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记
查看话题 >自拍好场所,粉色空间上演的魔幻现实
2018年6月2日,南非艺术家辛非维•恩祖彼(Simphiwe Ndzube)在亚洲的首次个展项目“等待穆隆古”(Waiting for Mulungu)在Cc基金会开幕,展出作品包括绘画拼贴和装置等。
“穆隆古”(Mulungu)一词原指斯瓦西里语中的上帝,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被当地黑人用来形容那些在该国具有上帝权力和地位的白人,如今则是指富裕的黑人和棕色人种。
“等待穆隆古”(Waiting for Mulungu)一名借用自塞缪尔•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Waiting for Godot),辛非维•恩祖彼透过绘画、二手材料和雕塑重新审视了戏剧感,悲剧感和史诗感。

展览现场
除此以外,这位年轻艺术家从非洲民间文学的魔幻现实主义里提取创作灵感,塑造了俏皮而形象各异的人物,在粉红的空间里搭建起一个荒诞、迷幻、具有南非多元文化色彩的狂欢世界。
辛非维·恩祖彼希望借由艺术创作来引起与他有相同生活环境的人的共鸣,对于平等、自由的诉求更是一直贯穿在他的生活和创作中,他的作品大量地呈现了南非多元化、有争议的社会政治景观。辛非维·恩祖彼1990年出生于开普敦市区外的黑人指定居住社区——马斯弗梅勒勒(Masiphumelele),该地区的民众对于平等权益的抗争对恩祖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大学期间参与了南非全国公立大学的学生运动,为黑人学生以及校园底层劳动者的权益发声。
“Masiphumelele”的建造目的是方便统治者把黑人群体隔离于市中心之外,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与周围漂亮、专为白人冲浪而建造的村庄不同,当地民众的存在仅仅是为了服务来南非度假的白人。

展览现场
这种发声行为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得到延续。恩祖彼从服装市场收集大量的二手和廉价衣物。他将这些布料进行二次缝制,拼贴和填充,塑造了一个个底层形象角色:建筑工人、本地劳动者、乡村失业者等。这些过去一直“隐形”于主流社会的边缘人物成为了恩祖彼艺术世界里的主角。但与现实中备受压制的处境不同的是,这些人物充满活力且不再缄默,生机勃勃地向全世界宣布着自己的存在。辛非维·恩祖彼把这些无头、性别模糊、种族不明的人物和具有身份象征、隐藏遮蔽功能的衣物服装当做是一种物质,并放置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和阶级政治的语境中去观察。他试图在作品中表达有关黑人奴役、社会迁徙、种族历史等边缘化问题。
与作品的严肃性议题不同的是,辛非维·恩祖彼作品的最终呈现都保持了一种独特的趣味性和幽默感——对比色大面积的使用,能量饱满的人物角色,奇特怪异的造型,作品画面充满着活跃、跳动的气氛,人物步履轻盈而俏皮,如同舞动着南非传统街舞潘苏拉(Pantsula)的欢快舞步。

《神秘地域与荒海》(双联幅),2018

《跳探戈的夜鸟》,2018
艺术家将曾经流行的二手衣物拼贴在画面上,用以装扮他作品里的主角巴哈罗西(Bhabharosi)。巴哈罗西是由恩祖彼创作出来的无头无脸人物,在杂乱无章的背景里或是攀爬,或是跳跃,或是起舞。摆脱了肤色、性别的束缚,巴哈罗西在充满未知的世界里自得其乐,一路探索和发现自我,并对历史所带来的压力进行自我愈合。恩祖彼用了一种很聪明的方式去营造场景中的自由氛围,他经常把三维的介质整合到二维的画面上,这些介质便成为了画面的延伸,从而让他作品里的人物角色能够自然地从图像流动到物体上。这种流动感萦绕在整个展览空间里,使得无论是画面里的平面人物,还是立体的雕塑形象都像是随时要复活起来一样,让整个场景充满了一种无声的律动感。
内容提供:艺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