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名译插图本合集》
上世纪九十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一套工程浩大的“世界文学名著文库”,该文库由200种图书组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世界文学的最高成就。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他们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从文库中挑出一批最受读者喜爱的外国文学名著,这些名著系由冰心、杨绛、朱生豪等著名翻译家翻译,以优美流畅的译文再现了原著的风格,并配以精美的插图,称之为“名著名译插图本”丛书。
欧·亨利是二十世纪初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使欧·亨利享有国际声誉的是他的短篇小说,尤其是《麦琪的礼物》、《最后的一叶》、《警察和赞美诗》等脍炙人口的精品,它们代表了欧·亨利作为一个小说家的最高成就。无论从内容或风格上来说,欧·亨利的作品都只能是美国这块土地上的产物,它们当之无愧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欧·亨利既写东部,也写西部,但他最负盛名的故事大都发生在纽约市的大街小巷中,发生在他称之为“四百万”的普通百姓身上。他为市民读者而写,也擅长写市民生活,故而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
《往事与随想(上中下)(插图本)》是赫尔岑用血和泪写成的回忆录,它不仅忠实而真诚地记载了他的一生,而且正如他所说,这是"历史在一个偶然走上它的道路的人身上的反映"。全书的覆盖面相当广,从1812年的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的起义,40年代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1848年欧洲的革命风云,反动的资产阶级政权对人民的血腥镇压,直到50年代伦敦各国流亡者的活动和宗派斗争,60年代俄国的社会政治面貌和新一代革命者——赫尔岑所说的"未来风暴的年轻舵手"的成长,几乎包括了19世纪初叶至巴黎公社前夕的整个历史时期。赫尔岑在俄国的经历使他接触了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他的描绘构成了一部"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来到西欧后,又碰到了1848年的革命高潮,目睹了欧洲民族民主运动波澜壮阔的群众场面,也经历了斗争失败后的惨痛景象。他是作为历史见证人写他的回忆录的,它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便在于他不是从个人的角度,而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描绘一切,评价一切。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不是简单的编年史或大事记;它有统一的出发点,那就是对人民解放事业的深切关怀和对进步社会思想的热情探索。赫尔岑经历了错综复杂的一生,他的回忆录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它的艺术感染力更使它不仅成为俄罗斯文学中,也成为世界文学中一份珍贵的遗产。我们今天阅读这样一部书,除了它在文学写作上的卓越成就外,还可以了解到许多东西。赫尔岑不仅是艺术家,也是政论家。早在40年代别林斯基即已指出,赫尔岑的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思想的威力”。他的回忆录也是这样。赫尔岑总是站在维护进步事业的高度,评价一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活动。在赫尔岑看来,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是首要的,这规定了他的写作意图和目的,写作不是作家个人的事,而是人类整个社会事业的一部分,因此在他的回忆录中,政论性和哲理性插话几乎随处可见,这也构成了本书的一个基本特点。他把书名定为“往事与随想”,便是这个道理。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它是高尔基根据自己的生活道路,和俄罗斯19世纪70~80年代的社会生活所描绘的一幅多彩的历史画卷,是一部卓越的艺术珍品。作品中的主人公阿廖沙不仅是高尔基早年生活的写照,同时也是俄国劳动人民经过艰苦复杂的磨炼后走向新生活道路的具有概括性意义的艺术典型。在这所大学里,他经历了精神发展的复杂道路,经受住多方面的生活考验,对人生的意义、对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最初的探索。
《双城记》深刻描写18世纪封建制度下日渐腐败的欧洲贵族,鲜明地将 贵族长期残害百姓、草营人命的恶行公诸于世。狄更斯生动地刻画出平民百 姓受苦受难的悲惨生活。人民生活在困苦无助、饥寒交迫、贫病连连、受尽 欺压的困境中,他们心中郁积了对贵族的刻骨深仇,终于引发了推翻政权、 争取自由的法国大革命。 在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英、法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张,频繁来往英法 两国的人们,常常被怀疑为通风报信的间谍。巴黎最贫困的圣·安东尼区里 ,汇集了许多穷苦的人民。酒店成为农民“雅客”的大本营。人民暗中商讨 对策、招兵买马,进行着推翻政府的计划。 残暴的埃夫勒蒙德兄弟,以胡作非为、凌虐百姓而臭名昭著。身为埃夫 勒蒙德家族的查尔斯背负着家族的历史罪名。查尔斯与西德尼拥有诸多相似 之处,甚至爱上同一名女子,为了女主角露西的幸福,西德尼宁可牺牲自己 的生命。《双城记 》深刻描绘了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以及为历史现实而牺牲的儿女情长。
