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博物馆
查看话题 >阿富汗文物展的故事
上周六去参观阿富汗文物展,遇到了一个在培训博物馆讲解员的博士,于是跟着他们听了一路讲解。有几个小故事印象非常深刻,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正文部分是对博士讲解内容的转述,括号里是当时我脑子里的弹幕)

海豚和锦鲤
古代人们都对死后世界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神兽带着灵魂去往『彼岸』。东方如此,西方亦然。只不过东方的神兽可能是仙鹤,西方神兽可能是海豚(《大鱼海棠》《寻梦环游记》)。至于这一系列文物为什么会被命名为“海豚”,估计因为发现者是西方人。如果是一个中国人发现了这处文物,更大的可能是把它们命名为“锦鲤”。(历史不仅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也是通过发现者解读的。)


沥青和木头
阿富汗的古代工艺品上面的浮雕,比中国的要精致。因为古阿富汗的工匠用沥青来敲击塑形,而中国的工匠们没有发现沥青,之前一直用的是木头。沥青的延展性比木头要好很多,因此在敲击时不会使金子裂开,能够进行更细致的操作。(材料限制了手工业的发展)


瓷器和玻璃
最开始A地的玻璃制品非常受欢迎,后来B地发明的工艺优化了玻璃制作流程,玻璃制品价格也随之下降。于是A地的工匠在玻璃器具上磨出花纹、烧制彩色玻璃,以获得更多利润。
中国有高超的瓷器制造工艺,因此古代工匠对国外的玻璃制造工艺很不屑,他们认为无论什么造型的玻璃制品(盘碗瓶……)都可以用瓷器来仿制,所以也不屑于学习和研究玻璃制造。
可玻璃才是现代化的象征,眼镜和灯,显微镜和相机的镜头,各种交通工具的挡风玻璃……这些都依赖玻璃工业的发展。
我们总以“瓷器之国”自豪,但太发达的瓷器制造业反过来抑制了玻璃工业的发展。

其他的零碎故事
酒神:有葡萄叶子又有人的饰品,上面往往讲的是酒神的故事。如果是男人,就是酒神或者他兄弟;如果是女人,就是酒神的侍女。
昆仑奴:展览上的精美工艺品的制造者是一群小矮人,他们身高大概有现代人的1/2,智商不高,手却很巧。这些小矮人在中国古代也有一个名字,叫昆仑奴。

注:除了展厅入口、酒神腰带和门票是自己拍的,其他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