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9.孔教死了,儒家万岁——《儒学与近代中国》札记(三)
4.不管“儒教”的原始含义是什么,它肯定不具有“宗教”的含义。我们也不能说孔子的那些理论起初就具有宗教品格——孔子说自己只是那些理论的“传播者而不是创始者”。孔子的学说针对的都是伦理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的问题。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孔子从来没有为弟子们提供过关于灵魂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七章 儒学是否是宗教067
苦茶案,庄士敦非常明显地将儒家定义为非宗教。其所针对的恰恰是从晚清以来,康有为所提倡的孔教革改革论。晚清时期,康有为学习路德,将德国的宗教改为新教,也尝试为中国的儒家进行新教改革。一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接受康有为的孔教论思想。在他们看来,将儒家改造成现代孔教论,有助于儒家的现代化转型。这里庄士敦质疑了儒家的宗教可能性。认为儒家很少提及宗教或灵魂改造的问题。因此是不具备宗教品格的。对此我们认为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5.如果要我给儒学下定义,我倾向于搁置其是否是宗教的问题,而把它称作一种生活方式。第七章 儒学是否是宗教078
苦茶案,庄主墩悬置的儒家,作为宗教的可能性,而将儒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这种思路非常值得人关注。这种思路就否定了儒家作为新时代意识形态的可能性。但他又肯定了儒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正当性。恰恰给儒家在现代生活中留有了一个新的位置。这种位置和传统的生活习惯联系在一起,而不以精神信仰作为它的依托。这样反而给儒家在现代生活提供了一条有趣的途径。现代新儒家清一色将儒家定义为一种现代宗教,这种方式恰恰泯灭了儒家作为一种生活的可能性。而将儒家还原成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那么他可以不依托于他的思想而单独存在。庄士敦的提议,比现代新儒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6.尽管在过去的二十二年里发生的很多事情使儒家传统的捍卫者们感到绝望,但“始皇帝”统治下所发生的事情,与自诩为共和的这个时代发生的事情,二者之间所具有的相似性还是给许多人带来了一线希望和鼓舞。他们说,如果儒学能挺过一场“坑焚”,它就还能再挺过另一场。第九章 儒学在古代和现代的命运101
苦茶案,在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着对传统抱持希望的遗老遗少阶层。他们坚定的坚持传统和儒家的正当性。希望在经历秦朝统治之后,能够获得汉武帝的再度支持。儒家能够再一次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的祭司。这种憧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出来,给很多人以无尽的力量和信仰。但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恰恰知道,秦始皇所焚掉的儒家和汉代所遵循的儒家之间,并不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儒家名号,而有共同的价值立场。即便是今天,我们在复兴中国文化,但这个中国文化并不是晚清民国那些遗老遗少所期待的古典传统的复兴。今天所弘扬的中国文化,恰恰是一个传统和现代文化融合为一体的中国文化。既不同于传统的封建伦理,又不同于西方所引进的现代文化形式。所以以老遗少所期盼的儒家复兴,在今天依然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梦想。庄士敦隔岸观火,看得格外的清楚。
愚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周作人自编集》阅读记录 (1人喜欢)
- 《冯友兰文集》阅读记录 (4人喜欢)
- 《中国近代史从书》阅读记录 (2人喜欢)
- 《费孝通著作目录》阅读记录 (2人喜欢)
- 《汪曾祺别集》阅读记录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