落,也依然不想错过那个“最美”。


旅行最有趣的地方,或许就是无论你怎么计划,也总有未知等着你,能给出的最多都只是建议,一路走来是否会顺利,我也不知道。谁会想到,青森比秋田的樱花先开先谢了,而田泽湖冷的还要足足一个星期才开始开呢。

青森弘前城的樱花是最美的樱花,如今已经不只是日本人才知道的事情了。东北旅行的大量宣传,弘前的樱花已经成了世界的东西了吧。
在新青森就有许多人直接转车去了弘前,寄存箱都被寄得满满的。
因为找不到可以寄行李的地方,就决定先去酒店把行李寄了再出发,虽然晚点,可是反正都要看了夜樱再回来,晚点就晚点吧。

从青森出发到弘前,找了有座位的车子,反正快车和慢车只差5分钟时间。
弘前车站到弘前城的临时巴士排着长长的队伍。
我们还是选择了步行20多分钟,去年秋天自己来时坐的是夜巴,到达时还是清晨,公园里只有些晨跑的人。



赏樱从来都不是到了城里才开始的,
城外的樱花,城沟的漂浮的花瓣,
弘前城的樱花落下,盖住了城沟里的整个水面时,有“绒毯”一称,也是人们喜爱弘前樱花的原因之一。




弘前城是日本现存的12座国宝城之一。
和松本城或者姬路城相比,它实在不是什么大城,虽然人多,上去倒也不是那么艰难。
上到城顶,才能够感受到这里到底有多少樱花正开着。
望到远处已经看不见尽头,只觉得樱花已经盖了整个城市。

沿着池边的樱花道漫步,日头渐渐西移,灯也渐渐显得亮眼了。
樱花祭摆出来的摊子也渐渐热闹起来,
下了班放了学来赏夜樱的人,喝上酒,玩了游戏,
即使每一年樱花季都在重复相同的事,也不会令人乏味吧。
何况每一年一同赏花一同喝酒的也未必都是一样的人。




为了拍夜樱的人们已经挤满了桥上,占不到好位置的只能边走边拍几张。
一年只能拍这么一回,的确是不能谦让。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来青森,却仍然希望在这里呆得更久一些。
觉得应该还要走得更慢,看得更细一点。
两个人拼命跑着赶上的电车,却是挤得不成样子。
走了一天之后,还要在这电车上站上一个小时。
总觉得并没有走把行程排的很紧,却还是出门挺早,回来的很晚似的。

第四话 函馆夕阳,就此别过



因为已经到了青森,所以做了一个很贪心的行程。
在青森的第二天,我们坐着新干线去了函馆。
穿过那条140米深的海底隧道,离开了日本本岛,到了北海道。
从新函馆北斗转直达函馆的电车,我们在五祾郭下车,步行去了公园。
虽然又是20多分钟的路程,只是比起各种转车,我们进超市买了一大袋吃的,一边吃一边步行而去。
反正这里是乡下,不似东京一样需要在意别人的眼神了。
大街上本来就没有多少人来往。


开满樱花的五祾郭公园大约还要等一个星期吧。
整个公园成五星状,当樱花满开的时候,随便找公园的一个角落坐下,一定都非常美吧。

从展望塔上可以看到整个五星状的公园,正中间的那个就是旧时箱馆的奉行所,满园粉色的日子真是教人期待呢。




到了函馆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路面电车了。
北海道函馆是一个已经发展成熟的旅游城市了,在这里西瓜卡可以随便使用,而在青森时,我只能天天买好车票才能去坐车。
看来除了广岛,以路面电车为交通,自成一道风景的地方函馆也算一个了。
电车一路直行,到了十字街会一分为二,分别去向岛的左右两边。

因为要回青森的关系,就没有打算在函馆看夜景。
去了函馆公园,几乎没有什么游人。
儿童乐园倒是有些热闹的感觉。
登上公园的高处,一眼望去,意外地可以看到立待岬那一面的海岸线。

有些照片拍时怎么也不觉得好看,取出来再看时,倒还觉得不错了。



从函馆公园往十字街方向走,看过坂本龙马的像继续向另一面的海岸线走去。
不用多久就可以到了红砖仓库。
所有的港口城市似乎都有红砖仓库,或大或小。
横滨的红砖仓库,函馆的,就连敦贺那个小小的港口也有两个不大的红砖仓库。
所有的红砖仓库都被利用起来,变成景点,里面有着商店和餐厅。









函馆的红砖仓库可以算是应有尽有了。
来这边扫货的大家也能满足一番吧。
沿着海边走15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函馆车站。
正值日落时分,被夕阳吸引着,在岸边停下了好几次。
初春的北海道还是很冷,海风吹着,手也冻得慌了。


离开函馆之前,觉得不吃一下刺身就走有点过意不去。
找了一家馆子吃了些,问了下蟹的价格,很贵。
或许是因为自己本来就吃不出什么好坏,只是觉得许多地方都能吃到这样新鲜的刺身,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在落日中与函馆就此别过,再一次穿过那条海底隧道回到了青森。

第五话 浅虫海岸,最后的樱
最后一天下午4点回东京的车票。
本来去津轻看一下太宰治笔下描述的故乡青森是什么模样,看看电车时间,觉得实在是赶不上就放弃了。还是下次再慢慢地来听听三味线,看看津轻的玻璃器具,再看看这个写出“生而为人十分抱歉”,又五次自杀终于把自己杀死的作家所写下的地方。曾经有日本友人说太宰:“自杀了那么多次都死不了,说明他太不擅长自杀了。”不知道这个槽要从何吐起,只是太宰治如此痛恨自己生而为人之心倒是不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于是,临时决定去浅虫温泉逛逛。


青色森林铁道,这种传统的电车,没有太多车厢,车上还有售票员。
起点站,或者有检票人员的站可以下车买票,其他站都是上车时取好整理券,下车时在第一车厢付费下车。
这辆电车沿着青森的海岸线奔跑,时速竟然跑得快要赶上新干线了,坐在上面都可以感觉到它在线路上摇摇晃晃地前行着。




既然目的地不是温泉,自然就是找个地方去了。
两个也算是生在海边城市的人,看到海也总是兴奋地就奔过去。
或许我们都只是喜欢那份广阔和无拘。
尽管我一直说EVEN,“你不是生在海边城市嘛,怎么能说没见过海呢!”
她却十分坚持地说:“上海不是海!只有一条黄黄的江叫黄浦江。”
还执意在海边捡了些破碎的贝壳收藏。
下次真应该带她去一个可以捡到漂亮贝壳的海边。



我们去了日剧里常出现的约会场所——水族馆。
门口的几棵樱花树正是满开的。
进去看了许多海底生物,还看了青森的海豚表演。
这是我为数不多的一次水族馆,还是第一次看海豚表演呢。
在函馆突然发作的购物欲,让EVEN在水族馆也买了不少礼物。
这也应该算是特别的了,毕竟跑来这里买土产的外国人估计拿手指头可以数完。

明明已经有两本朱印册了,却总是不记得带出来。
不过现在倒是总带着一本薄小的手帐,倒是在旅行中正好当印章本用了。
也不知道自己若是每次都记得盖的话,到底能盖上多少个章子了。

过完了这五日,也不知道是否可以算是岁月静好,
新干线一路将我们带回繁华。
一眼全是灯光,夜已经不夜时,我们就已经身在东京了。
ただいま、東京!我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