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车的记忆
婴儿时期从上海举家回来,火车站人满为患,妈妈说她先上车,然后爸爸把我从火车车窗上抱给她。
小学时期外公生病在上海做手术,和妈妈带着八十岁的外婆拖着大包小包去上海。她那时候已经严重驼背到和我差不多高,坐了十几个小时到火车半夜里才到。有记忆的第一次火车体验,最期待发餐、卖水果、卖瓜子、卖方便面的环节,乘务员推着小推车来来回回的走。后来妈妈还是满足了我在火车上吃泡面的愿望,外婆一路上都说笑死我了笑死我了,她上一次在上海是十几年前,外婆的笑容和声音现在还在脑海中清晰的出现,只是她具体什么样子,记忆模糊了……
初中的时候有了T和D的列车,听说时间能省一大半,看完世博会买票回家的时候我说想做最快的车回家。妈妈觉得贵不想让舅舅多花钱。不过舅舅还是给买了T字头,貌似六小时就到衢州站了,后来回去的时候我一个劲儿的跟同学描述它是多么的飞速。
高中的时候有了高铁,可惜好多年没有出过远门,毕业旅行的时候去南京去上海买的都是高铁,速度就更快了,列车环境也好了。
再到大学,每次回家返校,很享受在高铁窗边的座位看书听音乐的时光,很放松。列车的速度越是快,仿佛能甩时间流逝的速度一大截,安静的时光就变的漫长而自在。不过,也有好几次买到无座只能坐在行李箱上蹲在角落里的时候。
这次回家买了T的火车,这感觉就跟当年的普速列车一样,慢且杂。出发延迟,中途还因为阻延停了好久。车厢里好多人,大多是质朴的面孔。窗外景色后退的相对速度变得很慢,听着seasons in the sun,感觉要是车厢里人少一些,安静一些,车窗要是能打开有风进来,最好再加个白色的小窗帘,小桌子上配点水果放本书,就像电影里的复古火车的感觉。可以没有爱人,一个人享受着也很美好。对了!最好是沿海的路线,这样海风配海景最是美妙。昨天看到关于镰仓的夏天,海边的铁路、电线杆、小店,胶片质感的照片,很向往。
原来,回头看看,在成长的不光是我们,还有身边的事物。推陈出新,新旧交替,科技改变的不仅是火车的速度,还有生活的速度,以及那些离我们而去的人和事被淡忘的速度。要怎么才能将那些捕获在脑海里,想珍藏在记忆深处时不时拿出来翻翻,永远不要忘记的画面呢?真的很想念他们呢…照片、文字、声音、视频,惋惜那些流逝的时光没有被好好记录,现在只能凭仅存的记忆边想边写了…
你们还好吗,我很好,我会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