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你最喜欢谁?
查看话题 >贾宝玉就是我



出家前,我就很喜欢读《红楼梦》,2012年出家后,本以为以后只会看佛经,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寺院的图书馆看到了《红楼梦》,随手翻开,正好是第二回,写的是智通寺门前的一幅对联:“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我很惊讶,《红楼梦》里的句子竟然这么有禅意,然后就开始从禅的角度,重新阅读这本书,并且把自己的感悟整理出书,分享给读者。

我写了3本关于《红楼梦》的书,目前已经出版的有2本,第一本是《解毒<红楼梦>的禅文化》,佛教把“贪嗔痴”寓意为三毒,我看《红楼梦》的时候,觉得整本书都是在写“贪嗔痴”,所以书名里有“解毒”;第二本是《缘来红楼梦一场》,是从缘份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

1、林黛玉的出现,是让贾宝玉断舍离
我和贾宝玉在经历上是很相像的,他是一个先甜后苦的人,我也是。其实苦是可以让一个人觉悟的,“身不苦则福禄不厚,心不苦则智慧不开。”林黛玉的出现,就是要让贾宝玉一步一步做到断舍离。

黛玉葬花的时候,念到了:“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样的句子,被贾宝玉听到,贾宝玉就若有所思,流下泪来,因为他从中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林妹妹再美,终究不属于他,总有一天是要离开的。
贾宝玉天性喜聚不喜散,任何有关“散”的东西都会戳他一下,而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最后所有的人都离开了,这个家族也破败了,他领悟到人生的无常,繁盛的反反复复,所以他觉悟出家了。

2、《红楼梦》没有讲爱情故事
2015年刚出版第一本书的时候,网络舆论就是带着一种质疑:一个和尚竟然还看《红楼梦》,他是不是下一本要解读《金瓶梅》?我觉得,《红楼梦》里面没有讲爱情故事,它就是给我一场开示:只要去深爱,一定会是一场悲剧。

比如说尤三姐跟柳湘莲,柳湘莲给了尤三姐一把剑,作为订婚信物。尤三姐天天拿着这把剑,盼着柳湘莲的到来,隔门一道说相思。

但是有一天终于柳湘莲来了,他来却是为了退婚,尤三姐无比绝望,把宝剑往脖子上一抹。而这把剑的掷出,让柳湘莲觉悟了,最后出家了。传统的文学中,一把剑拿出来,我们能够想到的是杀人,但是曹雪芹笔下的这把宝剑,却为了让人解脱跟觉悟。

再比如,大家读《红楼梦》的时候,会陷入一个死循环,到底贾宝玉适合林黛玉,还是适合薛宝钗?也有读者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是贾宝玉,在钗黛中应该如何选择。我的选择和贾宝玉的一样,就是出家,通过阅读《红楼梦》,我意识到,生命中曾经对自己重要的人,可能到最后都变得不重要了。他们只是在你生命中为你度化,为你上一堂课,终究都是要离去。

3、刘姥姥有菩萨的情怀
出家之前,我很喜欢史湘云,因为她无拘无束的性格,而我出家后让我最感动的,其实是刘姥姥这一个角色。王熙凤救助刘姥姥的时候,第一次是打发叫花子的姿态,第二次是因为想博取贾母的欢心,拿刘姥姥取乐,其实刘姥姥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她心里明白,但是她懂得感恩。

贾府的人在宴会上嘲笑刘姥姥,往刘姥姥头上戴了一头花,但刘姥姥却说,我年轻的时候没有美丽过,没想到到我人生晚年还能美丽一把。她为她的生命美丽而感到开心,却没有因为别人的嘲笑影响她的心情。如果说拿嘲笑刘姥姥的那个样子去骂林黛玉,那黛玉简直没办法活了。刘姥姥的这种情怀,值得我们普通人去学习。

4、《红楼梦》没有主角
曹雪芹觉得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红楼梦》先出场的不是主角,而是配角香菱。故事从香菱小时候,在元宵灯会被拐走开始,收场也是一个配角,有人说宝黛钗是主角,但是我认为这里面其实没有所谓的主角,我们认为自己是主角,但是在别人眼中你只是一个配角。
曹雪芹的平等观念,从书中人物的名字也能看出,即使是一个小丫鬟,名字都起得那么好,比如惜春的丫鬟名叫入画,古代文人会说:人既要有入诗的韵味,也要有入画的美感。一想到那种入画的美感,我觉得这个名字太了不起了。

5、《红楼梦》的回目
《红楼梦》的目录也很有禅意,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上半部分写品茶,接着就写醉酒,酒和茶是一个对立的状态。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上半部分,是贾宝玉过生日,大观园的女孩给他办夜宴庆生;下半部分,讲有一个人过世,生和死是一个对立面。我觉得看《红楼梦》的回目,就像高僧在跟你交流人生的现象、人生的无常。

6、《红楼梦》无梦,曹雪芹的药无方
张爱玲有三恨,一恨鲫鱼有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其实我也有三恨,一恨《红楼梦》无梦,二恨曹雪芹的药无方,三恨孙悟空的紧箍无咒。

《红楼梦》里面关于梦的地方有非常多,比如说贾宝玉入了太虚幻境,把所有女子的命运之簿翻开,了解了她们今后的命运,最后梦醒了。这根本不是梦,而写的是一种现实。所以说《红楼梦》里面的梦是无梦,它是现实。
曹雪芹的药无方。在《红楼梦》里面有很多人生病,比如说薛宝钗的病要用冷香丸,冷香丸的制作过程相当考究,难到简直不可能得到;再一个是贾宝玉痴呆的病,这个病是心病。所以每次去治这些人病的时候,在《红楼梦》这本书里面根本没有药方,我想了解这个药方是什么,但是在这本书里面我几乎找不到。

我的第三恨是关于另外一本名著《西游记》的,我把整部书翻完,都找不到孙悟空的紧箍咒。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跟诸位法师去聊,他们送了我一句话,问心,这个过程是要问自己的心。其实我觉得曹雪芹最终目的也是这样,他是在心上去领悟。

《红楼梦》就是众生百相,它把现实写得淋漓尽致,像是一面镜子,时时刻刻在照映着我自己。我感觉情绪堵塞,或者说某一个想法得不到答案的时候,我会通过佛经和《红楼梦》找到答案。
红楼图片来源:《梦影红楼》画册
特别鸣谢:杭州永福寺 韬光寺 晓风书屋
自述:悟澹 编辑:倪蒹葭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一条(yitiaotv)
-
豆友138279124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18-09-14
-
michaelxian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18-07-03
-
微笑至今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18-06-30
-
June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18-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