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知名诗人优秀散文作品展示 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
文/弓才赋

外婆是妈妈的养母,妈妈是河口镇等时辰村人,出生不久外祖父母为给刚满周岁的舅舅让奶,就把她送给了相邻十里的后沟村外婆家做了奶媳妇,这样妈妈就与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婆结下了一生的母女情缘。
外婆是上个世纪初出生的,在我的记忆里她就是一个慈祥乐观热爱生活的人,整天乐呵呵的好像天生就不会忧愁似的。没有见过外公,记忆里的外公妈妈叫叔叔,是外公去世后与外婆结合的表亲。个子挺大慈眉善目又很勤快,是硫磺社的工人,每月有定额工资,吃供应粮能领白面大米,所以我在外婆家的生活很好。
外婆与先外公生育两儿一女,二儿子也是妈妈的未婚夫聪明怜俐不幸早夭,剩下一子一女智商平平。不知是那世结的缘?外婆对妈妈视如己出,竟比她的亲生儿女还要亲几分。也许是因为妈妈的得宠?也许是因为我的明白懂事?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外婆从小就对我特别溺爱,从我记事起直到上学前长年就住在外婆家,她对我的爱真是如痴如狂,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
外婆家住的地方很高叫梁山上,是村中心胳膊弯西北山坡上、高出地面十余丈的半山腰,站在院里即可饱览全村的风貌。靠西畔有两孔砌了砂石口面的低矮土窑洞,东南大门口有块用石头砌垒的、半个炕大的洼地种菲菜小葱,东边的院墙是用石头砌垒了三尺多高的短墙,墙上石槽内填土种花,墙外篱笆包围。每年夏天石槽内开满了多样应景的季节花卉,篱笆上爬满了牵牛花,墙外山坡上开满了各色不知名的野花。清晨太阳初升时,墙里墙外的花辦上滚动着珍珠般的露水,花影婆娑蝉鸣蝶飞。坡上草丛中各种爬行小虫伸着懒腰无序匍匐趋行,几只专门为我下蛋的母鸡在草丛中穿梭觅食,树枝上的雀鸟欢快地叽叽喳喳,健硕的老猫在篱笆墙下扑来扑去似乎在捕捉什么?小黄犬蹲在门前虎视耽耽尽心守望,时不时还跑过来与我和猫逗着玩,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花鸟鸡犬猫汇成了一幅生动有趣活灵活现的图画。与江南名园比之毫不逊色,在我眼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似乎只有陶渊明老先生笔下的桃花源才堪与之媲美。引来了过往村邻们的驻足观瞻,构成了全村独一无二的一道靓丽景观。

