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流水帐
和法国人的联合设计战场终于从山西村子里迁到了法国,也有机会在整整十年后重游巴黎。十年的时间,巴黎城市的变化几乎难以感觉到,但看巴黎的眼睛变了,一方面上海的进步和局限有目共睹,一下就把两个城市的差距拉大了;另一方面十年虽然匆匆,也足以让自己能从更多的、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巴黎几乎是上海近代以来的效仿楷模,记得写论文时有本书就叫“东方巴黎”;即便是今天,上海值得上海人骄傲的,最重要的部分还是前法租界。如果说外滩代表着上海的财富,那西区前法租界区域可以说是代表着上海的品位了。
早上夏约的老师带着在马莱区看了几个点,这个区域是巴黎最早的部分,在奥斯曼时代险些被拆平,但最终还是保了下来。最让人称奇的是,这个区域的许多房子都是歪歪扭扭的,明显墙体有很大程度的倾斜。于是我问了法方老师一般怎样处理,得到的回答让人大吃一惊:不危险,不需要管。在国内,出现墙体倾斜如此之大的结果几乎只有一个,就是拆除重砌;不重砌结构工程师是不会签字的,结构工程师负责的方式就是让保护后的建筑全盘符合“现行”结构规范的要求。“小修小补凑合一下”这种建筑师认为最能维系老房子价值的方法常被结构师枪毙,也因此大量的砖-木的房子,修完了就变成了砖混。不由想起前几天和在意大利读博的S师妹邮件聊天的主题,在意大利的大学里,多半建筑、结构等等是在一个学院或系的,搞保护的人并没有一根截然划分建筑和结构、材料的线,而保护手段也是不分学科的,只要适合保护对象的特质即可,且可把一般性的消防、结构、建筑规范规避掉;而国内无论从教学研究的体制,到建筑设计体系,几个学科是泾渭分明。
在马莱区还看到了一个类似于外滩的“补牙”工程。在历史环境里,有块空地要填补,该用什么方式完成?是做假古董?还是保持比例、虚实、开窗方式接近的“协调”?还是有更高明的方式?马莱区的这个牙是半个世纪前补的,半个世纪后外滩补牙工程几乎是这个的完全翻版。法方的老师摇摇头,说现在不会这么做了。我觉得这事和建筑师的关系并不大,个别人有超前的、领先时代的想法是完全可能的,但当你面对几十个评委、几十万市民的保守时,个人是无法超越时代的,能起的作用恐怕只有屈服or放弃,让别人去屈服两种选择。
中午重游蓬皮杜中心,对房子本身已经没什么感觉了,在旁边的广场休息,借机看看鸽子帅哥美女。感觉巴黎人和上海人的精神面貌有着本质的不同——巴黎人的欢笑明显要多得多,一个个都是个性张扬的,一对对都是旁若无人的。而上海,连香港也算上,总让人觉得有种压力,让人竭力打拼,却逐步丧失了自然人性。也可能是因为我的巴黎印象是浮光掠影吧。
![]() |
楼歪歪 |
早上夏约的老师带着在马莱区看了几个点,这个区域是巴黎最早的部分,在奥斯曼时代险些被拆平,但最终还是保了下来。最让人称奇的是,这个区域的许多房子都是歪歪扭扭的,明显墙体有很大程度的倾斜。于是我问了法方老师一般怎样处理,得到的回答让人大吃一惊:不危险,不需要管。在国内,出现墙体倾斜如此之大的结果几乎只有一个,就是拆除重砌;不重砌结构工程师是不会签字的,结构工程师负责的方式就是让保护后的建筑全盘符合“现行”结构规范的要求。“小修小补凑合一下”这种建筑师认为最能维系老房子价值的方法常被结构师枪毙,也因此大量的砖-木的房子,修完了就变成了砖混。不由想起前几天和在意大利读博的S师妹邮件聊天的主题,在意大利的大学里,多半建筑、结构等等是在一个学院或系的,搞保护的人并没有一根截然划分建筑和结构、材料的线,而保护手段也是不分学科的,只要适合保护对象的特质即可,且可把一般性的消防、结构、建筑规范规避掉;而国内无论从教学研究的体制,到建筑设计体系,几个学科是泾渭分明。
![]() |
补牙工程 |
在马莱区还看到了一个类似于外滩的“补牙”工程。在历史环境里,有块空地要填补,该用什么方式完成?是做假古董?还是保持比例、虚实、开窗方式接近的“协调”?还是有更高明的方式?马莱区的这个牙是半个世纪前补的,半个世纪后外滩补牙工程几乎是这个的完全翻版。法方的老师摇摇头,说现在不会这么做了。我觉得这事和建筑师的关系并不大,个别人有超前的、领先时代的想法是完全可能的,但当你面对几十个评委、几十万市民的保守时,个人是无法超越时代的,能起的作用恐怕只有屈服or放弃,让别人去屈服两种选择。
中午重游蓬皮杜中心,对房子本身已经没什么感觉了,在旁边的广场休息,借机看看鸽子帅哥美女。感觉巴黎人和上海人的精神面貌有着本质的不同——巴黎人的欢笑明显要多得多,一个个都是个性张扬的,一对对都是旁若无人的。而上海,连香港也算上,总让人觉得有种压力,让人竭力打拼,却逐步丧失了自然人性。也可能是因为我的巴黎印象是浮光掠影吧。
-
璞辞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1-09 15:57:19
-
伯樵·阿苏勒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9 23:17:37
-
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8 19:09:29
-
arian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7 08:39:33
-
mark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6 09:28:05
-
Artlands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12:46:17
-
cas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11:43:56
-
鹤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11:08:22
-
rossiegent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10:03:41
-
惹草苳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09:44:53
-
syr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09:44:2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09:16:04
-
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09:07:32
-
小A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09:02:51
-
Xinmiao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08:58:14
-
scx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08:56:49
-
小红伞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08:44:27
-
粗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08:32:07
-
concerto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08:23:02
-
motongg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08:10:17
-
城市笔记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5 07:54:02
-
南萧亭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4 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