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一点悔悟
年少的时候没机会多读书,等到出社会手中有银钱自己能买的时候,也没曾想多读书;一路走过来,功利性的为赚多二两饭而去读了一些拿来即能用的。刚出社会那会买过三两本,但也大多看一部或者完全没看。刚刚在洗手间看闲书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能力上的残缺,是可以像书里人物那样去学习和弥补的,有醍醐之感,后悔早年没有多读书,也许很多认知和行事会大不同。
自认为是个身体懒但脑子不懒的人(嗯,懒人倔强的尊严,哈哈),打小算是有点小聪明,世间的道理就那么一箩,自认为都懂,甚至能掰开揉碎的讲得令人称赞。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的认知慢慢丰富,也越发明白自己的智商不足情、情商残缺,道理的字面都容易懂,但真正能“悟”,能基于自身、基于现实环境、基于身处其中的行为故事去理解甚至改变行为,才是真正的“懂”。也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知而不行,不为知。而读书是一根引线,将看到的听到的遭遇的所有,激荡出改变的力量。
人的一生,能经历和阅历的是有限的。不知道其他人是怎样,但发现自己经常“出世”,喜欢抽身去看事,这样能更客观。而此时此刻的我,深深的不以为然,如何的“入世”才是精髓,才能真的懂。出世的客观总带着一种自以为是的高冷,貌似360度占尽道理,但其实懂得的是浮水浮尘,毫无力量,并不能有深刻的增益和推动自己改变的力量。
人到中年才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实在有点晚。但总好过认识不到,寄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有更多的行动和改变。
仅此记录一下此时此记刻的心情,于今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