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生意一直火不起来?换个菜单试试
哈哈哈,先容我笑会。
之前在网上看到两则关于菜单的新鲜事儿。一则是国内餐厅因没有菜单,被不会用手机点餐的老人投诉来了;另一则是美国餐饮出新规,餐馆酒吧菜单一律标注卡路里。
小小的菜单就真的这么重要吗?红配黄的大招牌就落伍了吗?

还是说……现代的人都是好颜值之人?
啊哈,不管你是不是,反正现在的人就是这个样,看见菜单心情舒畅,或许会多点几个小菜,你说是吧。
合肥某购物广场有一家主打川味餐厅。店内装饰别具一格,无论是在餐具上还是布局上,简约而不失大方,且菜品价格十分公道,服务态度也比较满意。

生意做了2年,生意还是一如既往不温不火。
我和朋友是餐厅的常客,时常为店内人气不佳感到惋惜。仔细一想,难道是位置不太理想、客流量太少还是装饰太过平庸……
下意识的看了下他们的菜单,原来问题在这
先来说说这家川味餐厅,店内主打猪蹄和剁椒鱼头。倘若不是老顾客,光从菜单上是完全看不出,一般顾客只会误以为这是一家实惠而没有特色的餐厅。
找到问题后,又发现一大毛病:菜单排版杂乱无章。

别小瞧排版,对于那些处女座来说,他们要看得舒服,如果一连串的菜名,中间有一个超长的菜名,是不是很刺眼。
而这张菜单上菜名多且杂,字号又小,配上昏暗的灯光,像是一张视力测试表。
与其将菜单设计成这样,不如红黄配,更显眼、更直接。
诸多餐饮创业者误以为菜单就是传递信息的纸张,把菜品、价格印上去即可,而消费者眼里的菜单是餐厅的第二形象。
去小餐厅,也去过有些中档餐厅,发现受欢迎的餐厅菜单都很直接。
不少餐饮人认为,开店就要菜品多、越多越好,实则这是大忌。

菜品数量过载,不仅会增加餐厅费用,同时会使顾客点菜成为一种负担,人家这是来享受美食的,不是来体验选择困难症的。
简化然后专注某道菜系是餐饮人都会做的事。
有灵魂的餐厅一定是有1-2道镇店之宝,这里的宝是指菜啦,不要多想,不要多想。
从某程度来说,舍弃一部分菜品,利于控制菜品的质量,推出招牌菜更易受到消费者接待。在信息量爆炸的时代,顾客哪怕能记住你家一道菜,对餐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

等等!你觉得简化版菜单不适合你?没事,尝试组合菜单也有新的机遇。(注:组合菜单适用于快餐类)
像快餐类知名品牌有沙县小吃、肯德基,店内都会有一些组合套餐。一来治愈“选择困难症”,二来缩短顾客点餐时间。
快节奏的时代下,快餐仍是主流。

以沙县举例,这家百年品牌的菜品谈不上美味多滋,却极为快,因为菜都准备好了,盛碗饭、加点菜、盖个汁一份商务套餐饭就出炉了,全程也就3分钟左右。
具体来说菜单这玩意传达信息不同,玩法也颇有差异。
「为什么要做菜单?」
品牌是什么?卖什么东西?定位是什么?这些实质内容都要体现在菜单上,才能让顾客记住你。
经验分享:
没有招牌菜的店不是好店。招牌菜一定放在最显眼位置,重点突出,能做详细描述最好。加深顾客印象的同时,宣扬自家品牌。
另外有logo以及slogan直接放在菜单上。
「菜单的价值在哪?」
无论菜单形式怎么变,结构逻辑都要清晰。菜单结构可比成一个金字塔模型。
经验分享:
顶部是品牌定位规划出来的,代表品项的一般是一到两道菜品。
然后,是强化品类认知的配衬菜品。接下来,就是利润区菜品。最后,就是流量菜品,这些菜品会通过独特的价格,或一些特色带来很大的流量。
精准的分类对比,才能让顾客更好的了解,哪些菜品占营业额最大份额,哪些是真正盈利的点,后续都是要进行优化、调整。
「没图没真相咋行?」
纯文字的菜单已是远古产物,在小餐饮店经常见到。如今年轻顾客都是凭图说话,图文并茂菜单,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
另一方面,图文的模式能帮助顾客更快找到菜品,节省时间的同时,提高店内翻台率。【有趣、有料创业资讯,相约微信公众号:商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