《悲惨世界》是雨果在流亡期间写的长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珍品之一。《悲惨世界》通过冉阿让等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冉阿让被卞福汝主教感化后一系列令人感动的事迹,深刻揭露和批判了19世纪法国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本质及其罪恶现象,对穷苦人民在封建重压下所遭受的剥削欺诈和残酷迫害表示了悲悯和同情。本书是一部《奥德赛》式的伟大史诗,一部悲天悯人、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不朽之作。
《文字生涯》是一本作者以叙述自己童年生活为主的小说,同时又是作者的自我剖析和自我批判。通过这些貌似平凡、琐细的小故事,可以看出作者的存在主义思想的胚芽和他的学说的出发点。总之,这既是一部令人兴味盎然的、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学作品,又是了解萨特其人所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
《汤姆·索亚历险记》记述了主人公姆·索亚因反对死板严格的家庭生活,厌烦学校里枯燥乏味的功课,所以才离家出走,和他的小伙伴哈克贝利·芬一道去冒险。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统帅众强盗的首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黑暗的现实、虚伪的宗教、庸人的市民,这一切都随着汤姆·索亚的历险过程一一展现,故事情节走伏跌宕,扣人心弦。马克·吐温对儿童心理的观察精细入微,描写合情合理。 辛格是个像契诃夫那样会讲故事的大师,难以归类。他反对为追求所谓原创性而滥用修辞手段,玩弄象征符号。他指出荒诞派文学自身不能荒诞,并呼吁人们警惕“所谓的‘实验’写作的文字陷阱对真正的才能造成损害”。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的故事常读常新。 这本集子收了辛格的二十七篇短篇小说,其中《傻瓜吉姆佩尔》等八篇是本文起首提及的《辛格短篇小说集》中的旧译,其余都是新译。这些作品大致能反映出作者在短篇小说创作上的杰出成就。
《泰戈尔诗选》收入作者最具代表性的四部诗集:叙事诗集《故事诗》,宗教抒隋诗集《吉檀迦利》,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散文诗集《新月集》,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园丁集》。 普希金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普希金诗选》从他的不同的创作阶段中精选了二百首,它们多是俄国文坛流传百世的精品。同时我们还从近二百年来一代代画家为普希金的诗篇所作的大量插图中精选了大小插图十余幅,其中包括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等人的杰作。我们相信,经典作品配以精美插图,定会给读者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
《娜娜》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左拉在1871-1893年间创作的由20部长 篇小说组成的世界名著《卢贡·马卡尔家族》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本书主人 公娜娜是一个被遗弃的私生女,曾流落街头,沦为暗娼,后因演《金发爱神 》而被捧为艺坛明星,成为巴黎上流社会王公贵族追逐的玩物。她玩世不恭 ,出卖色相,周旋于追逐者之间,耗尽追逐者的钱财,以此报复社会之不公 ,最终仍然摆脱不掉悲惨的命运。 《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折射出他那个时代美国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的物质生活的风貌。此书收录了他的数十篇中短篇小说,有的讽刺宗教的伪善,人们价值观的颠倒,有的探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的探讨人类和动物的关系,当然还有以人类最初无知的眼光思考混沌之初的世界。《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精选作者三十五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按写作年代顺序编排。这些作品内容广泛,寓意深刻,每一篇都充溢着幽默的讽刺趣味。
《罗密欧与朱丽叶》选收莎士比亚最具有代表性和普及性的五部悲剧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浓缩了他的人生智慧和艺术精华。《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地是两个家族世代为仇,但双方的儿女罗密欧与朱丽叶却一见钟情。迫于家族之间的仇杀,两人秘密举行了婚礼。后罗密欧因替友复仇刺死了朱丽叶的表哥而被放逐,朱丽叶也面临被逼婚的窘境,服安眠药装死。罗密欧赶回,不明真相,自杀殉情。朱丽叶苏醒以后,见爱人已死,也在悲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阴差阳错,令人扼腕顿足。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是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美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空气里弥漫着欢歌与纵饮的气息。一个偶然的机会,穷职员尼克闯入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惊讶地发现,他内心惟一的牵绊竟是对河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娑中,住着心爱的黛西。然而,冰冷的现实容不下缥缈的梦,到头来,盖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过是凡尘俗世的物质女郎。当一切真相大白,盖茨比的悲剧人生亦如烟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灭才是永恒。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在菲茨杰拉德笔下,如诗如梦,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墨色浓重的印痕。
