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笑话,3-5年三四线城市餐饮业将迎来春天
专家预言:三四线城市将会成为餐饮市场新的增长潜力。说到底,“餐饮”这一行业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
——文/姗姗——
据《中国餐饮报告2018》显示:
数据来源于互联网
三四线以下城市外卖 订单增速远高于一二线城市。2017年二线城市外卖订单量增长149%,三线城市增长147%,四线,增长199%,五线以下,增长达到343%!
外卖盛行的背后隐藏的是消费能力,多数三四线城市已越过消费升级GDP和收入门槛。
目前三四线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换句话说现在三四线城市相当于北京2007—2010年的水平。

各行业巨头早已嗅觉商机。
4月滴滴向外卖发展,伸手二线城市无锡。打响一场大战,一时间美团、滴滴优惠券每天飞,实体店门口挤满骑士,不过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除了滴滴外卖,哈罗单车专注于二、三线城市,从运营和网上情况来看,目前已积攒不错的口碑。
“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出自雷军之口。然而,风口之下,必有患失。从数据来看三四线城市成为时代宠儿,与一二线城市相比,部分三四线城市略显柔弱。
三四线城市前景看似乐观,但要普遍面临一个问题“去哪招优秀的人才?恐怕服务员都招起来费劲吧?”

窘境一:人才难求
人才难求正是三四线餐饮行业常态,某火锅品牌内部人士透露,很少有供应链企业深入三四线城市,别提物流成本有多高了。
窘境二:供应链受限
小企业发展成大规模后,难免受供应链限制。而目前三四线城市餐饮则呈“个体化”、“分散化”,成熟运营的品牌少之又少。
窘境三:高价≠赚钱
好消息是,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大品牌并不十分感兴趣。朋友是马鞍山的,听她说海底捞刚去时,生意十分火爆,即便排一个小队也在所不惜。
没过多久,品牌光环冷却,高价格的海底捞就这样被冷落。
与一线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实惠远比好品牌重要。
窘境四:山寨品牌暴增
或许,作为消费者的你对大品牌情有独钟。如果你生活在三四线城市,或许会痛恨这一点:山寨品牌!
和闺蜜走在街边,突然看到一家肯德基,心想现在三四线城市发展可以哈,走近一看发现是什么“麦肯基”。
除了肯德基,还有一系列假冒山寨品牌就不一一举例。它们的出现对老实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被山寨最狠的要属周黑鸭,可能是脸黑,大部分商家直接套用商标,有的机智的则换个logo,很是聪明。
那么,接下来5年剩下什么给三四线城市餐饮人?

趋势一:小品牌崛起
需求增多无疑是好事,且三四线城市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高,并非坏事,这给小品牌无线的可能性。
趋势二:营销粗暴简单
推广、营销时,怎么简单暴力怎么来。看似很俗的营销方式,如:送优惠券、满减、折扣、送小礼物等。
趋势三:产品创新
每年暑假、春节、十月一、五一期间,都会是三四线城市餐饮店的引爆点,而3、4、9月则是淡季。
关于淡季这一问题,不少大品牌采用轮换策略。

旺季推出大众化的新品;淡季进行满减、折扣等活动,切记不可盲目的做活动,长时间打折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
当然也可以在淡季进行产品创新,或进行多元化发展,弥补缺陷。
任何餐厅对自家的品牌搭建和品牌维护,要有前瞻性和危机感,能在本地某个品类里做到排名前2位恭喜你成为庄家了,前提是你需有实力的团队做输出。【有趣、有料创业资讯,相约微信公众号:商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