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影的“诗意”表达 | 专访《美丽童年》导演陈静
导语
从优秀的中学老师转型做导演,一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促使她完成了近10部儿童故事片的创作。《胖胖的夏天》《丁了历险记》《大沙河会记得》等儿童题材电影作品,都是陈静导演对“现实主义童话”的成功尝试和对儿童题材电影的一种“诗意”表达。
如今,陈静导演作品《美丽童年》即将上映,电影聚焦“美丽的谎言”,讲述一个看似渺小却波澜壮阔的成长故事,通过儿童的视角展现复杂的现实世界。在导演陈静看来,“真善美”是儿童电影创作中最非常重要的元素。

博尔塔娜
首先恭喜影片《美丽童年》将在7月13日与观众见面。作为《美丽童年》的导演、编剧,你最初是怎样决定创作这样一部影片的呢?
陈静
拍摄《美丽童年》的初衷,不仅仅是创作一部儿童片这么简单。我们在温州采风时,这座城市带给我很多感悟。人们都知道温州的经济十分发达,但在这座城市的某些地方,一边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另一边却是杂乱的城中村,让我感觉这就像是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社会的缩影,我想在影片里去探索生活在城中村里的这些孩子是如何成长的,以及贫富不同阶层之间的碰撞。
博尔塔娜
曾创作《胖胖的夏天》《丁了历险记》《大沙河会记得》等儿童电影,你是怎样聚焦到儿童题材影片进行创作的呢?
陈静
我以前的作品也不都是关于儿童题材,也有成人主演的文艺片,但儿童片占了很大比重。步入儿童片行列纯属偶然,2009年7月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毕业后,9月份就拍摄了第一部长片——数字电影《胖胖的夏天》,这部影片也是中国唯一一部入围了多伦多国际儿童电影节和维也纳国际儿童电影节的儿童片。这之后就连续拍了几部儿童片。可能跟读研前曾经做过7年中学班主任有关,我在面对孩子的戏时会有特别强烈的掌控欲望和信心,就是会有兴奋点。但拍着拍着,又升华出一种使命感。我们当下的孩子能看到的真人儿童电影太少了,好的儿童电影更是有限,自己既然已经花了这么长时间在儿童片的领域,就有责任拍出好的儿童片来给孩子们看。
博尔塔娜
与此前的作品相比,《美丽童年》有哪些特别之处?你想要通过《美丽童年》向观众传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陈静
《美丽童年》和之前的影片比起来,应该是在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关于梦境、幻觉以及恐惧等心理时空上的拓展,在诗意现实主义的表达上也更近了一步。我很希望通过《美丽童年》来展现儿童眼中复杂的现实世界。
孩子的世界里都有什么?成人的世界又以何种方式渗透和影响着孩子的世界?一条河隔开高楼大厦与城中村,令我难以撇开社会的现实,去纯粹地讲述关于孩子的故事。我之所以没有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而设置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通过一件极其寻常的小事展开故事,是因为对我而言,孩子撒谎过程中的每一次心理波动、每一处纠结迷惘,都是看似渺小却波澜壮阔的成长故事。

博尔塔娜
你曾经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中学教师,后来是怎样决定踏入影视圈的呢?此前的工作经历是否对电影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
陈静
说起来还是缘起25岁那年去北京的一次旅游,当我走在北京老胡同里,抬头望见墙外的天空,那一刻忽然很想有所改变。我觉得当时的自己像浮萍,有一种无根的虚浮感。即使自己努力尝试在课堂上有所突破,却无法改变教育存在的问题。
因为我的父母年轻时都是影迷,我从小就爱翻看家中爸妈自己手工穿线装订成册的《大众电影》杂志全年本。别人来到北京都要去故宫长城,我却只想去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看看。走在校园里感觉很美好,回去时还顺带买了两本书,一本叫《表演指南》,另一本是《导演基础知识》。回家后,忽然我就想,为什么我不能当导演呢?准备了两年后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毕业后第三年,在导师章明的监制下,我编剧导演了一部叫做《紫香槐下》的教育题材电影,讲述祖孙三代教育工作者的故事,影片直击了当下教育改革的重点所在——教育如何解决效益与公平的问题。我过去的学生在看着镜头跟踪片中女演员的背影时,纷纷说很像当年的我。片中的女主角在一定程度上帮我实现了曾经的教育理想。
博尔塔娜
在《美丽童年》小演员阵容的打造方面,你是如何考虑并最终决定的?在你看来主演周诗琪在影片中的表现如何?