在院子南端凸起的虎头平地上放置着一块油光发亮的大青石,夕阳西下时晚霞斜照在村子对面古庙的砖塔上。我坐在石凳上嘴里啃着刚出锅香喷喷的玉米棒子。俯览村中巷陌来往行人,耳畔响起牛羊归巢时欢快的嗥叫声,山坡下小院落陆陆续续升起的袅袅灶烟、在晚霞的映照下紫气腾腾,整个村落慢慢被祥云笼罩了。伴随着村边涧沟河淙淙的流水声、在微风轻拂的涌动下、祥云冉冉朝外婆家的老院簇拥而来。如坐云端的我静静凝望着、掩映在云层中的庙宇脊顶飞檐走兽塔尖松柏、与村口的城门时隐时现,仿佛骤然登临仙境飘飘然而不知所踪。天上人间近在咫尺,情景交融构成了一幅精致而美丽的画卷。我被眼前的胜景陶醉了,傻傻地望情遐想……。直到太阳落下西山梁时,还捧着半棒玉米在发呆,这时耳边传来外婆喊吃饭的声音,我才不情愿地悻悻归巢了。
外婆属于缠足放大的脚,在那个年龄段的人中实属罕见。五十年代初刚入社那时解放妇女参加劳动,她的大脚占尽了天机,加之本人性格顽强开朗勤快爱劳动、喜欢被人鼓励表扬。那时她己六十多岁了,但参加集体劳动十分卖力,给当时村里的妇女们起了模范带头作用。曾有下乡干部编了快板书表扬:“后沟有个杨姐儿,堪比当年‘佘太君’。白天上地劳动忙,样样农活不落后。晚上加班打旱井,抽空还要学文化。……”至今还在坊间流传。之后乡亲们就亲切地叫她大脚‘’余太君‘’,由此一斑可见外婆当年的风采。
在我的记忆里外婆还是个闲不住、爱带我‘游门子’的人,好象我是她手里的一张名片似的,其实别人都叫我‘肉尾巴’。每次出门首先要走一段之字型弯弯的下坡路,外婆就把我背起来颤颤巍巍的慢步向下趋行,到坡底下再跨过一个斜挂在涧沟上、长约丈余宽五尺的悬砌石拱桥后、才蹲下将我放下来。然后就开始挨家过户的窜门子。外婆人緣特别好到谁家也受欢迎,一个上午能走五六家。大概是因为先外公长辈的缘故吧?人们对外婆的称谓很高,大部分叫奶奶甚至叫姥姥叫婶子大娘的不多,如此一来连我都跟着长辈了,有些年龄很大甚至孩子都比我大的中年人都让我叫哥嫂,这样他们的的孩子还的管我叫舅舅,弄的我倍有面子很自豪。长年累月下来,阖村的人家我都跟着外婆去窜过门,谁家的饭也吃过,全村没有不认识我的人,一看见外婆带我去了就戏说:“又带你的肉尾巴来了”。外婆就认真地回答说:“这是我的命根子啊!”
窜门结朿的最后一站是供销社,外婆每次都是从她那大襟祆侧面的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数着不多的零钱、给我买些糖果饼之类吃的东西才回家。然而回家的上坡路比下来困难多了,在坡底下外婆伏下身把我背起,喘着粗气一步一颤地爬行。有一次雨后在半坡的拐弯处滑了一跤我很心疼,以后上下坡时就坚持不让她背了。我这样一个小小的坚持竟然让外婆开心感动了半年,变成了她夸赞我的口语资本,逢人就告说我会体贴人多么懂事多么疼她。

然而我们经常去的还是我二外婆家,那里有一个舅舅叫来喜比我大四岁己上学,大人们聊天时我就追着他玩。有时他要描红写仿,看着他一副认真写字的模样,我就不高兴了,乘他全身贯注时、调皮的我就溜到背后拽他的小天毛辦子,他生气了就追着要打我,我知道他只是吓唬根本不怕,弄的他很无奈只能暂时放下功课陪我玩。 外婆家窑樑上有个铁钩子,上边挂着一只小竹篮,里边放着我的专用食品干馍馍,那是外婆蒸的油花卷儿、饭后在无烟的焦炭火上烤的泛黄,然后放在火台上烘干,脆生生的很有嚼头,它是我长年的主要零食,我多会饿了或想吃了自己搬个小板凳站在上面伸手正好够着。
每年中秋节村里的人们买不起月饼,家家户户都要土炉烤,形状大都是寿星寿桃和各种吉祥动物类的,既好吃又好看。我跟着外婆`窜门回来时总不空手,家家都要给几块,每次都能带回一包。这些馈赠品自然是我的零食,外婆放在箱子上一个乌黑的瓷罐里,我饿了伸手进去掏一个吃,外公外婆从来舍不得吃,那时的我啊真是小活宝,外婆的命根子! 上学后我才结束了与外婆厮守相伴的快乐日子,每年寒暑假时才能回归那样的生活。可惜时日太少!每次分别时外婆总是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我走的很远了还在高坡上喊着我的名字招手示意,惜别之情无以言表。一九六二年母亲去世后,我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又想念外婆又怕相见勾起她的伤痛,暑假后回去少住些许日子,正月里去看望住几天。

