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古圣先贤智慧的钥匙——文言文
经典都是用文言文所写成的,中国古人发明文言文,非常了不起。他们发现,口语和书文,如果不加区分的话有很大弊端:口语变化得很快。比如说我在国外,生活了四年半,回到中国后,看到很多网络上的文字,就不明白了。比如说“顶”,一开始我以为这个“顶”字,是反对的意思,因为我们经常说顶撞,但是和朋友交流的时候啊。弄出了笑话,人家说那个不是顶撞的意思,是非常支持、非常拥护的意思,比如说还有什么叫“粉丝”。什么叫“PK”,还有现在更加新潮的词儿。如果你不在这个地方生活,你再看到这些词,就不理解其中的意思。
如果我们怎么说就怎么写,把口语照实用书面文字上。那么后人在看前人所写的东西,就完全看不懂了,就像读天书一样。怎样把我们的智慧、经验、文化、思想承传下去呢?只要后代的人,学习文言文,掌握了这个标准的表达工具,他就可以回到几千年、几百年前,和古圣先贤直接对话,那么他们的经验智慧就可以为后人所承传。因此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承传至今,绝非偶然。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古圣先贤对后代子孙的爱心、智慧,再读文言文的经典,就感觉到非常的亲切,非常的熟悉。
所以做学问不要怕吃苦,还要有耐心。如果你能够十年攻读一部经,那么十年之后,你就是这部书的专家。人家要请人讲《论语》,一定会想到你不会想别人。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