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我是一个史铁生的假粉,也是一个伪文艺。
从高中的时候接触史铁生,读到他在《我与地坛》中所写的话: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于是心有戚戚,便将其划归与鲁迅同类的文豪名家。
今天我终于将《我与地坛》读完,却是实在没有读懂。这篇文章,绝不仅仅是讲述地坛,亲情,岁月,时光,它是作者的一生啊。
不去看别人对史铁生的评述,我从这篇散文里读到的史铁生,文笔苍凉却又不失趣味。趣味的部分不想去谈,只看厚重的苍凉。
在整篇文章中,作者始终在探讨的一个问题是:生和死。“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从这个层面上讲,史铁生除却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思想家,一个哲学家。
在作者的认知里,地坛“是一个宁静的去处,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它与“我”有缘,它等待“我”出生,等待“我”残废了双腿,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它等待”我”到来,为“我”这样失魂落魄的人准备好了一切。“我”在这里想明白了很多事: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耐心的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的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的透彻。
——多面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设若智慧或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其实读到这些的时候,我有些难过,一个人有活跃的大脑,却没有可以走路的双腿,就像那个小姑娘,上帝同时把漂亮和弱智给了她,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
地坛是“我”的另外一个世界,给我宁静,给我自由,也给我孤独和大彻大悟。我开心时在这里,难过时在这里,成功时在这里,失落时也在这里。在作者的思想中,是地坛给他带来这一切,那么,如果,没有那么巧合,没有地坛,史铁生会怎样?
世界上最无法确定的就是如果。
昨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黑色生命力:情绪,认知与人生哲学》,文章中提出:有一种人,经历过巨大的压力,逆境和/或创伤,并度过,幸存下来的人,最终展现出来一种力量。我认为史铁生就是这样的人。无论他的生命中是不是有地坛,他终究会想明白关于生与死的所有事情。
一个人去不去西藏朝圣,和他心灵纯不纯净没有直接关系。
人真的是很神奇的东西,精神的力量竟然能突破肉体的桎梏。
“会有那么一天,尘埃落定,阳光灿烂,放下那些沉重,去走我自己想走的路,在此之前,要坚持。
我不再天真,也不再幻想,根本没有可能等到一切尘埃落定,这是命运,也是注定,接受一切,接受自己,接受命运。
所幸我明白一切时,我已经不在深渊,所幸一切不算太晚。——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