记不清是那年了,我最后一次见到外婆时,她已卧床多日了,往日矫健精干的风采早己荡然无存。看着瘦骨伶仃病容憔悴的外婆,我扑进她的怀里失声痛哭,我的出现勾起了外婆对妈妈的思念,我明显感到了外婆浑身在颤抖,己经懂事的我强忍着巨痛收敛转而安慰。这天晚上我与外婆相拥而眠,睡了母亲逝世后第一个甜甜的觉,第二天上午我陪老态龙钟的外公磨了一上午面。下午我惦记上学要回家时,外婆拉着我久久不愿撒手,含着泪再三叮咛:“放假了回来看外婆,外婆在这个世上心里最惦记的人就是你啊!”我眼里噙着泪水连声诺诺。谁知这竟然成了我与外婆今生的永诀!我走后还没到假期、外婆就怀着对我的深深眷恋撒手人寰了!
我没有参加外婆的丧葬。外婆逝世后外公托我们村一个叫憨二的邻居捎来了讣告,然而隔了一个多月后他才想起来告诉我们,气的父亲又是埋怨咒骂又是顿足惋惜,其时外婆己安葬多日了。我知道后痛哭一场,以至病倒卧炕一周没有去上学。之后好长时日在梦中看到了日夜想念的外婆,她还是那样娇健精干,滿脸慈祥的皱纹笑呵呵地用手抚摸着我的头,哭醒时我己然是泪流满面如雨涌腮了!
外婆故世后我再也没有踏上这块让我一生魂牵梦萦、而又伤心不已的热土地。直到2OOO年我的长孙出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日,我总是连续做着一个相同的梦,在梦中我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外婆,她和外公住在一个半山腰类似老院的山洞里,上坡的弯弯山路己经没有了,代之以很高的石级台阶,洞里就住着她们二老,没有任何家什物件,外婆蹲在洞口用石头支着一口小锅煮饭,我躺在铺满茅草的石头炕上,凝视着外婆苍老的身驱伤心掉泪!

这时我幡然顿悟了,长孙出生后我视若珍宝天天守望,抱在怀里不肯撒手,隔代亲缘无以言表。外婆对我的疼爱何止于此更胜百倍,她给我托梦是她在九泉之下还在牵挂我。于是第二年清明节遂与我的叔伯舅舅联系,怀着矛盾的心理,迈着沉重的脚步,忍着巨大伤痛,踏上了后沟这块梦里几度回归伤痛无比的故地、去给外婆外公上坟扫墓。回到了曾经给了我无限欢乐的小山村,回到了阔别三十多年小院子,我站在院里四处张望努力寻找当年的踪影,小院经过修缮后模样己非从前,但凭着我儿时嵌在脑海的印记,还是找寻到了当年的痕迹,这里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是那样熟悉亲切,瞬间唤醒了我四十多年前的记忆,一幕幕往事象电影画卷在脑海里翻滚涌动,而今小院犹在物是人非,再也看不到那个慈祥疼爱我的外婆了!
这时我已是涕泗滂沱不能自己了,浑身颤抖着慢慢蹲在了陪伴我童年生活的虎头青石凳上,任由无尽的眼泪肆意流淌。在舅舅的殷殷劝告下我强忍着悲痛离开了这个让我无限怀念又伤痛欲绝的山庄小院。随后舅舅又陪我在全村走了一遭,虽然往日风貌早己不再,但一切还是那么亲切自然,只是没有了陪我的外婆。从那以后至今十八年来,我年年都要回去给外婆外公上坟扫墓,年年都要去村里走走,回老院里看看,每次都能勾起我对往事的甜蜜回忆和对外婆外公深深的无限怀念!
谨以此文献给远在天堂的外婆外公,愿您们吉祥安康快乐,在有生之年我会年年来看望您们的!
2018.6.1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