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去上海陕西南路地铁站看伦敦国家美术馆特展——《威尔顿双联画》
6月,上海的朋友发来陕西南路地铁站拥堵的照片,拨开围观人群,名作惊现——《威尔顿双联木版画》、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达芬奇《岩间圣母》、透纳《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莫奈《睡莲》、修拉《阿尼埃尔的浴场》、梵高《向日葵》,均来a自伦敦国家美术馆,无一不是所谓的“镇店之宝”,不辨真伪,我立刻买了张飞上海的机票。

2016年去伦敦,就主要是冲着国家美术馆,比大英博物馆待的时间还长。这里馆藏2200多幅画,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列为公用事业的美术馆,入场完全免费。这次来上海的7幅展品都是世界级名画,虽然少,却很精品地展示了艺术史上的两次巅峰——文艺复兴与印象派,《威尔顿双联木版画》、达芬奇《岩间圣母》与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是文艺复兴从萌芽到鼎盛以及北方文艺复兴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另一组则可以归纳为整部印象派的图像史: 透纳——印象派的萌芽
莫奈——印象派
修拉——新印象派
梵高——后期印象派向现代艺术发展

特地翻出了16年逛伦敦国家美术馆的照片夹,挑来选去,最高水平也要么清晰度不够要么反光。所以每一幅画我都放两张,第一张是photo by罗二,第二张是网络高清图,再铺细节画面,尽量让大家既感受博物馆效果又看到清晰版,当然你更该去上海陕西南路地铁站看个痛快!


先说画面,因为故事都在画里。整幅是历史画,右边的各路神仙很容易判断出耶稣、圣母及众天使,那么左边是谁?

主角是理查二世(1367年1月——1400年2月),他是金雀花王朝的末代皇帝,由于其父“黑太子”爱德华于1367年病死,理查1377年10岁从祖父爱德华三世手里继承王位,但政权实际上一直由其叔父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掌握。理查成年后将约翰的长子博林布鲁克的亨利驱逐出境,并在1399年约翰去世后没收了兰开斯特家族的领地。同年,亨利发动政变拘捕了理查二世,并将其罢黜,自己即位,即亨利四世,开启了兰开斯特王朝。
画中理查二世和众天使均戴有金雀花项圈,象征着金雀花王朝,衣服上佩戴的白鹿徽章则是理查二世的代表徽章。站在他身边的是三位守护圣人: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英王埃德蒙、忏悔者爱德华和施洗约翰。

理查二世骄傲、独断专行,在莎士比亚历史剧《理查二世》中,自称为“天生发号施令的人”。结合右边的画面,圣母右侧的天使伸手指着理查二世,左侧的天使手举圣乔治国旗,也有人说是耶稣复活的旗帜(见下图)……一切符号都表达着一个主题:王权神授。圣婴耶稣的手势象征”给予“。给予何物?英国的统治权。而理查二世的手势则是”接受“。《理查二世》中理查王在对战波林勃洛克时说”上帝为了他的理查的缘故,会派遣一个光荣的天使把他击退;当天使们参加作战的时候,弱小的凡人必归于失败,因为上天是永远保卫正义的。”

上图左下角是1922年对该画修复的一个新发现,即在旗杆顶部可以看到一个绿色岛屿和白色城堡的图案,这代表英国国土。莎士比亚可能见过这幅画,在《理查二世》有这样的描述”这一个小小的世界,这一个镶嵌在银色的海水之中的宝石(那海水就像是一堵围墙,或是一道沿屋的壕沟,杜绝了宵小的觊觎),这一个幸福的国土,这一个英格兰”。
再看这幅画的画风。画家未知,但可能是法国人?或在法国接受过教育?沿袭了锡耶纳画派的画风。最显著的特征是完整的金色背景、线条优美、富有一定动态。通常,文艺复兴会从文艺复兴之父乔托开始说,其实更早锡耶纳画派就开始打破中世纪的艺术风格,把宗教从神坛拉回人间。

画中,圣母与耶稣不再那么死板,而更像日常的母亲与婴儿,仙女的姿势趋于动态,更拉近了神与人的距离。但这幅画还没有完全摆脱中世纪的影响,人物的大小与站位无关,没有遵循透视法,也没有明暗光影,这样的构图甚至使主角有些被淹没在金灿灿的色彩中。不知道自大的理查二世看到此画有没有闪过一丝“被画小了,没打光”的愤怒。再看看圣母与众仙女的脸,几乎是韩国整容生产流水线统一打造的面瘫脸。

最后谈谈画材。这是一幅画在橡木板上的胶画,53cm*37cm。背景是用纯金箔贴出来的图案。

画面的色彩大量应用群青,这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鲜艳的蓝色,通常用于画圣母和耶稣的圣袍。这倒不是因为蓝色圣洁高贵,而是这种颜料本身非常昂贵。直到17世纪末维米尔才将它用到普通的邻家妇女身上。提取群青的颜料是青金岩,主要产于阿富汗。它的提取工艺非常难,所以在古代它的价格是黄金的5倍。我们对比圣母圣袍的蓝与天使衣服的蓝,明显有色差。

群青的光彩非常夺目,即便面对这次地铁展达芬奇、透纳、莫奈的名画,我们的目光也很容易被这幅《威尔顿双联画》吸引,或许只有梵高的《向日葵》用纯度极高的黄色才能同时抓住我们的眼球。所以,这幅画距今已经六百多年,穿越时光,它依然完整地保持着当初的光彩。
大家好,我是罗二。美术展、博物馆……可以逛,可以品,可快,可慢,可欢喜、可无聊,全在个人兴趣。“大画西游”分享西方艺术史里的人和事,将画里画外的故事挑明了,把画看出趣味来。关注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
大画西游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12 14: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