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兰登堡门》

勃兰登堡门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莱登堡而得名。
德国首都柏林被勃兰登堡州四面包围,但不统属于勃兰登堡。中世纪曾经是勃兰登堡公国总督管辖地,近代则是普鲁士王国的领土。1945年德意志国战败之后,东勃兰登堡被交付给了波兰。
现在保存的勃莱登堡门是一座古典复兴建筑,1788年为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仿照雅典普罗里培门修建。四匹青铜马拉着的胜利战车,六根巨大的石柱体现了新古典主义风格。
凯旋门在30年间(1961—1989)西柏林的居民,只能隔着柏林墙在数米以外观看。勃兰登堡门和柏林墙一起,见证了德国近半个世纪的分裂,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它成为了两德统一的象征。
如果想更多的了解两德统一前后的思想,建于看《迷墙》:
影片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越战以后年轻人无法逃避现实的残酷,战争的破坏、人性、教育、家庭、两性关系乃至儿童心理障碍和毒品,在动画效果中完美的体现了美与丑、神圣与肮脏的人性。
孤独为一堵墙,墙的世界里将自己封闭。冲不出精神的枷锁,孤独绝望对人生没有希望,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给自己建造的墙。墙是人生历程的每一个阶段形成的,这种精神上的构成,将人们封闭起来,变得麻木极端,随着人生日益积累最后变得决裂。
经历种种挫折和失败后,不再沉沦不再逃避,勇敢地打破“墙”的枷锁走向新的天地。逼人心魄的音乐光怪陆离的声光效果,迷幻色彩浓厚,叙事手法前卫大胆、超越传统,被视为当今MTV的开山鼻祖。
深刻的哲学理念至今仍为乐迷所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