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消费观是怎样的?
查看话题 >我们普通人怎么减少浪费——挂耳咖啡篇
垃圾生产减少2/3的方案

有一天早上我室友突然问我,你有看到过哪里有文章讲如何控制个人垃圾的产生吗?我今天又看到个公众号在讲因塑料致死的海洋生物,看得我很不舒服。只是讲塑料垃圾的现状多么严重,但然后呢?我们要做什么呢?
我想了想,尽管我有看到过一些博主写自己零浪费生活的经验(如the bulk house),但在微信平台最常被转发的的确还是一些现状的描述,并没有提出相应对策。
我和我室友都算是有一定环保意识的人,自己做饭带饭上班,在超市买东西也尽量选择没有过度包装的食材。但这种情况下,我们生产垃圾的能力也很惊人:几乎每人每天一大袋。
对我们这样刚有意识要做出一些改变的“普通人”来说,严格的零浪费过于hardcore:出门随时要带上随行杯、帆布袋、网兜、隔水纸;甚至还有一些技术性问题让人望而却步:天啊,他们自己做香皂,还自己堆肥?
那么我们普通人要怎么减少浪费呢?
第一步应该是意识到自己生活中有多少浪费。我的朋友一晗之前做过一次三天无塑料挑战。
第二步就是分解这些浪费,看看有哪些地方是可以被优化的。在这一步,跟自己的节奏来是很重要的。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把生活重心放在思考环保上。有一些可能造成浪费的生活细节,在别人看来很没意义,但对个人来说却可能是不可妥协的。自己决定自己愿意放弃什么去实现浪费更少的生活。
减少挂耳包2/3垃圾的方案
我每天早上都会自己冲挂耳咖啡。
一方面手冲在风味和口感上的选择更多,方便做1人份(相比法压壶和美国家庭常用的滴漏机器),也对器具要求更少(一个细口壶就好,100来块,不用购置滤杯滤纸等等)。
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挂耳有过度包装问题:为了锁住风味,每包挂耳都会独立包装,再放进大的外包装里。这样就会产生3种垃圾(包含咖啡渣实际上是4种):

但目前在上海很多有名的咖啡店都出售自己的挂耳包,有一些还是现买现磨现包的。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可以和店家协商,去掉独立包装和外包装,直接用可再次利用的封口袋(宜家就有)包起来:

尽管比起独立包装的气密性会差一点,但考虑这些咖啡是新鲜现磨的,而且基本上会在接下来的1个月被喝掉,风味的流失搞不好比那些1年前预包装好的挂耳要好很多。
这样剩下来的垃圾就是滤纸和咖啡渣了。
滤纸的话,做挂耳暂时是想不到有什么其他可替代的办法。但毕竟是可以降解的材料,也算是可以接受的结果了。
*如果自己有手冲壶的话其实可以选择其他的过滤介质,比如金属滤网和法兰绒滤袋。但会有口感上的影响。就像前面提到的,如果不能接受这种口味上的变化,可以选择不在这里妥协。最重要的是开始做点什么。
咖啡渣可以作为肥料或者烟灰缸里的材料使用。
在这里其实我想到一个问题:目前上海及国内许多城市对垃圾没有进行分类处理。因此我们日常产生的生物垃圾(厨余)看似可降解,其实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在政府或社会创新机构大范围推广垃圾分类前,有没有缓冲的步骤呢?
我觉得是有的。前2周看到了陆家嘴的一个城市农场征集项目*,目测成功的案例很有可能被推广至全市。在家庭里利用生物垃圾堆肥不太现实,但如果在城市农场、社区普及之后,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堆肥还是很有可行性的。
*上海市政2016年发布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计划在2040年成为“全球城市”,规划中对碳排放有明确的指标:2025年碳排放总量与人均值达到峰值,40年总排放较峰值减少15%左右。
总结一下这次的几个想法
1. 我们普通人的零浪费需要理智思考,自主权衡,开始做点什么是最重要的。
2. 如果你喝挂耳,可以和咖啡店协商把多余的塑料包装替换为可回收利用的封口袋。
3. 生物垃圾可以通过以社区为单位的堆肥进行回收。
今后再想到一些我们普通人便于实施的“零浪费”方案,也会记录在这里。希望一年之后能有更系统性的方法论。
最后打个(免费)广告。
6月1日我去参加了Bottle Dream的7周年趴体。会上发布了社会创新中国:第一个中国社会创新企业的百科类平台。网站以地区、领域作为导航标签,也可以直接搜索组织名称,目前已经有80余个组织入驻。


每个组织的页面里可以看到组织的简介以及联系方式。

社会创新如果简单地概括,就是利用商业模式为社会问题提出并践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对我这样的普通人(强调好多遍)来说,通过这样的平台我可以知道同样在中国,别人为了可持续发展在做些什么。或许我可以成为他们的一员,或许我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或许我可以受他们启发。
或者仅仅是知道有这些人在,也能帮我鼓起勇气。
社会创新中国的网址是 www.socialgoodchina.com 或者 www.sociagood.cn 。
-
2022有學上🇭🇰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18-06-28
狩江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AI怎么帮助我们学习? (1人喜欢)
- 日本选举制度中1票的格差
- 人机共治时代的7个预言:从「执行监督者」到「规则策展人」(Deepseek生成) (1人喜欢)
- Deepseek猜星座猜得挺准 (1人喜欢)
- AI作为学习工具带来的机遇与危机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