《巨人传》是人民借拉伯雷手中之笔而写的,是一部高扬人性、讴歌人性的人文主义伟大杰作,鞭挞了法国16世纪封建社会,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统治发出的呐喊,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人性和人的创造力的肯定。在小说中,拉伯雷痛快淋淳地批判教会的虚伪和残酷,特别痛斥了天主教毒害儿童的经院教育。 本书横扫贵族文学矫揉造作的文风,给当时的文坛带来生动活泼、贴近生活、雅俗共赏的清新空气。
《九三年》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法国浪漫主义巨匠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和他的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万,以及郭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丹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生动地描写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生死搏斗场面。小说最后:死里逃生的朗德纳克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焚烧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万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动,情愿用自己的头颅换取朗德纳克的生命;西穆尔丹在郭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尽。《九三年》可以说是雨果的写作艺术和人道精神的最终显示。
《格林童话全集》共二百一十篇,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脍炙人口而又百读不厌。《格林童话故事全集》内容广泛,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 诚实与虚伪、智慧与愚昧、勇敢与怯懦、勤劳与懒惰等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它的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是善的化身诸如:裁缝、磨坊工 、士兵、长工等。他们初遭不幸,几经周折,最后获得成功;另一类是恶的象征诸如:巫婆、魔鬼、强盗、继母等。他们多是一时得逞,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作者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描写,同情、歌颂前者,鞭答、讽刺 后者。表达了鲜明的爱惜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简单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
《都兰趣话》原题《趣话百篇》,是一部《十日谈》式的短篇故事集。作者假托此乃都兰修道院中保存的文稿,专为娱乐庞大固埃主义者而整理出版。实际上这些故事全部是巴尔扎克的手笔,只不过利用了十四至十六世纪的背景和题材,模仿了十六世纪的语言和拉伯雷那种大胆直率、生猛鲜活的文风。巴尔扎克是拉伯雷的崇拜者。在他看来,惟有拉伯雷的风格最能体现法国高卢民族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而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庄重典雅、矫揉造作的文体,却将法国人天生的快活坦率阉割殆尽。因此,他在从事《人间喜剧》这一宏伟建筑的同时,又模仿拉伯雷的文笔写了这样一组轻松调侃的故事,既为自己开心,也为博读者一笑。虽说是模仿之作,然惟妙惟肖既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就称得上是难能可贵的艺术品了。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俄罗斯少有的一部带有魔幻怪诞色彩的小说,是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文艺界现实生活为背景,以传统现实主义、象征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的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是被扭曲的人在用扭曲的方式表现扭曲的人生、扭曲的世界。这是一部费时两年写了15章、却将手稿焚毁,结果欲罢不能、不吐不快,于是重新展纸、一气呵成的杰作。作者为正义张目,鞭挞腐恶,歌颂真爱,把奇幻瑰丽的景观与浓郁凄绝的诗情融合成一体,终使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城堡》是卡夫卡三部未竟长篇之一,篇幅最大,也最富有卡夫卡特色,被公认为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布洛德甚至称《城堡》是“卡夫卡的浮士德”。小说写的是主人公K为进入城堡而徒然努力的故事。作品寓意深邃,内容怪诞。通过一个迷宫似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以自己独辟蹊径的创作广泛地影响了当代各国文学,在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一页。他当之无愧地被尊称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忏悔录》是一部别开生面、独具匠心、无出其右之作,卢梭在书中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从出生到1766年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讲述了他的全部思想感情,剖析了他的行为和内心世界。小说的问世,开拓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道路,深刻地影响了19世纪欧洲思想和文学的发展。
