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远离这5个熊孩子
本文首发于电影幕后故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saymovie”),欢迎关注,看幕后君第一时间为你评新片,品经典。
每想起来去年这个时候,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许久不见的叔叔阿姨带着他们的小儿子来我家做客,母上大人叫我出去买个披萨大家一起吃,等我回来时,手里的披萨差点撒了一地。

他们家7岁的熊孩子正坐在地上冲我傻笑,手里拿着我绝版手办的一截断腿。

万万没想到,熊孩子拆手办的悲剧会发生在我身上,但你又能说什么?叫人家赔吗?
伤了和气不说,对方家人即使赔了,心里也不爽:“不就是玩具吗?至于这么小气吗?”
而类似的悲剧,每年都在上演。

法不责众、同样不责幼,哪怕熊孩子把一个孕妇推倒导致流产, 一句“不懂事”,就是熊孩子的保护伞、特赦令、免责声明和无罪金牌,计较起来反倒是你不懂事。
电影中被戏剧化的熊孩子更是无法无天。

孩子是他们的伪装,熊是他们的武器,因为年龄小,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会腹黑到跟大人玩心计。因为被要求尊老爱幼,弱势群体总是自动被划分到受害者的阵营。
却不料这些祖国的花朵,开出的竟会是恶之花。

今天我就来盘点一下,恐怖片中那些表面笑嘻嘻,背后捅刀子的熊孩子。
Warning:本篇盘点不涉及神鬼,因此大多都是悬疑片,没有看过的可以先找来看看,以免被剧透。
《狩猎》

什么叫“舌根底下压死人”,看看《狩猎》就知道了。
影片讲述一个小萝莉对一位大叔产生了跨越年龄的爱情,这让大叔感到十分不适,委婉地拒绝了她。

小萝莉随即陷害大叔性骚扰,愤怒的家长高举道德刑具,从冷暴力到拳脚相向,一句谎言就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很多观众都在说小萝莉无知,不清楚说谎的后果,我却不这么看。
如果真的是无知,那么多诽谤中,她为什么如此精准地选中了猥亵幼女,为什么不哭不闹先告状,却要装作被大人套话,细思恐极……
《孤儿怨》

亲生的熊孩子尚且坑爹,更别提领养的了。
影片讲述一对夫妇为了挽救婚姻,来到孤儿院收养了一个甜美可爱的小萝莉,却没想到此举竟是引狼入室。

随着小萝莉的到来,诡异的事情不断在他们身边发生,小萝莉经常表现出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与冷酷,妻子也终于感觉到小萝莉来路不正。


另一方面,小萝莉竟然趁妻子不在家,浓妆艳抹开始勾引男主人。一个9岁的女孩,杀人越货城府极深,她身上究竟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们需要谈谈凯文》

下面出场的这位名叫“凯文”的熊孩子,将坑爹坑妈发展成了一门手艺。

影片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小正太如何变成校园凶杀案凶手的成长过程。和上述几位熊孩子一样,凯文也是天资聪慧却不断折磨父母,仿佛父母将自己生下来,就是他们的原罪。

终于在16岁那天,凯文用箭将妹妹和父亲射死,并拉来同班同学陪葬,而凯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折磨他的母亲。

中国民间有种说法,熊孩子是父母前世的讨债鬼,但像凯文这样既恋母又弑母的熊孩子,估计阎王爷都不敢收。
《谁能杀死孩子》

俗话说七八岁,猫狗嫌,而当你被一群七八岁的孩子所包围,那就是要命的节奏。

《谁能杀死孩子》就是一部以熊孩子为“剥削电影”,影片讲述一对外国夫妇来到一座小岛上度假,却没想到这座小岛上的大人几乎被亲生骨肉赶尽杀绝。

因为语言不通,再加上寡不敌众,这对夫妇只能在熊孩子们的围追堵截下疲于奔命,而妻子肚子里还未出生的孩子,已经成了他们的一员……
《约书亚》

不难发现,这份榜单中的熊孩子很多都是因为早熟,才有了和年轻不相符的心机,《约书亚》中的小正太约书亚更是如此。

他从小便天赋异禀,懂音乐、会画画、饱读诗书,小小年纪就已经表现出冷血残酷的一面。
这样一个没有被鬼怪附身、没有悲惨身世、甚至没有经历任何家庭变故的孩子,竟然成为了杀父弑母的魔鬼。

都说,熊孩子与杀人犯之间,隔着一个熊家长。约书亚却否定了这种说法。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恶魔。”
不过归根结底,电影中的熊孩子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导演用孩童般天真烂漫的外表,和恶魔般残忍至极的行为形成反差,以此来制造悬念,增强戏剧性。
而在现实生活中,好孩子都是相似的,而熊孩子却各有各的不幸,畸形的家教、恶略的环境、冷漠的父母,熊孩子不是罪,更不是成年人暴力的挡箭牌。

尽管每次看到熊孩子吃皮带炖肉,我还是会偷着乐(手动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