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与母亲有感
今日共读:《婴儿与母亲》以下是本书干货,一起趁早学习吧[愉快]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关键词,“足够好的母亲”。 温尼科特的观点是,女性不可能通过学习学会做母亲,如果完全按照理论知识去做母亲,那将是一场灾难。女性必须保持并保护属于母亲的直觉,在保持育儿本能的前提下,再去学习医生护士所教的知识才安全,这些知识才有可能增加母亲的价值。医生护士的作用应该仅限于提供一些生理方面的帮助,不应干涉母亲与婴儿之间具体的相处模式,一旦这类所谓的权威人士过度卷入母婴关系,结果往往不太好。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为什么母亲应该相信自己的本能与直觉,而不应该让理论知识或者权威人士过度影响自己。 所谓“足够好的母亲”,就是在婴儿最需要她全身心投入的照顾时毫无保留地投入,而当婴儿逐渐长大并开始适应新的环境,她们就会适当放松、适度退出,让婴儿有更多的机会与外部世界产生联系。要拿捏好这个尺度,母亲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育儿本能,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孩子好的。 当然,要做到“足够好的母亲”,除了母亲自身的因素,外部环境也需要给母婴提供一个安宁稳定的环境,这就需要父亲的支持了。 第二部分 我们说每个母亲都能成为,也应该成为“足够好的母亲”,那“足够好的母亲”到底该怎么做呢?母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婴儿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关键词“抱持”的内涵。 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样的环境是适宜婴儿生长的。温尼科特提出了“促进性环境”的概念。所谓促进性环境,就是能满足婴儿所有的基本需要,并为他提供身心健康发展的条件。要创造出这样的环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母亲必须做好“抱持”,保持的英文是 holding,就是抱孩子的意思,但它的意义除了把婴儿抱在怀里,给他生理上的支撑、舒适外,还包括给予婴儿心理上的保护和安全感。 要做好“抱持”,母亲必须和婴儿融为一体,了解他所有微妙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不要用自己的欲望代替婴儿的需要。 要做到好的“抱持”,第一个重点就是满足婴儿的所有基本需要。 抱持的第二个重点,就是不要过多干预婴儿的成长。对婴儿的各种训练、立规矩都是在干预婴儿的成长。 在好的环境中,婴儿被认可和珍爱,就会发展为完整的个体,遵循着遗传天赋,实现自身的命运。就像温尼科特说的水仙球根一样,只要得到了它需要的土壤、浇灌和呵护,就会长成一株亭亭玉立的水仙花,绽放属于它的美丽。用温尼科特的话来说,“想要让遗传潜力有机会变为现实,环境的供应就必须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