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文钢琴学习】基于心理学学习定律下的高效钢琴学习方法
本文约1600字,大约需要阅读6分钟
心理学中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理论
根据大量的研究,桑代克提出三个学习定律:
1、准备律
准备不是指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或成熟方面的准备,而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处于动机范畴。
钢琴学习,同样需要学习者保持相当学习动机,即有兴趣的主动学习内驱力。
2、练习律
有两种形式:一是应用,会增强这个连结的力量。二是施用,不练习则会导致应用的减弱或遗忘。
钢琴学习,不断重复练习就会增强应用时肌肉运动习惯的连结力量;不练习或很长时间不练习后的肌肉运动习惯就会被减弱或遗忘。
3、效果律
效果律是指决定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机体的行为后果。凡是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
钢琴学习,遇到旋律好听,技巧简单的部分就是满意后果的行为,它会更容易存留在记忆里;反之技巧复杂,规律性较弱的部分就是带来烦恼的行为,它存在于学习者的记忆中会消弱或排斥,是一首完整作品呈现的“绊脚石”。所以,练习时,通常要多增加这部分的练习遍数以及克服学习内驱力减弱的现象。
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有足够的兴趣,在不断重复练习精进的过程中加强各个事物和原理之间的联结,我们就能够学得很好。
如何高效学习:
1.弄清要坚持的事情是什么?
心理学认为,所有的学习最终的目标是习得一项技能。从技能的角度出发,坚持和不断重复。
2.要完成必要的事情,需要建立哪些习惯?
好的习惯要经历三个步骤:
开始、坚持、重复。
例如:运动,减压、健康、抗焦虑。
3.万事开头难。如何勇敢走出第一步?
一切皆有可能,压力都是自己预想的。
心动不如行动,实践出真知。
4.必要难度
制定挑战阶梯
反复训练难度适应
积极走出舒适区
5.为什么在事情进展的过程中不能坚持,遇到事情就会分心?
意念强度不够,明日复明日,拖延。
目标设定不准确。大目标,小计划。
没有科学的方法做到足够专注:
番茄工作法:25+5,四个番茄时间后休息20分钟。
计划清单法:开始前,可以先画一份“工作概念图”,做一份“工作分解清单”把计划罗列出来,一一去解决。开始时,想尽一切办法,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利用一切零碎时间。
寻找一切干扰因素:
善于使用笔记降临时发生的意外事件记录下来,控制情绪。明白漫无目的的“闲逛”只会浪费生命,没有任何意义!
让习惯顺其自然的发生;让钢琴学习习惯顺其自然的发生;让科学练琴步骤下的习惯顺其自然的发生。
科学练琴步骤有哪些?
钢琴学习:练习新曲目的“8个开始”
纵览大局,分析谱面(理性认识)
从听觉开始,西方音乐一直追求的是—歌唱性
从旋律开始(感性认识)
从声音效果开始(感性认识)
从节奏开始:律动、模仿
从最难的地方开始:
不记流水账,难点单独攻克
教师可以提前先将难点单独复印出来,如果能攻克就把曲子交给学生
7.从弹奏动作开始
关于如何克服技术难点,如何练熟:
(1)手指的动作,让动作成习惯;
(2)身体的动作,让动作配合韵律(三连音心中划圈)
不断重复很多遍以养成手指的运动记忆
需要关注手臂的运动轨迹和速度,把手臂的运动轨迹在心中记下来,让动作的速度灵敏反应出来
(3)编配指法,固定下来。
合理的指法,找到自己适合的动作,从后往前推
(4)根据难点,设计一些辅助练习,譬如困难的节奏音形,用什么样的动作才能感知的较容易?怎样转动手腕?从手的位置开始,一一设想。看谱子、看音形、看指法,在桌子上模拟弹奏,培养学生的运动感知。
8.从手的位置开始
不看键盘,在心中建立键盘高低的地形地貌,十分清楚手指在什么位置。
所有的学习都是以习得一项技能为目标导向的。钢琴演奏呈现的技巧和音乐都是弹琴者不断重复练习动作多次,精心推敲琢磨而形成的自动化的记忆,所以钢琴学习的过程需要尊重心理学学习定律,科学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以习惯和定律为导向,坚持重复,保持兴趣和信心,就一定会有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