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泡面我居然遇见了........
早在方便面发明以前,在古代东西方就有人将煮熟的面条油炸后佐以汤汁做为料理。在中国已经有类似的面食称为“伊面”或着“伊府面”(即台湾所称之“意面”)。相传清朝伊秉绶在家为自己母亲祝寿,由于客人多,厨师手忙脚乱下误将煮熟的鸡蛋面放入沸油锅,只好捞起后佐以高汤上桌。由于宾客吃过后赞不绝口,这道菜就流传了下来。早期方便面包装上依然写有伊面、伊府面。

据说,最早制作方便面的,是中国扬州一位姓伊的知府家中的厨子。他把面粉中加入鸡蛋,擀成薄片,切成细丝,放水中煮过,立刻再放入油中炸过晾干。这样处理过的面条放在热水中随时可以泡软,食用非常方便。
以前方便面有一个牌子叫“华丰”,曾经请到陈佩斯为其代言,那时候陈佩斯是当红炸子鸡,没有被封杀。除了化肥,我能够想到陈佩斯代言的广告,就是华丰方便面。

小食堂
以前方便面有一个牌子叫“华丰”,曾经请到陈佩斯为其代言,那时候陈佩斯是当红炸子鸡,没有被封杀。除了化肥,我能够想到陈佩斯代言的广告,就是华丰方便面。
那时候方便面都不拿来泡,直接干吃。我曾经对比过好多口味的方便面,干吃的口感,只有华丰,让我觉得有种粮食的香味在嘴中让人回味。以至于在吃其他的方便面的时候,总是怀念华丰的口感。
现在吃的最多的方便面,就是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现在市面上几乎看不到华丰方便面的影子,当然,现在零食很多,拿方便面干吃的人也不多,都是开水冲泡,为了在外饱腹方便。
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在外地饮食不习惯,所以我几乎吃了一个月的泡面,最后的结果就是再也不想吃泡面了,有其他食物选择的情况下,拒绝泡面。但是,只要坐火车,整个车厢都弥漫着泡面的味道。

三年前我坐普快列车,卧铺的票已经卖完,我听列车员的安排先乘坐硬座,上车之后看情况是否能够补票补到硬卧,虽然知道希望渺茫,但我还是狠狠心,坐上了那趟耗时三十八个小时的火车,硬座票。
上车的时间已经接近晚上,上车之后迎面扑来的就是浓浓的泡面味,正好是晚饭的时间点,周围的人大部分都拿出了泡面泡上,我几乎塞着鼻子一路找到座位坐下,然后挨过那段时间的泡面味。
就在大家都吃泡面的时候,我座位对面的那个小姑娘一直抱着自己的双肩包,鼓鼓囊囊的,她就那么一直抱在腿上,也不嫌沉。大约等到八点多的时候,小姑娘拿出了方便面,开始干吃,外包装还是黄色的,她转了转手,我才发现她拿的是华丰。最后我发现即使嘴巴上说不喜欢我的心还是忘不了哪个亘古不变的味道。
