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收留我的土地
提起西班牙,你会想到什么?
不稳定的政治环境,欧洲的农场,皇马和巴萨,葡萄酒,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抑或是高中历史课本上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而我在西班牙潦草待了一年,很喜欢这里。因此积攒了一些心情和感想,想和你们讲讲我眼中的板鸭。
首先必须要纠正的一点是,西班牙语不是小语种!不是小语种!不是小语种!
重要的事情必须说三遍!

西班牙语是联合国的五大官方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三大语言。全世界说西班牙语的国家很多,除了西班牙,整个拉丁美洲(除了巴西)还有赤道附近的一些国家,甚至美国的许多州也说西班牙语,这与早期西班牙的殖民史不无关系,像我们所熟知的洛杉矶(Los Angeles)、旧金山(San Francisco),其实都是从西语演化而来的,而这样的城市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同时西班牙语还被称为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有一个说法是,西语是可以和上帝对话的语言,由此可见,人们的它的褒奖有多大了。
我始终觉得西班牙语有一种魅力,这种语言是充沛而感性的。
在西语里,“Hola”是“你好”的意思;“Que tal?”可以译为“你好吗?”,是很常见的打招呼的方式。
以前我们练习英语听力的时候也会发现外国人在对话的开头总是喜欢打招呼,西班牙人也不例外。
不管在什么场合,不管碰到谁,这个人你是认识或是不认识,一个“hola”完全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这也是我在板鸭呆久了逐渐深入骨髓的一个习惯。
在电梯里遇到同一幢楼的住户时;上公车时与和蔼的司机对视时;学校里与老师同学擦肩而过时;在食堂当食堂的叔叔阿姨帮你打饭时......很多时候对方也可能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当你们视线相对的那个瞬间,口舌之间往往是出于惯性地就把“hola”崩了出来,就像你吃饭拿筷子的动作一样自然。
但令我稍稍感到遗憾的是这种惯性等遇到华人时还是被打回了原型。好几次我在一些电梯里遇到当地的华人,空气里弥漫的是沉闷的氛围,那个时候我就会怀念有西班牙人在时那喋喋不休的样子了。

西班牙人就是这样热情高涨的。
中国人民讲究礼仪,将就分寸,总是喜欢点到为止;但西班牙人不是,他们要把自己的情感显露出来,因此除了问候,他们还要进行贴面礼。
刚来的时候我还保持着中国人特有的内敛,对于贴面礼这种亲密的行为还是有点接受无能,但时间久了,你会觉得这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还记得今年我生日和朋友们聚餐,到餐厅门口的时候我看到有一行西班牙人嘴里说着寒暄的话语,一边又亲切地互相亲吻对方的脸颊。
你不知道他们是刚见面时的激动难掩还是分离时的依依惜别,但语言都不能简单的表达他们的情绪,亲吻是他们能给对方最直接的温暖。
尤其是在冬日里的街头,暖暖的灯光打下来,那一群人贴面时喃喃的细语、相拥的身影、洋溢的笑容,嗯,对比我们几个面面相觑的尴尬那真的是一副很温馨的画面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渐渐地我也开始打开这个文化壁垒,和我的板鸭伙伴亲切地贴面问候。
我们的一个男同学就非常羡慕我们这些女生,因为他还从未有过一次贴面礼的经验,毕竟男生之间是不大会贴面的,而他接触的外国女生又很少,相信这是他这一年里很大的一个遗憾了。
所以说,环境真的很影响人,从一开始的抗拒到后来的乐在其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被西班牙式的热情感染着。
西班牙人的自由热情还体现在吃饭这件事情上。
在西班牙,人们一天要吃五顿饭。

