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桑:穿裤子的权利
迷人的大脑是最美的衣裳

在最近看的一本书里,作者泰瑞(Terry Newman)细数了五十位传奇作家和他们的穿衣风格。
*封面为美国著名作家琼·狄迪恩(Joan Didion),狄迪恩在八十岁高龄登上 Céline 广告,也算作家届的时尚 icon 了。*
根据泰瑞的说法,作家的风格和腔调与他们的行文叙事一脉相承,他们在讲故事的同时,也在揭露流行,有些是他们自己的品味,有些是社会上的风气。虽然文学作品多虚构,但是作家们始终热衷于在人物的塑造上留一个个人标记(stylist earmark),算是作品的彩蛋。
既然说到作家的衣橱,那就很难不提及乔治·桑。这位特立独行的贵族小姐的衣橱里,挂的不是当时象征着地位和身份的拖地长裙,而是男士服装,不是改良的女款男装,而是地地道道的男装。
乔治·桑是位多产的作家,作品多关乎爱情。她也不埋彩蛋,坦坦荡荡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乔治·桑式的女性:绝不哭哭啼啼,不依附男人,健康独立有思想。在那个崇尚贵族女性扭捏作态之美的时代,乔治·桑就已经到达了现代女性潇洒独立之美的高度。从此之后,乔治·桑式的女性就代表了一种态度和一股力量:浪漫、激情、自由、独立。当巴尔扎克在写「贝阿特丽克丝」,要塑造一种女强人式的女性时,自然就以桑夫人为原型了。
乔治·桑的穿着、行事风格、思想态度都把她推向了女性主义的风口浪尖,而所有的故事都是从她换下裙子、穿上裤子开始。
1 穿裤子的权利
男性化着装在十九世纪意味着什么呢?
十九世纪,女性的标准着装是裙子,而男人是裤子,可乔治·桑偏偏要特立独行。作为女性主义的先锋,乔治·桑是第一批穿上裤子的女性,那个时代的男性服装较繁复的女性服装来说更经济实惠,在桑夫人看来,男性着装更可以让她自由地出入社交场所,比如去剧院看戏。
事实上,直到2013年1月31日,法国才废除了一条法律。这是一条法国执政府时期,即1800年11月17日制定的法律,这条法律明文禁止女性在公开场合穿裤子。也就是说,理论上在2013年1月31日之前,法国女人在公开场合穿着裤子都是不合法的。虽然这条禁令在现在看起来十分愚蠢可笑,但在十九世纪,女性在公开场合穿着裤子必须持医学证明和市长或者派出所的证明,再去警察局申请许可证。未经许可的穿着裤子,会被认作是异装打扮而受到处罚,甚至监禁。
乔治·桑在1831年正式拿到了「裤装许可证」,开始合法地穿着男式礼服,戴呢帽、叼雪茄出现在公开场合。



不过男性着装并非乔治·桑的爱好,纯粹是出于经济原因。净身出户后的乔治·桑初到巴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赚钱,而赚钱意味着奔波。穿裤子的好处很明显,这意味着她再也不用顾及贵夫人的排场,靠双脚就能去想去的地方。换下拖地长裙的桑夫人,在剧院坐最便宜的位子,流连于穷艺术家的俱乐部和男性沙龙。总之,那时候的乔治·桑可能是全法最自由的女性了。
法国女人为了获得穿上裤子的权利斗争了一百多年,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裤装许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波伏娃的「第二性」开启的女权运动。正是女性主义斗争的历史,使得法国女人的风格更偏向「无性别化」,法国女人爱穿简单的牛仔裤衬衫和男士西装外套,大概就是源于此吧。
波伏娃曾在「美国纪行」(L'Amerique au jour le jour)中发表过关于着装性别化的言论:我发现美国两性之间存在一道看不见的屏障,而这种男女隔膜在法国并不存在。她注意到美国女性一边极度女性化地打扮自己,一边近乎仇恨的姿态谈论男性。回到乔治·桑,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桑夫人确实为法国的女性主义开了一个好头,她从不把男人放在对立面,而是一生都在爱这些男人。
2 Bousingot
说回乔治·桑的这身打扮,其实也是有说法的。实际上这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流行的一种叫作Bousingot(也写作 Bouzingo)的着装风格。这个名词最先于1832年,由一位叫做Leon Gozlan 的记者在费加罗报上发表的一篇讽刺作品里被提及,他用 Bousingot 暗喻噪音,嘲讽那些在巴黎街头大声歌唱而被捕的男子。

