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里的温柔

喜欢那种骨子里的温柔。
什么是“骨子里的温柔”呢?
就是,一个人可以想象出一万种对付别人的办法,却在实施的时候,有一百万种理由说服自己放弃。
举例。
这些天一直断断续续重看《天龙八部》一边感慨金庸的文笔实在不过如此,一边觉得他可真能瞎编。
不过,其中一段描写拿来诠释“骨子里的温柔”,倒是再贴切不过——
马夫人颤声道:“那小贱人(阿紫),挑断了我的手筋脚筋,割得我浑身是伤,又……又在伤口中倒了蜜糖水……蜜糖水,说要引得蚂蚁咬我全身。让我疼痛麻痒几天几夜,受尽苦楚,说叫我求生不得,求……求死不能。”
萧峰绝不是软心肠之人,但杀人放火,素喜爽快干脆,用恶毒法子折磨敌人,实所不取,叹了口气,转身到厨房中去提了一大桶水来,泼在她身上,令她免去群蚊啮体之苦。
这就是了。
按说以马夫人陷害乔峰的缘由和阴险,乔峰将其千刀万剐也不为过,但“用恶毒法子折磨敌人,实所不取”。
跟笑靥如花、看似天真烂漫、但实则蛇蝎心肠邪气逼人的阿紫比较起来,乔峰的厚道以及大仁大义几乎不言而自明。
换而言之:就连杀人这种事情,在方式的选择上,也能暴露不同人品,以及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歹毒抑或良善。
仇深似海人命关天的事情上都有权衡和选择余地,遑论其它。
取舍之间,歹毒者多少天花乱坠的慷慨陈词、遮遮掩掩,都是欠缺说服力的。
我的意思是,人生艰难,百舸争流,泥沙俱下,就如一位朋友所说“互相遮盖,互相原谅,每个人才都有路可走”。委实不喜欢那些行走江湖动不动就赶尽杀绝的手段,而更欣赏那些遇事愿意给人留余地、留退路的君子。无论男女。无论男女。无论男女。
温柔有很多种,在我看来,最深沉的温柔就是骨子里的不忍、是骨子里的心软。
比如相互骂战,即便再出离愤怒,也尽量控制范围和局面,有必要让十个人知道的事情绝对不让十一个人了解来龙去脉,能和平协商的事情绝不弄得甚嚣尘上。
比如再势不两立也尽量就事论事不揭人隐私,能放人一马就绝不千方百计围追堵截直至置之死地。
比如声色俱厉说狠话时也能舌下、笔下容留三分薄面,刀子嘴豆腐心看似不依不饶但高抬轻落永远离命门差着几寸活儿......
“不忍”和“心软”的来处,是仁慈和悲悯,由盘踞在人性深处最牢固的本色和本能积淀而来,做不得秀,装不了假。
天下太平你侬我侬时的甜言蜜语、顺情好话、张灯结彩,示恩、示好等等,都是极容易的事情,俯拾即是,温柔也确是温柔的,花团锦簇的样子也是蛮好看,含糖量超高,但,含金量却就未必。
所谓“仁言不如仁心之诚”。
说到底,未经淬炼和考验的温柔与善意,总难免显得轻飘飘,不牢靠,让人忍不住持观望和狐疑的态度。熟视无睹也是可能的。
相反,每每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以及敌我矛盾白热化到剑拔弩张血肉横飞时的“高抬贵手”、和“一念之仁”、倒是总能令人无端动容——嘴里说得威风八面,却招招避开要害与七寸。而那,恰恰是“不忍”和“心软”最闪光、最动人最温柔的所在。
曾国藩说“称人之善或过其实,不失为君子;扬人之恶或损其真,宁免为小人”。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