说是五顿饭,准确的应该是三顿正餐加两顿点心时间。因为西班牙人的午餐时间一般是下午两点,而晚餐也是顺时而延,一般餐厅晚上要七点半或者八点才开门。
你可能觉得也许只是时间不同而已,而你大概不能想象西班牙人一天之内花在“吃”上面的时间有多长。
在国内由于工作限制,大家吃午饭的时间不会太长,我记得以前高中的时候我给自己计算过,在食堂吃一顿饭的时间大概也就十五分钟,但在这里不同,你永远不会看到一个西班牙人火急火燎地吃完一顿饭。
他们总喜欢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手边往往还配着一杯红酒,就这样一顿饭的时间被无限制地拉长。半夜十二点偶尔路过那些餐厅,人们面前的盘子都空了,酒杯里的酒也饮过大半,但他们说话的热情还是丝毫不减,好像要把一辈子的话都吐出来。
西班牙人无话不谈,和他们聊天你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我之前参加过一个当地的中国文化爱好者们的聚会,他们对中国饮食十分好奇,期间就会问我们很多问题,似乎是一个细节都不肯放过。这个时候我们往往是西语、英文、肢体动作齐上阵,这也才勉勉强强答个一二,但不管是不是听懂了,你说得好与不好,他们总是笑着看你,眼里的目光都投向你,兴趣丝毫不减。
我们的房东是一对中年夫妻,他们每个月月初都会来收房租。不过对我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交房租那么简单。他们每次都不会忘了要帮我们“练习”西语,总是会和我们聊聊天,问问我们的学校、学习和同学,或者是关心我们是不是有出门旅行。虽然每一次都像考试那样有紧张感,时不时还会有手忙脚乱地拿着手机查单词的情况,但他们善意的眼睛和为了我们特意放慢的语速,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这个深处异国他乡的人感觉很安心。
当然了,除了“谈天吃饭”这种只能动动嘴巴的生活之外,西班牙人平时的休闲活动也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户外运动。在欧洲呆久了,我就特别羡慕欧洲人对待运动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到了瑞士、奥地利、安道尔,滑雪几乎是家家都会的;在瑞士还能在河上看到皮划艇;至于全欧洲都为之疯狂的足球都不需要多说了。
而我居住的岛上,夏天海边的游泳、水上运动也不必提,只看平日里每个周末都会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各种徒步登山的活动;坐着公交车也时常看到三五成群的人穿着一身骑自行车的专属装备在公路的一边随风前行着。
嗯,其实这些都还不算什么。如果你问西班牙人的最爱是什么,那我告诉你,除了“fiesta”,其它的都可以靠边站。
“fiesta”是节日也是派对,但对西班牙人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节日不就是要疯狂地参加派对吗?

也不仅限于节日,我们学校的一个同学说他们一个礼拜里有四天都是“fiesta”,简直就是夜夜笙歌了,他们去的地方也大多是一些酒吧、夜店,当然也会在自家开party。
据我的和外国人合租的同学说,她们家每个周五都会有外国人聚会,而且如果她们房东从巴塞罗那回来住的话,聚会就会直接升级成大型party,然后到了半夜一两点再一群人跑去夜店狂欢,整个家里就会只剩下她们两个“格格不入”的中国人守着空荡荡的大房子。
简约 个性 分割线
说到这里可能你也会明白为什么这两年西班牙的发展一直是处于滞后的状态。人们满足于生活的现状,享受眼前的风景,它是整个欧洲的度假胜地,是欧洲的游乐场。
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似乎它和中国的现状是完全相反的。
西班牙人又懒又不准时,工作日期间,下午两三点以后出门街上很多店基本都是关门的,因为他们要午休;每个周日街上除了一些餐厅,基本上所有的店铺都是关门的,如果不想要周日什么都没得吃的话,你必须最迟在周六晚上采买好所有食材,因此每每到了周六晚上,超市的收银台总是排满了长长的队伍;当然了这个时候只要是中国人开的店也基本上没有不开的,我常去的那家亚洲超市全年无休,每天早九点晚十点,节假日也是照开不误。
要是这两个国家的人民可以互相汲取对方的优点那就完美了,可惜,这个愿望有些难。
我十分喜欢西班牙人的活在当下,也欣赏国人的勤奋刻苦。
所谓人生,不过是一种自我选择的态度。好与不好,都没有一个强势的评判标准。
我所能做的就是祝福和感谢。
这一段经历很难一一地娓娓道来,也许只是一个片段、一块碎片,但我仍然觉得于我而言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欣喜。
等到我老的那一天,我想在这片土地,在我住过的海边,有一所大房子,就想海子说的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记于2018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