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路】药性总义之五味之用
五味之用: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


青属木入肝,凡药酸属木入肝,
凡药酸者能涩能收:
1.涩:涩剂。比如下痢严重,用酸的乌梅的收敛功能来帮助止痢;
2.收:收敛。比如流汗不止,或者有的人舌头吐出来收不回去,都可以用酸味的药来收。

赤属火入心,凡药苦属火入心,苦者能泻能燥能坚:
1.泻:通泄、降泻、清泻等。比如吃到坏的食物造成食物中毒,需要苦的药来通泄,把肚子里坏的食物排出去;
2.燥:火性燥,如果湿很盛的时候,苦味可以帮它变燥;
3.坚:使软的东西变硬,比如壮阳的药。

黄属土入脾,凡药甘属土入脾,甘者能补能和能缓:
1.补:滋补。滋补的药大部分有天然的甜味,比如人参大补元气;
2.和:调和。当一个方子中有几种药性和味不一样的药材需要放在一起的时候,为了不起冲突,就放点甘味的药在里面调和。比如甘草调和诸药;
3.缓:甘缓。比如拘急抽筋和癫痫的时候,用甘味的药来缓一下。

白属金入肺,辛属金入肺,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
1.散:发散,比如伤寒感冒了全身皮肤疼痛,这时需要辛味的药把汗发散出来;
2.润:比如嘴巴、皮肤干燥的时候,辛味的药能够滋润;
3.横行:让药在身体内横行无阻。

黑属水入肾,咸属水入肾,咸者能下能软坚:
1.下:攻下,有的人下焦是实的,比如肾结石,需要把它攻下来同时软坚;
2.软坚:把坚硬的东西变软,比如乳房硬块、肿瘤,靠咸味的药把这些硬块软化掉。

另外,还有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淡味的,比如大部分平时饮食类的食材如蔬菜、薏仁、芡实、莲子等。

平时的饮食习惯中,五味一定要均衡,过食过量都不行。所以作为“舌尖上的中国”,酸辣汤、甜酸鱼等不同味道混搭的高级玩法做出来的菜系闻名于世是很有道理的。
汤药简直就像食材/药材的高级play啊!
传统文化内容也要做得帅美哒!如果大家喜欢,请转发和关注公众号星小凉,本作者会继续出相关系列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