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物品的缘由----向低物欲生活发展
囤积习惯的由来:
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土农民。父亲勉强读完了小学,就到峨边学木匠供养四个弟弟妹妹,母亲只上完了一年级就辍学回家带两个弟弟。作为53年出生的人,他们经历了三年饥荒,靠着偷吃生南瓜,生红薯活了下来。等到他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因为是家中老大,不得不担负起养家的重任。直到父亲二十好几岁,一大家子才正式分家,我们家才开始慢慢有了积蓄。
生活看着看着好了起来,妈妈却想生个女儿。刚修完房子,又被罚了二胎的款,三十三岁的爸爸身上还剩两分钱,都拿出一分钱给我买了一颗水果糖--橘瓣状,酸甜味。接下来的日子不用说,没有吃的,其他兄弟姐妹也拿不出钱来,好在姨妈挑来一担子玉米,帮助我们度过了难关。
养育两个孩子,土地少,爸爸出去打工腿摔断过,锁骨摔断过,干不了重活后工资不高……一直到我大学毕业,家里随时都处于借钱的状态。
可以说,一辈子,我的父母没有享受过大额存款带给他们的安全感。所以,就算是一张白纸,也要好好收起来,一个铅笔头也要留着。不过,在那个年代,积攒的这些物品确实也排上了用场,没有浪费。妈妈的旧衣服,花纹好看,我也不嫌弃,就给改成一条裙子;大家的很旧很旧的毛衣,拆洗干净,织成一张毯子;各种花样的纸,用线订好,变成一个草稿本;就连糖纸,也变成一只只蝴蝶点缀在我的蚊帐上……就更别提瓶瓶罐罐和各种纸盒,简直是高档货。
囤积的习惯一直被延续,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买衣服的好一点的口袋,都会整理好带回家去。他们都派上用场了,我也很开心。
工作以后,条件慢慢好一点,这样的废物利用和旧物改造显得没有那么必要,有时候甚至会让人尴尬--忘记自己穿的是续了又续,各种颜色混杂的旧毛线背心,脱下外套才发现别人的目光带着惊讶和同情的意味。实际没那么穷,只是觉得不能浪费。
妈妈就更不用说了,在我结婚以后,回家帮她收拾衣柜,发现她怀着我的时候穿的花衬衣和我小时候穿过的秋衣。
此时条件更好了一些,我结婚了,工作也稳定了,老公当时收入还不错,也随便我用,我的收入也还可以,加上结婚时收的份子钱又多了可能两万。2010年~2011年,好像是穷够了,一旦条件改善就失控了一些。那一年半的时间花掉了十多万(当时本地的房子一套100平的也就25万左右),各种买,项链,戒指,白金的,黄金的,钻石的,都买;七八百的裙子,四五百的羽绒服,也买;空调,电视;给妈妈买两三百块的衬衣,鞋子,所有的她用得上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几乎所有的品类。从2010年持续到2013年都是这种状态。
害怕没有吃的,穿的,用的,所以大量的买。看到“促销”两字就迈不开腿,看到黄色标签就往购物车拿,看到“50%off”就别管适合不适合,买了再说。工作也是忙的,也没功夫收拾屋子,家里乱得下不去脚。
直到怀孕了,请假了,我们两个收入也降低了。在家要收拾收拾,结果发现这些东西真的没什么用处:凡是时髦一点的衣服,基本都没怎么穿;首饰也是,买回来从来没带过;洗衣液过期;到处的柜子里都有毛巾,卷纸,牙刷,香皂这些东西。此时,还是舍不得丢,只能让妈妈拉回乡下--幸好重修了房子,装得下。
马上又要准备小娃娃的了。婆婆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旧床单,各个亲戚那里搜集的旧衣服,又是煮又是洗,晾晒了几大杆子---看来,囤积这个习惯是那个年代的人生活的特色了。结果,刚刚清理好的空间又被这些东西占满了。
孩子出生以后,手忙脚乱,基本上是我一个人带。要找东西的时候,翻出一大堆,没有一件合适的。不管是我的衣服,还是娃娃的物件,都是频频出现这个问题。此时,我已经27岁了,这个时候,我终于开始思考这件事情----为什么我的生活这么乱?
于是我开始整理:
1.清理我的衣物。穿不了的,旧的,不喜欢的统统送人。哺乳期,在网上买了几套纯棉的衣物,便宜好穿。
2.清理老公的衣服。结婚前,他还比较爱收拾打扮,现在天天穿制服,没机会穿,且和我一起发福了!
3.清理婆婆拿来的旧衣服,用了两个大收纳箱才装完。不敢扔,放着。
4.各种小物件。谈恋爱时买的各种乱七八糟,旅行的时候买的纪念品,各种口袋,赠品……
收拾了一次,真的略微好了一些。确实也感觉生活方便了一些,不过也只是好了一小段时间,没到两个月,家里又乱的不成了。
彼时,我只认为是孩子的物品多了,所以才这么乱,完全没认识到是自己的想法和习惯不好造成的。不管娃娃才几个月,看到什么都想买:口水巾,冬天的夏天的,起码各二十多条,衣服裤子,也是十多套,娃娃长得快,很快就小了,又买,以前的也没有收拾打包好。就又造成娃娃没有衣服穿的假相,又买。看到可爱的,漂亮的,也买。早教书,各种各样,益智玩具,多多益善,0-3月的车子,3月到一周岁的车子,夏天的凉椅车车,小汽车,电动,人力拉的,腰凳,背带……
其实,邻居太多小孩了,很多东西可以交流交换,完全没想到。衣柜随时处于满满的状态,很多时候要找个东西,就是找不到,太多东西了。客厅也堆得满满的,落不下脚,幸亏家政的人把茶几打碎了,这才腾出一个空间,结果第二天我又去买了一个书柜,真是愚蠢。
直到娃娃三岁了,我们搬家了,离开婆婆,我一个人带着她,并且要上班。这下生活必须要靠智慧和自律了!
老家有三个超大顶天立地的大衣柜,新家只买了一个五门衣柜。没有任何其它的收纳的空间,当然这不是失误,这是我自己装的房子,因为,我确实也在那三年生活中得到一些经验和启发。
老公有十多件衬衣,十多条裤子,外勤发的套装四五套,精简到只剩五套。我的也是,娃娃的稍微多一些,因为她一天有可能要换几次衣服。冬天我们三人,每人有两件毛衣,三件外套,秋衣秋裤两套,其余配件合理。鞋子,每人两双皮鞋,一双运动鞋,一双拖鞋,两双凉鞋,娃娃多一双雨鞋。
小物件太多了,很多承载了回忆,我舍不得扔,也没必要扔,就好好的放着。
现在已经又过去两年了,生活又教给我很多东西,没有刻意的压抑,现在的生活挺好。东西不太多,每件东西,都知道它在哪里。家务上花的时间少才能更好的休息和生活。
(小的时候,虽然一直感觉到物质的匮乏,但却没有过多的影响一家人的幸福。因为懂事,所以不会主动要求父母买玩具和零食。但妈妈真的是特别好的妈妈,她尽可能的让我吃好穿好。如果邻居小朋友买了什么比较洋气的衣服,第二天,她或者背一背篓粮食,或者逮一只鸡到市集去买,回家来的时候,崭崭新的礼物就会出现。流行的旅游鞋和健美裤,一套要四五十块钱,妈妈也给我买。每年六一儿童节,肯定带我到公园去坐小飞机。想吃肉的时候,暂时没钱,赊账也要买给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