《茶花女》为我们塑造了一些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难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玛格丽特。读者们切莫把玛格丽特和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小姐混为一谈,阿尔丰西娜的身世固然值得同情,但她的的确确是个堕落的女人,用小仲马的话来说,她“既是一个纯洁无瑕的贞女,又是_个彻头彻尾的娼妇”。但玛格丽特却不同,她美丽、聪明而又善良j虽然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生活,而当这种希望破灭之后,又甘愿自我牺牲去成全他人。这一切都使这位为人们所不齿的烟花女子的形象闪烁着一种圣洁的光辉,以至于人们一提起“茶花女”这三个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什么下贱的妓女,而是一位美丽、可爱而又值得同情的女眭。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艺术形象,而玛格丽特则完全可以跻身其间而毫无愧色。
《彼得大帝(上下)》为长篇小说,主要描写彼得大帝一生的业绩及其对俄国的贡献,展现了俄国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宏伟壮阔的生活图景和历史事件。小说共分三卷,第一卷主要描写了彼得为争取权力而进行的斗争,描写了宫廷贵族之间的倾轧,描写了彼得为促进国家西欧化而采取的最初一些措施。第二卷描写了彼得为夺取水域而进行的斗争,描写了西欧各国之间的冲突,描写了彼得为准备“北方战争 ”而从事的外交和军事活动。第一、二卷仅仅是第三卷的一支序曲,而第三卷才是长篇小说最主要的部分。描写彼得大帝的立法工作和改革活动, 描写俄国军队保卫尤里耶夫和纳尔瓦城的英勇斗争,还将描绘国际上的叱咤风云和西方一些国家——法国、波兰和荷兰的绚丽多姿的图景。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是一个阴森可怖的故事,在彼得堡阴沉的天空下,在这座大城市的那些黑暗、隐蔽的陋巷里,在那令人眼花缭乱、熙熙攘攘的人世间,在那愚钝的利已主义、种种利害部突、令人沮丧的荒淫无耻和种种隐秘的罪行中间,在毫无意义的反常生活构成的整个这种地狱般的环境里,像这种阴森可懊、使人肝肠欲断的故事,是那么经常地、难以察觉地,甚至可说是神秘地在进行着…… 本书同时叙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娜塔莎的故事,另一个是涅莉的故事。
《鲁滨孙飘流记》是笛福的一部重要小说。商人鲁滨孙不幸遭遇海难,流落到一个荒岛上,孤单地度过了二十八年。他充分运用头脑和双手,不惜劳力,不怕艰难,在岛上建住所、种粮食、养家畜、造器具,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改善生存环境。小说颂扬了劳动精神以及人与自然斗争的坚强意志。
《好兵帅克历险记》是捷克著名作家雅罗斯拉夫·哈谢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创作的传世讽刺杰作。小说通过一位普通士兵帅克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种种遭遇及他周围各类人物的活动,以谑而不虐,寓庄于谐,含怒骂于嬉笑之中的绝妙手法,将残暴腐朽的奥匈帝国及其一切丑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爱伦·坡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多篇小说作品,其中包括:毛格街血案、窃信案、黑猫等。 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自觉地把短篇小说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作家。他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宣扬唯美主义和神秘主义,因《毛格街血案》、《窃信案》、《金甲虫》等被尊称为“侦探小说的鼻祖”,因《黑猫》、《鄂榭府崩溃记》、《红死魔的面具》等被誉为“恐怖小说之父”。
《奥德赛》是荷马史诗两部中的一部。主要叙述希腊主要将领之一、伊塔卡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亚城堡之后历经十年漂泊,返回家园的故事。奥德修斯在回归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在回家途中遇到风暴,落难在费埃克斯人的国土。在费埃克斯人的国王阿尔基诺奥斯的帮助下,奥德修斯最终返回故乡。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通过一个纯洁无辜的波希米亚女郎惨遭迫害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残忍,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国王的专横残暴。本书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