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冲】聊一波手冲常见冲煮法~~
今天,只要是稍微了解咖啡的朋友,对于第一、第二、第三波咖啡浪潮的的说法一定都不陌生。上一篇日记有幸转载赖前辈的访谈,但有删节,其中前辈提及对于“第四波”咖啡浪潮的见解,便是咖啡越来越大众化,咖啡馆越来越mini,生活化和家庭化。
如今,手冲咖啡越来越流行,流派如此多样化,但目的只有一个——还原豆子风味,得到一杯独一无二的好咖啡。而为了抵达这一目标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充满创意,所以冲煮的手法有很多种,就是我们常说的手冲流派:火山冲、陨石冲、一刀流、三段式、搅拌法、点注法……
今天简单侃一侃三大主流冲法,以及与之相契合的豆子及风味展现。
三段注水法(分段注水法)

分段式注水的一般做法是:闷蒸之后每次增加注水量,通常在咖啡液即将下降至粉层表面时注水,以小、中、大水流去做分段萃取,相对来说,会对水的流速和流量有比较高的要求。
采用分段萃取的方式,咖啡层次一般更加丰富,可以明确咖啡前、中、后段的风味(萃取中)。三段注水法的焖蒸过程不需要搅拌来提高咖啡粉的浸水均匀度,也不用点滴的方法来提高浸润深度,相对适用于大部分精品咖啡豆,尤其是非洲、中南美洲的中烘、中浅度烘焙咖啡豆。
大部分玩家及咖啡馆都在用的冲煮手法,需要关注的点是秒表、量称,流速和控水量。
◎ 咖啡干净,层次丰富
适用绝大多数滤杯及精品咖啡豆
适用中度烘焙,风味轻盈细腻、或拥有两个主轴风味以上的豆子

搅拌焖蒸法

欧美式搅拌法:在焖蒸阶段用搅拌棒进行十字搅拌,也是多段式的一种分支,是2012年世界冲煮大赛冠军 Matt Perger 使用之后才发展起来手冲手法。这种做法可以有效提升咖啡豆中的芳香物质的释出,放大咖啡豆的风味优点,增强咖啡的口感,不会太单薄。
搅拌法对咖啡豆的品质要求很高,如果使用较差的咖啡豆,会放大它的不良风味。另外,搅拌焖蒸法比较适合用来冲煮浅烘焙的咖啡豆,在研磨度上往往采取比较细的研磨,这样可以增大咖啡粉的浸水面积,提高萃取率。但如果把握不好搅拌的度,也容易过度萃取。

使用搅拌法,推荐以快速萃取见长的手冲器具搭配,分层分布面积更大的,手冲水流更猛烈的,以提供更强的穿透力,使得细粉能够较长时间处于翻滚状态。这样就避免了长时间浸泡导致杂味一起被萃取出来。
◎ 风味放大,醇厚增强
适用快速萃取见长的滤杯及手冲壶
适用浅度烘焙,风味轻盈细腻,醇厚稍显不足的咖啡豆
点滴注水法

点滴注水法又叫精华式萃取:点滴式注水的水流较弱,尽量少的破坏咖啡粉层,减少对流,增加浸泡的时间,这种手法做出来的咖啡醇度高,甜度高,浓郁顺滑,质感鲜明。

点滴法的出水量需要控制在一滴一滴的状态,所以适合选用削平式宽口壶嘴或是宽口式鹤嘴壶,这类手冲壶的优点是水流的粗细可控度高,更能适应点滴注水法。搭配Kono的锥形滤杯。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中度烘焙或者较深烘焙的咖啡豆。
点滴式注水人为增加浸泡时间,在低水粉比的情况下,使咖啡粉充分膨胀,之后用细水流和粗水流注水,萃取出咖啡前段的花果香及焦糖化物质,整个过程大概耗时4-5分钟。
◎ 甜度高,顺滑,醇厚
适用控水能力更好的手冲壶
适用深度烘焙,焦糖化反映完全,没有烟熏及涩感,醇厚度充足的咖啡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