陈静
项目起初就确定了两个小演员选择的方向,一是从温州当地选;二是从海选范围里选。覃月这个角色的确定上,也经历了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我希望找到一个有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的小姑娘。全片的故事展开都是以覃月的视点来呈现的。这双眼睛要表达很丰富的内心层次,它们要忧郁,但又不能直白和刻意,很多时候我希望这种忧郁是淡淡的,甚至感觉不到忧郁。对于周诗琪来说,她的眼睛里有我想要的这些东西。
随着拍摄一步步接近尾声,担心的事一个个解决,我也欣喜地看到周诗琪已经完全“化身”覃月,她的表演越来越具有一种节奏,该留白的,该细腻的,她都能信手拈来。最后一天,周诗琪的妈妈说,她都快忘了女儿原来的样子了。我认为从一个“傲慢”的“小公主”转变为一个迫于生活困境,过于早熟的“乖乖女”,周诗琪付出了很多。并且她能在主创以及家人们的支持下,让自己真正融入角色。
博尔塔娜
儿童电影的主角都是小朋友,那么你在拍戏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与小演员做好沟通呢?
陈静
首先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在表演过程中,即使是有难度的部分他们也是可以演绎出来的,并可以有很好的分寸感。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融入角色的“天性”,让他们相信自己就是剧中人物,并逐步进入人物内心。
这部戏对摄影师也有很高的要求,也许孩子最好的表演是在较为放松的走戏时,也许孩子最好的状态只有一条,所以摄影师要在每一条拍摄时都能把它当成最好的一条去拍摄。同时,使全剧组形成习惯,走戏即开机。录音、摄影等各部门进入实拍状态,制片部门保证规范有序的创作环境。

博尔塔娜
在儿童电影创作中,你认为如何把控好“幼稚”与“说教”的平衡?如何用适合儿童的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陈静
艺术家都抗拒电影的说教作用,他们要求电影必须是艺术的表达,在观众的心灵里产生美好的艺术共鸣。可“教育”功能是儿童片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儿童片总有义务给儿童观众展现一个真实的、也许是复杂而多变的、随着他们的人生体验而存在的世界,总有义务给予孩子美的熏陶。需要强调的是,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或懵懂、或剧变、或有待完善阶段的孩子们,将从这些他们看到的影片里汲取无法预知的信息。
所以,儿童片中的“真善美”是格外重要的东西。所有的儿童片其实都是关于“成长”的,作为创作者,我们得心中有数,这些天真的孩子会从我们的影片里得到什么。一定程度上,我们也是老师,也是有使命和良知的老师。我们应该用真诚的情怀去点燃孩子们心中的光,照亮他们的勇敢、坚强、善良和纯真,让他们在了解了这个世界纷繁复杂、美丑并存的真相之后,还能温柔地爱它,还能微笑着前行。
博尔塔娜
《美丽童年》讲述的是孩子们的故事,同时也是一部值得家长看的影片,对于儿童电影的“合家欢”模式,你有怎样的看法?