Leon Gozlan 作品里嘲讽的那些男子,就是后来由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博瑞尔(Petrus Borel),奈瓦尔(Gérard de Nerval)等几个居住在巴黎的作家和艺术家组成的浪漫主义运动团体。
Bousingot 是一群文学怪人,他们举办裸体的文学研讨会,大声演奏乐器,甚至有传闻说奈瓦尔在卢森堡园遛龙虾,而博瑞尔和一些朋友在巴黎的一个公园里支起帐篷过了一整个夏天,常常衣不蔽体。Bousingot 可能是法国最早的前卫精神,是后来波西米亚主义的前身,更是比后来的嬉皮士或者垮掉的一代,都早了一百多年。
作为女性「斗争反抗史」第一人的乔治·桑,自然是从 Bousingot 的风格和行事中找到了自我认同。Bousingot 们把自己看作是身无分文的贵族,而出身贵族,为了离婚需要支付费用而不得不工作的乔治·桑无疑就是天生的「身无分文的贵族」。
3 乔治·桑的衣橱
桑夫人的衣橱终究是打不开的,然而我们还有让时光倒流的魔术,电影。在几部以乔治·桑的情事为主线的电影中,最接近的应该算是「春光奏鸣曲」里的朱迪·戴维斯(Judy Davis)了。朱迪塑造的乔治·桑澎湃饱满,激情动荡,无畏又生动,饱含坚强而浓烈的母性,虽然有点用力过猛,倒也不失戏剧张力。




另一个演过乔治·桑的,是简·伯金(Jane Birkin)的女儿夏洛特·甘斯布(Charlotte Gainsbourg),在改编自谬塞同名作品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饰演桑夫人。夏洛特气质清冷柔和,帅气有余,然而气势不足。

在夏洛特的新版「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版本之前,还有个朱丽叶·比诺什的版本,比诺什塑造的乔治·桑在男子气概的外衣下又兼具了温柔的内心。


扮相最精致的应该是「一曲难忘」中的梅尔·奥勃朗(Merle Oberon),梅尔有着上世纪女性的古典和大气,穿着打扮一丝不苟。


事实上,乔治·桑真正穿男装的时候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多。当经济宽裕后,桑夫人渐渐又穿回了女装,或是改良版的男装。





乔治·桑在经济改善后,非常喜欢穿土耳其式的长袍,也没有精致的剪裁线条,就用一根带子松松的系着,在穿着打扮这方面,桑夫人都是以实用为主导,从未真正花过心思。只是后来启迪了无数时尚界人士,倒让人反过来觉得或许桑夫人才是真正的 effortless chic。

4 时尚缪斯乔治·桑
正如上文所说,乔治·桑的波西米亚式生活方式和男性化着装被人记住了,这个男子气的作家在无意中启迪了后来的时尚,成为了时装编辑和时装设计师们的缪斯。
说着「风格天生就有,而无法养成」的传奇编辑戴安娜·弗里兰(Diana Vreeland),坦诚在年轻时热爱乔治·桑,并深受其波西米亚式的生活方式影响(出自 Eleanor Dwight 为弗里兰所做的传记里的采访)。弗里兰开创了时尚编辑的职业时代,她曾在美国版「Harper'sBazaar」有个著名的专栏「你何不...?」(Why don't you),鼓励读者摆脱乏味,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乐趣,弗里兰观点前卫,远见卓识,倒是颇有偶像乔治·桑的味道。


在 Jean Paul Gaultier 2012年的高定时装秀中发布了一系列男性燕尾服式服装,超模艾琳·欧康娜(Erin O'Conner)以乔治·桑的身份开场,她头戴礼帽,身着燕尾服,装饰着绅士短表链,爱琳同时拥有中性硬朗姿态和优雅的贵族气质,倒是和乔治·桑有几分相似。这是设计师根据谬塞的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对乔治·桑的描述而创作出来的作品,Jean Paul Gaultier 的浪漫、多变和颓废的品牌形象在乔治·桑和谬塞的爱情里找到了共鸣。


后话/
为了保证阅读的完整性,关于本文提到的书籍和电影在这里做一个个人评分:
1/书籍
三星:介绍了五十位作家与他们的衣橱,配图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讲诉略显不足。
2/电影
四星:本片以乔治·桑和肖邦的情事为主线,虽然虚构的情节很多,但是从戏剧张力的角度来看还是可以接受的。
三星:比起这一版的乔治·桑,更喜欢谬塞。看完这一版本想去看「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原作了。
两星:卡司很强大,然而故事很苍白。
一星:「一曲难忘」也是以乔治·桑和肖邦之间的情史为主线,可能编剧和导演对乔治·桑有偏见,桑夫人不背让肖邦短命的锅。
以上
本文首发于本人公众号:西西的房间(chambrececile),禁止一切形式的盗用,如需转载请先联系取得授权,谢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