陈静
一个影片拿到影院里,给不同的观众看,不同的观众能从中看到不同的东西,这是电影作为文本来说最本分最自然的事情。一个儿童片,是不是一定只能给孩子看?如果一个儿童片,孩子看的开心,家长也能坐得下来,对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儿童片来说,应该都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毕竟,买票与否,这个权利大部分时候还是掌握在家长手中。一直心心念想做家长和孩子都喜欢的合家欢电影,这次算是以文艺片《美丽童年》做一次初级的探索吧。
博尔塔娜
随着影视行业的繁荣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影人、观众开始关注儿童电影,你认为儿童电影的未来有怎样的发展方向?
陈静
在我个人这些年的创作经历中,其实还是真切地体会到儿童电影受重视的程度是越来越大了。如果它可以看成一个片种,那无疑在当下中国所有片种中,唯有儿童片还是一个存在悬念的蓝海。当然儿童片本身不是一个类型,它有很大的宽容度,可以做很多类型的探索。我所期待的是,随着电影产业的逐步完善,未来的儿童电影在题材样式上能有更加丰富多样的突破,既有以儿童故事为主的真人合家欢电影作为儿童片的商业主流,也有百花齐放之下的各种艺术探索。
儿童片的观众市场其实是巨大的,但也是有年龄分层的。儿童电影也应该在商业上有很好的前途,除了票房,也应该有与儿童消费有关的电影衍生品甚至主题乐园等等可以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我希望自己能够为这个理想的局面努力奋斗添砖加瓦。当然,这样局面的形成,不仅需要好的政策和投资环境,更需要儿童电影创作者自身的努力,人类历史的大多数创新和突破,都是由个体的探索带动的。

博尔塔娜
在《美丽童年》之后,你还有哪些创作规划?除了儿童片、文艺片,会不会在商业片领域进行一些尝试?
陈静
毕业九年,拍摄内容不断拓展,从儿童片、主旋律、文艺片中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也让我养成了“痴心妄想”的习惯——在每一次条件有限的创作中,在束缚里去努力实现哪怕一点点的自我突破。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创作像小草,生命力顽强,给点儿空隙就要发芽。当然内心的创作兴趣和欲望更像是一块干海绵,能喝下一个海。想尝试的领域很多,遇到能让自己兴奋的商业项目当然不会排斥。希望未来除了能坚持创作精良的儿童电影,也能在自我表达以及各种类型的题材上有更深的探索。
博尔塔娜
儿童电影是很难拍的电影题材,在你多年的创作过程中,有哪些创作技巧和感悟与大家分享?
陈静
一部儿童影片,如果只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了一个远离现实的梦,那么这部电影就是失败的。孩子总要长大,总要走出“楚门的世界”,儿童电影应该为他们打开一扇窗,甚至一扇门。尚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待成熟、完善阶段的儿童观众,有可能从电影里汲取创作者无法预知的信息。我认为儿童电影中的真善美是格外重要的元素。
儿童电影其实更适合找到一种“诗意”的方式来表达。在创作《胖胖的夏天》和《美丽童年》的时候,我们的定位是做一个“现实主义童话”。那时,只是希望能把这个现实的故事拍的有趣。现在看起来,这个定位的根本意图是想用一种更容易被儿童观众接纳的方式来创作影片——既呈现儿童世界的真实、又自由而富有创造性地表现这种真实,藉由某种“意象”进行“比喻”或“隐喻”,以期达到抒发某种情感、让儿童观众更容易产生认同和共情的目的。当然,我也不敢断言这些影片都是具有“诗意”的,只是希望朝着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方向前进,并期待能走的更远。
结语
陈静认为,“我们应该用真诚的情怀去点燃孩子们心中的光,照亮他们的勇敢、坚强、善良和纯真,让他们在了解了这个世界纷繁复杂、美丑并存的真相之后,还能温柔地爱它,还能微笑着前行。”
影橙Club观影团是影橙Club为广大电影爱好者提供免费观看国内外最新影片的观影交流平台,把更多精彩影片介绍给观众!
只要你热爱电影、乐于交流,关注影橙Club,关注不一样的影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